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离开二泉书院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大致方位了。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循路出来,在路口见一座六角攒尖顶小亭,亭额“听松亭”,题额者是著名红学家、书画家冯其庸。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亭内置一巨石,因上部平坦如床,一端翘起似枕,故得名“偃人石”,偃者,倒也;又因唐末诗人皮日休在其《惠山听松庵》诗中有“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之句,又得名“听松石”或“听松石床”。石床上的两个篆字“听松”,相传为唐人李阳冰所书。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能文擅书,曾为李白的《草堂集》作序,其篆书上承李斯,有李斯之后“千古一人”之誉。该石上除“听松”二字外,还有多处题刻,但识读起来比较困难。亭内石碑乃清代李彦章、曾承显在道光十五年所立,记载了听松石的传承、考证、保护等情况。李彦章为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曾官至江苏按察使,政声颇佳;娴诗工书,精鉴赏,擅楹联。曾承显曾任上海、无锡等地知县,其家族中有18人在清代出仕为官,在当地有“十八顶衙轿”的荣耀。据说,无锡著名盲人音乐家阿炳就是在这块听松石旁完成了他的二胡名曲《听松》。因为相传被岳飞打败的金将兀术曾经逃到惠山寺,躺在听松石上休息时,听到宋军追杀而来的声音而心惊肉跳。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看到旁边黄色的高墙和雕花门楼上的“大同殿”字样,我才意识到此时已经置身于“惠山寺”中。大同殿前面的这株一手擎天的巨大银杏树,种植于明洪武年间,已经有600多年的树龄。清代无锡籍诗人秦琳曾有“大雄殿下绿苔滋,银杏浓荫覆石墀。笑指树头新结子,青青多在寄生枝。”的诗句描写这株银杏老寿星。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在大同殿的台基上嵌着一方刻石“頫察仰观”,落款是“涵初”。“頫”同“俯”。“俯察仰观”语出《易经·繫辞上》“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意思是多方仔细观察。题写者应该还是邵宝的那位擅写篆书的后人邵涵初,只是不知道这块刻石原来身处何处。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因对寺庙没有太大的兴趣,遂没进大同殿,转身往外走。前面是座重檐歇山顶的御碑亭,亭内是乾隆帝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两次驾临惠山寺时的御题诗碑。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碑阳一首为“寄畅园中眺翠螺,入云抚树湿多罗。了知到处佛无住,信是名山僧占多。暗窦明亭相掩映,天花涧草自婆娑。閡梨公案休拈旧,十六春秋一刹那。”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碑阴一首为“九陇重寻惠山寺,梁溪遐忆大同年。可知色相非常住,惟有林泉镇自然。所喜青春方入画,底劳白足试参禅。听松庵静竹炉洁,便与烹云池汲圆。”亭额由书法大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在1982年题写。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关于这座御碑亭的始建年代,查了许多资料都没有准确说法。但从由清两江总督高晋等人编撰的《南巡盛典名胜图录》提供的信息看,这座御碑亭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时已经存在了。一张上海1900年发行的明信片上的这座御碑亭,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至少在外观上几乎无异。这座四面墙壁上共开有12个圆洞窗户的御碑亭不仅外观独特,而且其顶棚部分一改同类建筑的“彻上明造”设计,代之以彩绘藻井,让整座碑亭更显华贵和庄重。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御碑亭前是一座三跨小石桥,雕栏残损,纹饰模糊,一看就是一座经历过许多岁月的古桥。据推断,该桥始建于北宋末年,因桥下池中植满金莲花而得名“金莲桥”。从桥身镌刻的铭文“懋德堂李府”来猜测,此桥的建造者应该是无锡籍抗金名相李纲一族。史载,李纲曾经在惠山老家丁忧三年,起复后因守卫开封有功,宋钦宗将惠山寺赐予他奉祀父母,以为家庙,金莲桥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建设的。此桥在历代多有维修,石料多有替换,但基本样貌应该没有太大变化。据考证,宋代使用至今的石料只有1个莲花望柱、1个抱鼓石和几块紫褐色桥面石。

当我走过这些在这里已经静卧了900多年的桥面石时,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生怕已经饱经沧桑的它们再被打扰、再受到伤害。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走出惠山寺山门的时候,恰好有来自深圳的一个舞狮团队正准备进行梅花桩舞狮表演。但一阵锣鼓之后,组织者突然宣布,因雨天梅花桩上比较湿滑,从安全角度考虑,表演临时取消。

游览了半座惠山寺

回望修葺一新、香烟缭绕、诵经声声的惠山寺,我不仅感慨万千:适逢盛世,民富国强,实乃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僧俗之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