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三國時期的人的名字大多都是單字,比如劉備、關羽、張飛,這是為什麼?

琅琊熱點榜


這個問題問的,挺有意思。

其實,我在讀史書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疑惑,就是一個叫名和字的區別。就好像三國裡面的,劉備,姓劉名備,字玄德。那麼,你可以叫他劉備,可以叫他劉玄德。

當然,在三國演義裡,劉備還有一個名號,叫做劉豫州,這是因為,劉備當過豫州牧,所以才有了這個名號。

如果說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號的話,那麼,一個人可以有很多代號,甚至包括乳名,比如曹操的乳名就是阿瞞。


而在江湖上,還會有綽號,或者諢名,一些文人雅士,還會給自己取一個雅號,比如某某居士。

而到了民國時期,筆名也成了比較流行的趨勢,大文豪魯迅,據說用過三十多個筆名,換成網絡流行的用語就是,魯迅申請了三十多個小號。

到了文藝圈,從古到今,都會有一些藝名。因為時代久遠,所以眾多名字都指向一個人,叫人有些無所適從。

在古代,根據周禮的記載,人生下來三個月,就要有名字,這些名字,一般是大名,通俗點講就是身份證上的名字。

當然,有些比較不靠譜的父母,會起一些不怎麼靠譜的名字,比如,晉文公雖然非常有名氣,但他起名字的確很不靠譜,他的繼承人晉成公,一落地的小名,居然是黑臀,也就是黑屁股,這個就相當寫實了。


又比如鄭莊公出世的時候,難產,一般嬰兒順產是頭先出來,難產則是腳先出來。在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候,逆產很可能導致一屍兩命。

因此,鄭莊公不被看好,取名叫做寐生。

雖然不靠譜的父母還是有的,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對於起名字這樣的事情,還是相當重視的,再不濟,也不會像是重耳,鄭莊公那樣,取一個搞怪,或者帶有羞辱性的名字。

像是關羽、張飛、劉備,這些名字,就算是那種雖然沒有太多額外的意義,但也算是靠譜的名字。


那麼,劉玄德這個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現在的名字,就是名字,而在古代,名和字是分開來的。

名,就像上文說的那樣,有些隨意性,偶爾還會相當不靠譜,但字,一般都是比較好的,有著特殊意義,而且,聽起來很好聽。

這種習慣,古已有之。比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所以,你叫他屈原也對,叫他屈平也沒毛病。


單個的字,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是不少的,但到了後來,人們覺得單個字,讀起來有些不夠客氣,比如曹操,如果你直呼他的大名,一般沒有,有的話,基本就是要打架了。

那麼,叫操兄呢,總感覺還是很彆扭,所以,出於尊敬或者客氣,一般會叫他孟德兄,或者孟德。

其實,古人的字,更多的作用是讓別人叫你的時候,能夠感覺到不那麼突兀,而絕大多數人的字,都是相當好的詞,在三國時期,尤為明顯。

比如關羽,一般很少有人叫他大名,出於尊重,習慣性的叫關雲長,而不會直呼關羽。


因此,雖然像是劉關張這些人,名字都是兩個字,實際上,使用的還是姓加字,名反而說的少。

古代對於這種事情,是相當講究的,因此,一點都不能疏忽,如果疏忽了,那就是故意罵人,比如劉邦,他沒有一個靠譜的字,只有名字,細心的人會發現,以前人們叫劉邦,都不直呼其名,而是叫他劉季,這個也是有講究的。

在古代,弟兄排名,一般會以伯、仲、叔、季來排名,比如孫策的字就是伯符,孫權的字就是仲謀。

那麼,劉邦的名字,通俗點就是劉老四。平時說說可以,要是正規場合,就會顯得不怎麼客氣。


唐朝時候,還有這麼一個故事,也能夠體現姓名的嚴格,相傳杜甫和嚴武喝多了,杜甫直接說了,沒有想到嚴挺雲有這樣的兒子。

當時杜甫是嚴武的幕僚,所以,這句話有可能是誇嚴武,但嚴武聽的很不對胃口,頓時就懟了回去,說杜審言也會有這麼個孫子。

這個小故事就可以看出來,人們對姓名的重視程度。

因此,在三國時期,雖然有很多兩個字的名字,如果加上字,就是三個字,而在平常交流的時候,人們都會相當重視相互的問候方式,如果不是要打架,基本上都不直呼對方名字,而是比較含蓄的稱對方字。這種名和字分開,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但後來,這種做法漸漸就不流行了,名和字就成了一體,就形成現在所說的名字,很多爺爺奶奶輩的,還可能會有字,但現在,已經幾乎絕跡。


小小嬴政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這個問題很簡單,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傳統原因:圖方便

