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靈魂裡我才知自己是誰

給張小朋友的一封信:

不知道這封信該用什麼樣的語調才能讓它看起來不是那麼倉促而隨意的,想說的話都太過瑣碎,甚至有些無厘頭了。與其說是給你寫信,不如把它當做一封自我救贖。

也許是自己的生活太平淡了,所以更喜歡電影帶來的縹緲的不真實感。習慣在午夜到來時看看電影,這幾天趁著假期,看完了『traveling pants』Ⅰ和Ⅱ,還有『before sunrise』的系列。

在你的靈魂裡我才知自己是誰

先前聽過他人的評價,認為這部片太閉塞了,全片都是由漫不經心的對話和生活的細節構成,而在我看來,這其中的美學是無法比擬的,因為其中穿插了太多私人審美,旅途,小提琴,詩人,甚至乞丐,構建的舊日的維也納與光鮮無關,但卻有一種不可言喻的好看。

他們所有的對話與接吻,告白,在街頭,在餐廳,甚至公園,都生出一種柔和感。


我認為,能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又在意料之外獲得認同和交流,大概是在現實生活中逃離瑣碎,開啟隱匿的一種方式。


在『sunset』中,十年的痕跡在男女主身上刻畫的太明顯了,人在不同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生命力,導演的塑造手法依舊獨特,再次相遇的兩人褪去青澀,卻並未糾結於現實和過去,而是漫無目的的聊了起來,聊起Selena的現狀,甚至聊起對環保的看法,就算相遇在巴黎是偶然,也拋開半小時後的離別,只是享受在當下。

我真是喜歡這部電影的節奏,像剝開橙子透出淡淡的香氣,再一點點的深入它的骨髓,去感受她的節奏,感受她湧動的酸甜和細節。

人一生會遇到某些絢麗的人,Selena說,他捕獲我的僅僅是那句,一起下車吧。或者深藍色的眼睛,以及梳理整齊的髮梢。

在你的靈魂裡我才知自己是誰

藝術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手相師在給Selena看完手相後說的『we are all stardust』,以及遇見用milkshake寫詩的人,『you have no idea where I came from, we have no idea where we are going.』寥落宇宙裡,我們都是星辰,我們不知曉來自何方,更不知曉歸向何處。

電影由一個個瑣碎的片段,一組組短暫而漫無目的的對話構成,在營造出柔和感與生活感之外,也帶給人新的探索,新的想法。

星辰,多好的比喻,渺小卻閃耀,像Jessie說的,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卻在浩瀚宇宙中,定下了維也納之約。也許沒有實現,但在偶然之間遇見多麼相似的人,只要想起,就覺得足夠美好了。

畢竟,電影如此,而生命,在茫茫的未知中,大概也像幻覺。

在你的靈魂裡我才知自己是誰

這樣想想,所有的痛苦似乎都被我找到了來源,也在這一瞬間,給我一種幻滅感。似乎相似性永遠存在,卻永遠遙不可及。


在我看來,所有美好的事物,大概都是衍生出了所謂的『相似性』,是閱讀同一本書,看同一部電影,或者享受同一個風景,品嚐同一份美食中生出的相似的感受。


這樣的巧合或必然,生出了感動,也讓孤獨感顯得不那麼強烈。

下午的天色很好,我們坐在木蘭溪畔聊天,遠方的雲朵從淡藍色的天空漫延開來,跨過翠綠色的山脈,像柔軟的緞帶,又像整齊的魚鱗。


風依舊很大,呆在一起的時間輕易逃的飛快,它們繞過高高的太陽,將所有的喜怒哀樂藏在軟綿綿的河流裡,是這樣的傍晚,才會想起許多柔軟的事。


這封信拖了很久,從八號寫到了十八號,斷斷續續的把自己的抑鬱和快樂,迷茫和混沌拼接在一起,像一團變了味的漿糊。


但我知道你會喜歡,你會飲的痛快。


用手一點點把太陽往山刃下壓,水聲也變得朦朧,就這樣漫無目的的聊著,還是很喜歡那首『Perfect』,Bailey的音色空靈,在太陽快要落山的傍晚,整個世界陷入沉寂。

多幸運吶,能遇見『相似』,能感知『相似』。石評梅說,『我自從混跡到塵世間,便忘卻了自己,在你的靈魂裡我才知是誰。』

畢竟,世界是如此絢麗,生命盛大到,如一場幻覺。

這樣想來,那些需要用顯微鏡放大的妙不可言,都變得彌足珍貴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