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庐陵】之青原区阳明书院

【古韵庐陵】之青原区阳明书院

青原区阳明书院旧址

青原山,既是禅宗祖庭,又是儒学的传播基地,明代中期后延续百余年,是全国阳明心学研讨和传播中心。明正德五年(1510年),王守仁任庐陵知县,安福邹守益从游,同在青原山净居寺讲良知之学。嘉靖十五年(1536年),邹守益等在净居寺中建青原会馆,立青原会,与吉水罗洪先、永丰聂豹、泰和欧阳德等相继会讲于此,建传新堂等馆舍,并置膳田等四百亩。万历元年(1573年)建五贤祠,祀王守仁、邹守益、罗洪先、聂豹、欧阳德;二十四年(1596年),净居寺主持本寂禅师认为“佛不可溷、祖庭不可荒”,建议迁建于寺外;四十四年(1616年),吉水邹元标、刘同升、泰和郭子章等尊本寂意,倡捐移建于青原山谷口待月桥旁,属县各建本县会馆,称九邑会馆,供本县士人赴会宿膳,吉水罗大紘有记。

【古韵庐陵】之青原区阳明书院

修复后的阳明书院大门

清康熙八年(1669年),湖西道施闰章邀四方学者会讲于青原会馆,见馆舍败敝,倡修扩建,宋之鼎、施闰章有记。之后又经100多年沧桑变故,青原会馆失修倾塌。为重振阳明之学和吉安教育,道光十九年(1839年),知府鹿春如、府绅士李让等倡建阳明书院,并建于净居寺北侧,与会馆旧址隔溪相望,庐陵刘纯一记并题额;二十二年(1842年)知府李镕经劝捐增课费,并自为记;二十三年(1843年)聘永丰刘绎为山长。咸丰六年(1856年),兵毁,停课。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知府李镕经同聘永丰刘绎为青原会馆山长,修葺堂馆,增定学额,李镕经有记。光绪元年(1875年),会馆停课,院产归白鹭洲书院。

1938年秋至1944年冬,阳明书院曾为国立第十三中高中部和第36后方医院,建国后为青原山康复医院。

【古韵庐陵】之青原区阳明书院

【古韵庐陵】之青原区阳明书院

青原区为响应吉安市“三山战略”而决定在原址上复建阳明书院,维修工程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书院座东北朝西南,占地12亩,建筑面积2600平米,分南北两院。南院为教工楼、号房、庖湢;中轴线上依次是传心堂、五贤祠、魁星阁,前后三进;北院为核室。书院陈列布展致力于把阳明书院打造成地方历史知识专题馆、地方历史文化体验馆,以江西儒学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吉安理学文化传承创新为重点,以文物文献为载体,全面立体展示吉安理学尤其是“王学”发展历程,突出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深刻揭示吉安“理学之邦”的内涵和特征。并于2014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