在古代,讀書識字是一件只有極少數人才能辦到的事情。大量的農民、手工業者都是文盲,而且由於書籍數量的稀少,大量的書籍知識都掌握在極少的大儒手中。只有貴族出身、有錢人才有資格去求學。

所以在古代一般能起的起名和字的人,都已經戰勝80%以上的人了。

而且古人起名的方式都比較簡單的一個原因就是古人有字作為補充,比如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

在稱呼對方時一般還會加上字、官職、地區等要素一般都可以區分。比如郭嘉就是潁川郭奉孝。

二、王莽改制的原因


其實這個原因才是最大的原因。

王莽篡漢後,不但把所有的地名、官職名都給改了一邊。

當時著名的南陽、河內、潁川、弘農、河東、滎陽六個郡,全被王莽改名了。

南陽叫“前隊” , 河內叫“後隊” ,潁川叫“左隊”, 弘農叫“右隊” ,河東叫“兆隊”, 滎陽叫“祈隊”,合稱為豫州六隊。

還把高句麗改成了下句麗,匈奴改成降奴……

最後王莽開始拿普通人的名字開刀。王莽認為:在三皇五帝時期,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我們要向這個時候學習。如何學習呢?學兩點就好了!

一、古代的堯舜禹都只有一個名,這就說明了只有好人、良民才有資格用單個的名。

二、上古時期的蚩尤、旱魃、相柳這些敵人、怪獸才用雙名,這就說明只有壞人、罪犯才配使用雙名。

所以,王莽規定,把所有的罪犯、壞人強制性的改為兩個字的名。在這一政策下,第一個倒黴的就是王莽的長孫王宗。

王宗覺的自家爺爺這樣搞下去王家遲早藥丸,於是打算兵諫。結果事情暴露后王莽大怒,逼迫王宗自殺。這還不算完,王莽把王宗改名為王會宗,表示死了也是罪犯。

於是大家為了表示我是良民,紛紛只起一個字的名。



雖然王莽很快就被劉秀給趕下臺,但是王莽在姓名上遺留的影響力卻沒那麼容易消除。東漢一百多年來,大部分人還都是以單字為榮。

所以在三國曆史故事裡,絕大多數謀士武將的姓名都是一個單名加上一個雙字。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大家關注。


以史為鑑


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中國人歷來對名字都十分重視,許多人為了給自己的小孩起個好名字也是絞盡腦汁。三國時期兩軍對陣時,也可以經常看到,一方有武將出來說:來者何人?報上名來,我刀下不殺無名之鬼。 那麼,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魯肅等等,為什麼三國時期從君主到文臣武將,名字都是以單字為主呢? 這一現象是否包含了什麼特殊的意義?

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特定歷史時期,飛揚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第一、要避諱的緣故

中國歷史進入秦漢之後,為加強皇權獨尊和顯示天子的威嚴,皇帝的名字是必須要避諱的。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為“端月”,或讀作“徵月”。漢高祖名邦,改“邦”為 “國”。東漢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為“茂才”。

這樣一來,取一個字的名字當然比取兩個字更容易避諱。於是,君主為了下面的人好避諱,就只用一個了;而百姓為了省卻因避君主的諱而改名的麻煩,也會優先用一個字取名。這一歷史背景,導致單字名大量出現,東漢三國也是如此。

第二、與王莽篡漢有關。

三國時期是東漢末年的延續,漢朝發生的事情,自然對三國影響最大。

西漢末年,漢朝大臣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但不久後光武帝劉秀重新統一天下,仍立國號為漢。史稱東漢。但王莽終因篡逆一事,在漢朝歷史上留下了惡名,也在其後留下了一定影響力。



王莽篡漢上臺後,曾經頒佈了許多法令,其中與名字相關的有這樣兩條:

第一、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也是出於避諱的考慮)。第二、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也就是說,頒佈法律後,二字只是為了懲罰罪犯用的,一般人都只用單字名。

可能有人會說,王莽早就覆滅了,怎麼到了三國時期還會有影響呢?實際上,雖然王莽早就垮臺了,但是他頒佈的法令已經促使了民間形成了這樣一種崇尚單字名風氣,在短時間內這種風氣逐漸擴散,形成了持久的影響力。到了崇尚名譽和義氣的三國時代,也依然極少會有人會用罪犯用的雙字名,而多選擇用高貴的單字名了。


關羽因義薄雲天而受人崇敬

此外,《漢書·王莽傳》還記載道:“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之語,意思是說,匈奴單于依順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個字。可見,當時不但有禁止使用雙字名的法令,而且還影響到了匈奴,可見這一法令的影響之大。

