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秦人先祖,嬴姓部族如何崛起成为大秦帝国的。(上篇)

秦帝国的崛起不单单是个人的崛起,更多的是一个民族的崛起。正如历史所讲,人们只看到了秦帝国的大一统,却往往忽略了秦人先辈为了民族的崛起做出的巨大努力。

追溯秦人先祖,嬴姓部族如何崛起成为大秦帝国的。(上篇)

皋陶一族是有强大背景的。

说起嬴姓,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伯益。而伯益又会牵扯出另外一个人,那就是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的皋陶。皋陶在位期间,创刑法,造典狱,对于国家律法制定与完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也被后人称为“狱神”。皋陶的出生也很传奇,据传,颛顼高阳氏的女儿叫女修,吞了玄鸟蛋,于是就生下的皋陶,这么说来。皋陶的背景还是很强大的。皋陶,确立律法,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所以很得民心,因为大禹有意传位于皋陶,可惜天妒英才,皋陶还未能接受禅让就去世了。

追溯秦人先祖,嬴姓部族如何崛起成为大秦帝国的。(上篇)

伯益继承少昊帝嬴姓,是嬴姓部族的第一位先祖。

这里也简单介绍下伯益,伯益是皋陶和少典氏族人女华的长子,皋陶死后,长子伯益继续辅佐大禹完成治水大业。而且在农业方面也有建树,他教导农民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发明了凿井技术,在当时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处理三苗的问题,建议大禹恩威并施,实施文化再教育,使得三苗归顺!

鉴于伯益劳苦功高,其实不仅是因为伯益的能力,更关键是其父皋陶的贡献,所以给皋陶的每个儿子都封姓,皋陶次子封为偃姓,大禹赐给伯益少昊的嬴姓,当上了东夷部落联盟(大概就是今天的山东日照地区)的首领。在历史的不断推移之下,嬴姓便归于皋陶一族,“偃”姓和“嬴”姓的两大部族的不断分化下,所以秦人便以嬴姓伯益为先祖。

追溯秦人先祖,嬴姓部族如何崛起成为大秦帝国的。(上篇)

夏启与伯益争夺华夏部落联盟的领导权,以伯益失败完结。

根据当时禅让制的存在,而伯益德高望重,深得民心,伯益继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大禹之子—,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家的江山为什么要拱手让给外人。启,当时已经继承了禹的位置,一个名为有扈氏的部族,不听差遣,认为启破坏了禅让制,不承认他是禹的继承人,然而,有反对的声音,启的态度就是消灭他,《史记·夏本纪》记载:启伐之,大战于甘。结果可想而知,有扈氏兵败。

然而不只是有扈氏对继位问题有异议,伯益因为继位问题,率领东夷部落联盟同夏启展开战争,最终以伯益失败而被嬴姓族人葬于天台山上。

追溯秦人先祖,嬴姓部族如何崛起成为大秦帝国的。(上篇)

伯益被杀,部落被毁,迫使嬴姓族人西迁。

伯益败了,东夷部落也被夏启摧毁的几乎灭亡,直到夏朝末期才有起色。遗留下来的嬴姓部族在考虑民族命运的出现了极大的分歧,据历史文献和考古推断,嬴姓一族,其中一支留在的现在的山东地区,另外一支选择了西迁,而这支西迁嬴姓族人就是后来的秦人。

西迁路线大概就是从今天的山东省到甘肃省,在西迁过程,路途遥远,加之环境恶劣,我们已经无法想象秦人西迁过程中的艰难,也许正是这次西迁造就了秦人坚忍刚毅的性格,秦人在长时间的迁移途中,发展成了一种游牧文明,与定居生活的农业文明有着天壤之别,因此这也就成为秦人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追溯秦人先祖,嬴姓部族如何崛起成为大秦帝国的。(上篇)

伯益玄孙费昌叛夏归商,嬴姓部族开始初露锋芒。

在秦人西迁的同时,历史在不断的推移,也在悄无声息进行着政权的更替,夏桀统治时期,昏君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大家都知道夏桀是历史上的暴君,夏朝的统治也在逐渐走着下坡路,此时当任东夷部落联盟首领的费昌,他是伯益的玄孙。因为不满夏桀的暴政,所以归顺了商汤,商在汤领导下不断壮大,有了与夏桀可以一战的能力,最终在鸣条大败于夏桀,夏朝从此完结。

追溯秦人先祖,嬴姓部族如何崛起成为大秦帝国的。(上篇)

不管嬴姓部族遭遇了怎样的困难,他们仍然以不屈不饶的精神继续生存下去,就像他们的图腾凤鸟一般,永远都在火中重生。

秦帝国的兴亡史并不是一部电视剧可以概括完的,从部族崛起,分封诸侯国,穆公霸业,再到商鞅变法……在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中,秦帝国最后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而在历史上划上了厚重的一笔。

嬴姓部族的出现先介绍到这里,由于篇幅较长,我会在下篇中详细介绍嬴氏部族的在商朝中如何展露头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