《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改编/立华

绘画/王重英 王重圭

-接上期-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0.蔺相如完壁归赵以后,赵王十分敬重他,拜他为上大夫。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1.秦昭襄王为和氏壁的事碰了钉子,心里一直很不痛快,此后两三年中,两次出兵侵赵,虽然得了一两座城,但赵国始终没有屈服。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2.秦王和大臣们商议,认为赵国目前还有实力,不如暂时与他们和好。于是秦王派人去赵国下书,约请赵王到西河外渑池地方会面,订立两国和好的盟约。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3.赵王接书后心里有些害怕。他对大臣们说:“以前秦国约楚怀王赴会,结果把怀王关在咸阳,至今楚国人还在为此事伤心。现在又约我赴会,看来,我也要落得楚怀王的下场!”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4.蔺相如和亷颇商量后,认为如果赵王不去赴约,秦王一定认为赵国怕他,更要欺辱赵国。他们决定由蔺相如保赵王去渑池赴会,廉颇辅助太子在家留守。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5.赵王同意这么办。他为了安全,还采纳了平原君赵胜的意见,派中军大夫李牧带五千精兵相随,同时,派平原君率领大队人马驻扎在离渑池三十里外的地方接应。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6.廉颇送赵王到国境上,对赵王说:“秦是虎狼之邦,此去吉凶难测。我计算了一下,这次来回路上和会见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过三十天。若是过了三十天大王还不回来,我就立太子为国君,叫秦国死了灭赵的心。”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7.在渑池定盟约的会上,秦王置酒款待赵王。饮至半酣,秦王忽然对赵王说:“听说你喜欢音乐,弹得一手好瑟。我这里带有宝瑟,请你弹个曲子,为大家助兴。”赵王迫于秦王的权势,只得勉强弹了个曲子。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8.秦王假意称赞了几句,回头叫秦国的御史把这事记下来。御史高声念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令赵王鼓瑟。”这真是欺人太甚。赵王气得满面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29.蔺相如见状,怒不可遏。他拿起一个盛酒的缶(即瓦盆),走到秦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能演奏秦国的乐器——缶。请你敲一下这个,为赵王助兴。”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30.秦王大怒,不肯击缶。蔺相如毫不示弱,跪在秦王面前,大声说:“大王恃秦国强大,欺辱赵国。可是,在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31. 秦王认出蔺相如是上次赵国出使秦国的使臣,已有几分胆怯,见蔺相如步步紧逼,自己确实理亏,只好拿起筷子勉强敲了一下。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32. 蔺相如赶忙起立,回头叫赵国的御史也把这事记下来。他大声念道:“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与秦王会于渑池,令秦王击缶。”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33. 秦国的大臣们见蔺相如伤了秦王的面子,很不服气。一名大臣站到赵王面前说:“请赵王割十五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针锋相对,站到秦王面前说:“请秦王让出咸阳为赵王祝寿!”气得秦国群臣面面相觑,作声不得。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34. 这时,秦王已得密报,知道赵国大军驻扎在附近,即使动武,秦也得不到什么便宜,只好喝退大臣,强装笑脸向赵王订立了互不侵犯的盟约。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35. 赵王和蔺相如等从渑池回到赵国,正好是第三十天。廉颇带领大臣们出城迎接。君臣们为此次赴会取得胜利互相庆贺。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36. 从这以后,赵王更加敬重蔺相如,封他为上相,名次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连载 | 《东周列国故事》之《将相和》(中)


37. 廉颇是赵国的老将,在朝中威望很高。他见蔺相如官职高过自己,很不服气,总觉得相如是凭口舌微劳得的官,怎比得了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功!何况蔺相如出身微贱……他越想越生气,打算找个机会侮辱蔺相如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