這兩大原因,可能直接造成了東漢三國時期的單字名多見。大家還有什麼看法,請留言評論。

我是飛揚,一個愛讀歷史的理工男,願把我所讀的變成有趣的故事說給你聽,關注我,讓我們共成長。

歷史飛揚


喜歡熟讀三國曆史的人應該就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三國時期的人大都喜歡用單字。比如張飛,劉備,關羽等等,就連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也是,雖然他們的名字有三個字,但他們的姓氏是兩個字的,所以算起來他們也是單姓。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其實在明代的時候,有一個人也注意到了這一個現象。這個人叫做胡應麟,他在自己寫下的《少室山房筆叢》中這樣寫到過:在東漢三國時期,帝王和將領的名字都是單名,名字中是兩個字的人,上百個人中也不一定找得出一個。



其實這種現象,到了東晉時期都還一直延續著,直到王羲之這些人物的出現,才算是打破了這樣的一種奇怪規律。在南朝之後,這名字中才開始出現了兩個字的名。這樣兩個字的名才終於在史書中有了記載。算起來,從東漢時期再到東晉時期,這期間也是有三四百年的時間,這麼長時間中卻持續流行著用單名的形式,也算是比較讓人費解的事情。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才造成了東漢時期到魏晉時期的人們都只願意用單字的名呢?



這件事情說起來還要牽扯到孔子了,孔子在冊寫《春秋》這一書的時候,就經常會把別人兩個字的名字改成單字名。他這麼做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有一位戰國時期的人卻以自己的方式來解讀了《春秋》的含義。這個人就是公羊高,他在自己所寫的一部書中這樣記載:兩個字的名字就是沒有禮貌的。在西漢時期,漢武帝特別尊崇公羊學,如此一來,兩個字的名字是不好的觀念就開始深入人心。因此,很多人都開始拒絕去取二名,而開始流行取單名。但那個時候,並沒有強制要求必須要取單名,所以用二名的人也還是挺多的。



可到了王莽統治的時候,大家應該都知道他是一位特別喜歡研究古學的人,他也很推崇公羊學。因此,他就下令,讓全國人都必須要改名,只能用單名,不能用二名。如此一來,全國上下就開始流行起了單名。這種流行直到東晉時期,在東晉時期,有一種新的宗教開始流行起來。這個宗教就是天師道,這些信徒的名字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在後面會加一個之字,這和僧人們要以釋字為姓是一個道理。所以後來就有了王羲之,王獻之這些名字,其實他們這個之,就是表明了一種宗教信仰。



也是從這個之後,不少人又開始流行起用二名,用單名的習俗才算是徹底的被打破了。歸根結底的說起來,單名的來源還和孔子有關,是他開創了這種先例,使得之後的人們才會習慣的用單名。而又因為新的宗教誕生,使得社會上開始流行用二名,曾經單名的習俗才會被打破。發展到了現如今,用單名還是用二名,就看父母們怎麼喜歡取名了。


紫禁公子


這事很有意思,以單字為名,可不止三國,胡亂回答幾個原因吧。

我們經常笑俄羅斯人的名字很複雜,有曾祖父名+祖父名+父名,然後才是自己的名字。其實這正是傳承,知道自己從哪裡來。

中國人的姓名,最早也體現出這樣的特點,姓、氏、名都有,或者標明的是部落、家族,而後才是自己的名字。這樣也是很長的,為方便使用,自稱往往就是一個字,是代表自己的“名”。

中國文字,是一字一義的。大家仔細去想,是不是每個字都可單獨使用,並都有自己獨立表達的意思,所以用一個字代表自己足已,多了反而亂,不知所云,會被笑話的。

文字在古時是個“稀罕”的東西,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使用和擁有的,只有富貴之人,才有資格有自己的名字,一般人只有叫“阿大”“阿二”或“阿貓”“阿狗”的份兒。也有叫“大郎”“次郎”“三郎”等,日本到是很好繼承了中國古文化,水滸傳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就是這樣的反映。

當然,事物發展都有個由簡到繁的過程。古時起單字為名,記憶方便,書寫方便,那時無論刻在龜甲、獸骨、青銅、石碑還是竹簡,都是很不容易的事,太複雜就給自己找麻煩。而那時人口少,重名的機率低。後來人口多了,重名概率大了,筆紙讓書寫方便了,多幾個字也就無妨了。到現在14億人口,四個字五個字的名字都開始大量湧現了。比如姓王的,可以叫“王者榮耀”。哈哈哈哈!

