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烏克蘭

烏克蘭(烏克蘭語:Україна,轉寫:Ukrayina;烏克蘭語音標: [ukrɑˈjinɑ]),東歐國家,南接黑海、東連俄羅斯、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烏克蘭是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人口約4285.41萬(不包括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烏克蘭地理位置重要,是歐洲聯盟與獨聯體,特別是與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

在9世紀時,基輔羅斯作為東斯拉夫人的國家曾一度十分強盛,直至12世紀分裂。自14世紀中葉起,烏克蘭被欽察汗國、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先後統治。在大北方戰爭(1700-1721年)後,烏克蘭被其他勢力瓜分。19世紀時,烏克蘭大部歸屬於俄羅斯帝國,其餘部分為奧匈帝國領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革命的混亂時期,烏克蘭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暫獨立。在烏克蘭內戰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在1922年成為了蘇聯創始加盟共和國之一。隨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蘇維埃烏克蘭。在1945年,烏克蘭成為聯合國創始國之一。

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烏克蘭

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重獲獨立,作為獨聯體發起與創始國之一,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烏克蘭即退出獨聯體。烏克蘭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場經濟方向改革,使得國家進入八年的經濟衰退時期,不過其間也出現過高增長。烏克蘭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場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的軍事基礎,並維持著僅次於俄國的歐洲第二大軍事力量。

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烏克蘭

根據烏克蘭的行政區劃,烏克蘭有24個州、一個自治共和國(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實質由俄羅斯管治),和兩個直轄市(首都基輔和塞瓦斯托波爾,後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構成上78%為烏克蘭人,其餘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烏克蘭官方語言為烏克蘭語,主要宗教為東正教。

13世紀,蒙古人佔領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但加里西亞和沃倫公國卻沒有被蒙古人統治,這兩個公國位於古羅斯的西南邊境地區,該地方的古羅斯人就被稱為“烏克蘭人”、“烏克拉伊娜”,即“邊界上的人”,國名是以民族名稱命名。這就是烏克蘭民族和國家名稱的起源。

烏克蘭歷史上是維京人在公元九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的核心地域,也是近代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10世紀前後,東斯拉夫人各部落在今烏克蘭地區結合形成古羅斯部族,並建立了基輔羅斯國家。12至14世紀,古羅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基輔向東北部的弗拉基米爾轉移,進入羅斯歷史上的諸公割據時代,古羅斯部族逐漸分裂成俄羅斯人(大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小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3個支系。基輔羅斯在13世紀被蒙古人的欽察汗國佔領。

隨著1187年基輔南部面對原野地帶的屏障佩列亞斯拉夫爾公國的統治者弗拉基米爾·格列波維奇的逝世,Hypatian Codex寫到“Ukraina為他而吟唱”(ѡ нем же оукраина много постона,o nem že ukraina mnogo postona)。隨後的幾十年和世紀裡這個術語被用來指定除加里奇-沃里尼亞、普斯科夫、梁贊等之外的羅斯不同公國的邊境地區。由此烏克蘭之名開始出現。

約從14世紀起,烏克蘭人開始脫離古基輔羅斯地區而形成為具有獨特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單一民族。基輔羅斯地區被蒙古人擊潰後,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逐步演變為無人地帶,15世紀俄羅斯統一後,不堪忍受壓迫的俄羅斯農民逃往這一地帶,形成烏克蘭哥薩克。烏克蘭是一個地理名稱正式被提出是在1569年羅斯西南的波多里亞到扎波羅熱一帶併入波蘭以後。13至15世紀,烏克蘭曾先後抗擊蒙古人、日耳曼人及土耳其人的入侵。14世紀中葉波洛茨克公國(該國系諸公割據時期的古基輔羅斯一部分)被立陶宛吞併,白俄羅斯被併入立陶宛,此後立陶宛繼續南侵,佔領了第伯聶右岸烏克蘭,並對第伯聶左岸形成了名義上的統治。1569年,立陶宛又被波蘭“吞併”(波蘭-立陶宛聯邦)。在此後的幾百年裡,東北羅斯走上了獨自統一的道路,形成現代俄羅斯;西南羅斯則在立陶宛和波蘭的統治下形成了現代白俄羅斯和現代烏克蘭。具體地說,現代烏克蘭民族形成於17至19世紀,在第聶伯河中游一帶,以基輔、波爾塔瓦和切爾尼戈夫為中心。

