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我想起诉我父母,因为生了我。”镜头前男孩平静地说了这句话。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这是电影《何以为家》的开场。

男孩扎因是影片的主角,他也说不清自己究竟是12岁还是13岁,就连他父母也不记得。

本应还在父母庇护下的年纪,男孩却因持刀伤人入狱。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父母最大的恶:生而不养

扎因出生在黎巴嫩的贫民窟,母亲生了很多孩子。

扎因作为长子,要做的事情很多。

他要帮父母去药店买成瘾性药品,看着父母把药片研磨成粉,融进水里,浸透衣服,再悄悄卖出去。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他要去房东开的店里去打零工,扛水、卸车、送煤气,以防被房东赶出住处。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他还要照顾年纪更小的弟弟妹妹,带他们一起去路边卖东西。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煎熬却又习以为常的生活,是被妹妹萨哈初潮打乱的。

扎因偷偷帮妹妹洗内裤,还警告萨哈一定要把这件事情隐瞒下来。

因为他知道,一旦父母知道这件事,立刻就会把妹妹嫁出去以获取聘礼,来缓解现在的生活压力。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他脱下自己的背心递到妹妹手里,一本正经地示范给妹妹看怎么用卫生巾。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但这种事情,始终是瞒不过扎因的父母。

11岁的妹妹要嫁给房东的儿子,扎因的反抗被镇压,他只能用力擦去妹妹的口红,拒绝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成人”。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扎因逃离最初的家,开始一人在外流浪。

他遇到了泰格斯,一个没有身份证明的埃塞俄比亚女工。

扎因帮她照顾孩子,泰格斯能够安心在外打工。

但随着泰格斯因为身份问题被捕,扎因不仅失去了“新家”,更因为身边带着孩子陷入了新的困境。

用冰块蘸糖充饥,偷路边的奶粉,抢来小孩的滑板自制小推车,带着小孩四处流浪……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扎因终究还是养活不了孩子,他狠不下心把孩子扔在路边。

听信皮条客的话,把孩子给了对方,想着孩子会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而此时扎因却得知,妹妹死了,死于孕期大出血。

冲动之下,男孩拿起了刀,跑去了妹妹的丈夫家……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母亲来监狱探望男孩,她安慰扎因说:“真主拿走一样东西,总会赐另一样东西的。”

“赐给了你什么”男孩问。

“我怀孕了。”

“你这是在扎我的心。”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这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扎因想到这个孩子生下来后所要面对的一切,再也无法忍受父母的作为,他把电话打到直播中的电视节目,提出起诉自己的父母。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曾经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对于扎因的父母来说,男孩是养家的工具,女孩是待出嫁的货物。

妹妹死掉时,他们也非毫无反应。

他们苦闷地低下头,叹着气,就像自己存了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扎因看着最爱的妹妹死去,又看着母亲再次怀孕,新一轮的地狱之旅即将启程。

他说,自己只记得暴力、侮辱、殴打,链子、管子、皮带。

听过最温柔的话是:


“滚,婊子的儿子。”

“滚,你这垃圾。”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然而,这对父母却义正言辞道:“这不是我们的错。”

父亲说:“我也是这样出生,这样长大的,我做错了什么?

人们告诉我,没有孩子我就不是男人,可是孩子却打断了我的脊梁。”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母亲说:“我这一生都奴隶,你还敢批评我?

为了让孩子活下去,我愿意犯下千种罪。

他们是我的孩子,没人有权批评我,我是我自己的法官。”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他们的确是黎巴嫩社会环境的受害者,但受害并不等于有理,更不等于好父母。

就像扎因所问:“你们到底为什么要生孩子?”

为了分担自己在世间的苦难?为了摆脱他人的唠叨?为了给自己养老?

我们凭什么要求一个崭新的生命来承担这些?

血缘和家庭没有给孩子带来温暖和爱意,反而充斥了无法反抗的压迫和苦难。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看这个电影时,最揪心的一段情节,是扎因把孩子递到皮条客手中的时候。

为了养活这个孩子,扎因甚至重复了父母制毒售卖的老路,但仍然无法生存下去。

他把孩子递给皮条客,因为对方说能为孩子找个富庶的人家。

扎因手里拿着四百美元,发觉与自己所痛恨的父母做了一样的事情。

茫然站在路口的扎因,脸上的泪怎么都擦不干净。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但从被害人成为施害者后,扎因没有麻痹、妥协、逃避。

他直面错误,反省自身,看透家人,在法庭上对母亲说:“你怀的孩子会像我一样。”

这是一场背负绝望,无处可逃的轮回。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为人父母,别忘了爱孩子

比悲剧故事更令人难过的是,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的故事并非虚构,而剧中的演员也是从街头找来的真正难民,男主角的原名就叫扎因。

他们表达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太多的临场发挥。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这段混乱的长镜头,是因为扎因突然奔跑起来,全摄制组都跟着他跑)

相比之前这类电影的叫好不叫座,《何以为家》的票房还算不错。

没有血缘、临时家庭的温暖,生而不养、原生家庭的伤害,人们的反思越来越多。

其实在我们身边,仍有不少人在重复着世代相传的伤害。

前段时间,童模妞妞被妈妈踢的视频上了热搜。

3岁的孩子,一天拍照工作十几个小时,年入百万撑起了一个家。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家长一边说着,父母最爱孩子;一边下重手,让孩子更“懂事”。

更有甚者,广东一个母亲,强迫年仅14岁的女儿卖淫。

面对审问,她说,家里太穷了,让孩子帮一下子。

女儿还在为父母开脱:“不怪他们,我是自愿的。”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在湖南寿雁镇,有很多不满十岁的孩子,被培养成小偷去偷窃。

他们被父母租给附近的行窃组织,以为偷手机是一种游戏。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这些自私地把孩子当成工具的家长,有什么资格称之为父母?

还有市面上流行的感恩教育,在动情演讲下,孩子给父母下跪,痛哭不已。

不过是给孩子强化一种观念:父母为你牺牲了太多,你才是欠债要换的人。

给一个生而自由的孩子,扣上一副名为“报恩”的枷锁。

似乎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名正言顺成为要债人。

可是如果孩子能够在出生之前看看父母的品德,有多少孩子会拒绝出生,或重新选择父母?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请回答1988》中,德善爸爸有段台词流传的很广。

他说:“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可说完这句话之后呢?

晚上遇到一氧化碳中毒时,他们逃出房间时忘记了德善,若不是德善自己挣扎着爬出来,又会是什么后果?

父母是第一次当父母,可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

孩子可以体谅一次,不代表要体谅一生,更不代表父母可以不改变。

这个“职业”上岗无需持证,但要想合格不简单。

如果做不到,用《何以为家》中,扎因的话来讲: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就别再生了。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只有被温柔以待的孩子,才会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为人父母很难,可为人子女也不易。

别忘记爱孩子,这会是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礼物。


“11岁的新娘,12岁的囚犯”,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蜜思李,阅读量惊人的学霸级网瘾“少女”,扛得了机器拿得了话筒写得了稿子,作文大赛拿过奖,报社电台采过访。讲最走心的故事,做治愈系好友,愿我们的相遇,让你更懂孩子,遇见更真实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