古人還有種起名字的規矩,名由父母起,字由老師起,號則可由自己起。就不知三國眾人是否如此了。





淨月暖陽


古人單名雙字是一種習慣,這習慣其實緣由是當時的文明傳播程度。秦漢之際,著書立說,猶靠鉛刀之刻,所以古人為了刻名之便,儘量取單名。以至於沿襲到魏晉。

唐朝時,隨著造紙和印刷業的繁榮,筆墨紙硯的普及,書寫名字已經很便利,所以取雙字名的逐漸增多。後來為了區分輩分,有的家族還寫了專用字,漸漸成了習俗,三個字的人也就多了起來。

如今有不少人依舊是單名,一是輩字不好聽,二是找不到輩字。三是有避諱。四是敬仰某個古人。五是好聽。六是其他………………







水滸人物大揭秘


何止三國時期古代大多數時期都是如此,

古人是有名有字的,名是一個字,字一般是兩個字,也是一種通過五行或者其他的方式來對名進行補充的

看看古人的名就知道了:先看先秦時期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公姬旦、管仲、孔丘、孟軻、莊周、蘇秦、張儀、秦昭襄王贏稷、秦武王贏蕩等等

兩漢也是如此:劉邦、劉盈、呂雉、劉恆、劉啟、劉徹、劉詢、劉安、劉長、劉秀、王莽、曹操、孫權、劉備等等

複姓的也是取一個字:司馬遷,諸葛亮,諸葛瑾、諸葛恪、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都是一個字

後來的唐宋也是如此,楊堅、楊勇、楊廣、李淵、李治、李恪、李泰、李顯、李旦、李亨、秦瓊、羅成,蘇軾,蘇轍、蘇洵,

到了明代之後,朱元璋建立了一套輩分的制度,後代一般來說中間的字是輩分,後來三個字的名字才逐漸的多起來:朱元璋的後代他自己的兒子是木字旁,他的孫子輩之後就是三個字了兒子有朱標、朱棣,後代子孫有,朱高熾,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檢,朱由校,等等

朱元璋之後,民間也開始續輩分了,三個字的名字才逐漸的多起來!


鵬程日誌


二名非禮也

其實這個事情不完全是王莽的鍋,和古人識字多少也沒有關係。王莽是儒學大家,他是喜歡復古的人,用法律規定單名也是一種復古行為。既然是復古,那始作俑者肯定就不是王莽。



王莽根據的是《春秋》的記載,在《春秋公羊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晉國大夫魏曼多率兵攻打衛國。衛國人很討厭他,都稱呼他為魏多,諷刺他多名。人們認為多名是不符合禮法的。

晉魏多帥師侵衛,此魏曼多也。曷為謂之魏多?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在漢朝以前,單名就是最常見的取名方式。比如公孫鞅,蘇秦,張儀,孔丘,孟軻,嬴政,陳勝,吳廣,劉邦,蕭何,張良,韓信,項羽等等。如果你去看兩漢皇帝的名字,沒有一個雙名的。劉弗陵和劉病已在登基後分別改名劉弗和劉詢。這有為了天下避帝王諱方便的緣故,但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無形中讓人們覺得單名為貴是正確的。



其實不僅僅是兩漢的皇帝喜歡用單名,在宋朝以前大多數皇帝都是單名。唐朝只有李世民和李隆基為雙名。李世民曾下詔只要“世民”兩字不同時用,可以不用避諱。在唐太宗時期,民部就叫民部。到了永徽初年,唐高宗李治才改民部為戶部。

令曰:“依禮,二名不偏諱。近代已來,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典。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

所以既不是因為王莽的一個人原因,更不是因為讀書識字少的緣故。而是有歷史原因的。



取名的規則

根據《禮儀》記載:“婚生三月而名”。也就是說在孩子出生三個月後,就該給他取名字了。但是取名的規則並不是一直都有的,最早的時候就很隨意。比如晉成公叫“姬黑臀”,由於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夢見有神人在他臀部描了一顆黑痣。在《國語》中記載

成公之生也,其母夢神人規其臀以墨,故名之曰黑臀。

其它的還有魯成公姬黑肱,齊桓公姜小白等等各種方式取名,不一而足。而最早為取名制定規則的是魯國,魯桓公向申繻請教該如何給太子取名。申繻取名的五種原則和五個該避免的地方。分別是

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五原則讓名字更加富有涵義,五不準避免造成混亂同時也規避了一些容易造成尷尬的問題。逐漸被世人所接受。後來儒家提倡“為尊者諱”,所以在五不準的基礎上逐漸增加了更多的避諱。


漁耕樵讀


呂翎琪,馬三刀,孫尚香,沙漠柯,黃程彥,胡車兒,裴元紹,張春華,淳于瓊,王子服、衛仲道、武安國、烏桓觸、兀突骨,程遠志等人面對這個問題,表示一臉懵逼


藍翼惡魔


因為那時候流行的是姓、名、字,一般字都是雙字,而且都是配合名的,比如趙雲,字子龍,就是詩經中龍從雲中來的詩句中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