17世紀,烏克蘭人在東正教共同信仰的聯合下反對波蘭的天主教化運動,進而發動起義。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商請沙皇來統治,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

18世紀初年大北方戰爭時期,東烏克蘭人一度出現與俄羅斯關係鬆動的現象,但是在彼得大帝打敗入侵的瑞典軍之後,東烏克蘭對俄羅斯帝國的向心力大為增強,越來越多人認同自己是俄羅斯人。18世紀末葉,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三次瓜分波蘭,使古羅斯舊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全部併入俄羅斯帝國版圖;她同時在1783年打敗奧斯曼土耳其、吞併土耳其的附庸克里米亞汗國,大量的俄國人開始移民克里米亞半島。到1795年,除加里西亞(1772-1918年屬於奧地利帝國)以外,烏克蘭其餘地區均在沙皇俄國統治之下。但是,西烏克蘭的中小貴族大多是東儀天主教徒(雖然大多數農民是東正教徒),以致於西烏克蘭人(還有有不少信仰天主教的波蘭人)對正統東正教與俄羅斯的認同薄弱,促成21世紀的東西拉鋸與認同問題。

為了因應18世紀後期出現的東儀天主教徒與東正教徒的衝突與鬥爭(以西烏克蘭地區為中心),1795年後俄國沙皇開始在烏克蘭全境推行俄羅斯化政策,竭力推廣俄語的使用,並壓制出版界與公眾活動的烏克蘭語。反而促成19世紀上半浪漫主義在烏克蘭語族群中的蓬勃發展,農奴出身的民族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是其中的佼佼者,有效地推展了烏克蘭的民族主義運動。這些新興的烏克蘭知識分子,同時致力於民族復興與社會正義的實現。

1921年後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民族分佈:綠色為波蘭人,黃色為白俄羅斯人,橙色為烏克蘭人,深藍色為德意志人,紫紅色為立陶宛人,橙色地區後來於1939年被蘇聯佔領,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沙皇俄國被推翻,隨即東烏克蘭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至1920年紅白俄內戰時期,西烏克蘭(東加里西亞和西沃倫)被波蘭佔領。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里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

1932至33年發生了蘇聯大饑荒,烏克蘭受災最為嚴重。

1939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全面爆發,波蘭被分割佔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在基輔戰役中,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納粹德國如願佔領了烏克蘭全境。

1943年8月24日-12月23日蘇聯紅軍發動下第聶伯河攻勢(也稱為“下第聶伯河戰役”),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場最大的軍事行動,涉及雙方几乎4,000,000人的部隊和全長1,400公里長的戰線。在4個月的軍事行動期間,蘇聯5個方面軍從德軍手中解放第聶伯河東岸,包括進行了數次渡河攻擊,在西岸建立數個橋頭堡。隨後,基輔在獨立攻勢中被解放了。

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整個二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不可計數。

二戰後,烏克蘭迅速恢復了生產,建立了發達的重工業和農業,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可是,蘇聯高度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具有嚴重的弱點。到了1980年代,蘇聯實行的中央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日漸失去活力,經濟失去發展勢頭,經濟水平與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在政治上,由於蘇聯共產黨在成立幾十年來,犯有肅反擴大化等嚴重錯誤,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民主與法治建設薄弱,人民的自由受到壓制,民族矛盾隱憂嚴重。

1986年,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嚴重的堆芯融毀輻射外洩事件,造成嚴重後果。但是當時蘇聯官方開始時向世界和本國人民隱瞞事件真相,被國外媒體和核輻射檢測部門揭露後,蘇聯的官僚主義受到廣泛批評。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後,歷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矛盾開始表面化,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傾向迅速抬頭,全國政局開始急劇動盪,同時,烏克蘭開始了其獨立步伐。

1989年9月,烏克蘭人民爭取改革運動(簡稱“魯赫”)成立,成員迅速擴大到百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