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

记得第一次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面对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不断重复的名字,一头雾水,完全无法继续下去。

粗略看完,查查作者的写作年代,隐隐觉得莫言的《丰乳肥臀》有《百年孤独》的影子。不同的是莫言脚下的土地是高密东北乡,马尔克斯为我们呈现的是神秘的拉丁美洲马孔多小镇的恢宏画卷。

这本书搁置在案头许久,没再触碰。直到有一天,我读到美国作家本•布拉特的《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行字跳入我的眼帘: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重拾这本书,像捧在手里的宝藏。马孔多小镇的一幕幕如同一帧一帧的影片在我眼前浮现,又如听到华阴老腔一般荡涤人的心灵,令人心潮澎湃,思维难平。

突然觉得:读一本书需要一个契机和妙不可言的缘分,犹如写作的缪斯突然降临。

《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

在马尔克斯的笔下,《百年孤独》如同一桌融合了魔幻、真相与现实的饕餮盛宴,将创业、爱情,婚姻,战争,疾病,毁灭穿插在一个家族故事之中。作者像不动声色的旁观者,用自己独特的创作视角和洞察力对人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写尽人世间的宿命,激起读者心底的悲凉和无尽的思考。

马尔克斯的冷静来自于儿时听外祖母讲述那些残忍无比的事件时的绘声绘色和不动声色的神态。他的外祖母擅长讲故事,特别是装了一肚子印第安人的故事。他从小在外祖母的故事中长大,这样的生活给他的写作留下了很多的烙印。

在马尔克斯这部魔幻主义的代表作中,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荒谬的故事,成为谵妄、痛苦、可怕的拉丁美洲的一个文本。在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历史中,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谁也无法摆脱自己的宿命,直至死亡之前都在孤独的深渊里挣扎。所有的努力都被白白地耗尽,失眠和健忘的瘟疫在滋生、蔓延...... 新的事物不断出现,个人的命运起伏和挣扎在社会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

伴随着一阵飓风刮过,神秘而充满智慧的吉普赛人用梵文在羊皮手卷上的预言变成现实: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这个延续了一百年的家族灰飞烟灭.......

余华说过:马尔克斯笔下马孔多的荒诞,是拉美政治动荡和生活离奇的见证,今天那里仍然如此。

很多写作者在写作时经常无限度地追求对人物和场景的视觉;无限度地追求对话和行动时间的精确细腻关系;甚至对视角和取景都死死抓住不放。其实,对于写作者而言,脚下的土地就是他们创作的灵魂,深入血液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写就了特定的人像群体,成就了伟大的作品,也成就了作家.

作为初学者的我们,紧紧抓住自己脚下的文化土壤和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用自己的双手和思想去传递智慧,这等于踏进了离成功最近的门槛.

《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曾经说:“对作家而言,开头的第一句往往就是全篇的基调,它决定着结构,更决定着叙述风格的选择。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使命是对诗意的寻找。

在《百年孤独》开篇,马尔克斯独创了从未来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短短的一句话,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小镇马孔多的历史在上校的回忆中徐徐拉开序幕: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流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如史前巨蛋。读到这里,感觉如伊甸园般纯净、广阔、美好,一切都将蕴含在即将发生之中。

这样精彩的开头在马尔克斯的作品中不断出现,如《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中:圣地亚哥•纳萨尔被杀的那天,清晨五点半就起床了,因为主教将乘船到来,他将要前去迎候。

好的文字开头无论长短,只要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就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马尔克斯的独创性还体现在他发现灵感的独特方式。有的作家开始写一部长篇小说是出于一句话,一个想法,或一个概念。而马尔克斯是出于一个形象。

《百年孤独》的创作灵感是看到一个老头带着他的孙子到马戏团去见识冰块。《百年孤独》中写到“年幼的男孩在父亲的许可下将手放在冰块上,立刻又缩了回来","它在烧",布恩迪亚家族第一次与先进文明的碰撞,充满了惊愕,新奇与哲思.

马尔克斯把这一形象放在脑子里反复酝酿,酝酿了十六七年,才开始动笔。

“我躲在僻静角落,十小时不间断地写作,不间断地抽劣质香烟,把自己笼罩在烟雾中,不跟任何人交流,内心孤独得无法自拔。我写得飞快,常常写到天明,写在条状的新闻纸上,装进皮文件夹,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他用自己的创造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我们呈现了《百年孤独》这部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以至于《百年孤独》的名气超越了马尔克斯本身。

《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

有一次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和朋友谈到《百年孤独》写作时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俏姑娘雷梅黛丝如何飞到天上去。对于很多作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难题,只要让人物双臂一伸就可以飞翔了。但是对于马尔克斯来说:雷梅黛丝飞上天空既是文学的想象,也要有现实的依据,他需要让想象与现实签订一份协议。

苦思无果,灵感的缪斯在某一天的下午突然降临:当时家里的女佣正在后院里晾床单,风很大,床单斜着向上飘起,女佣喊叫着说床单快飞到天上去了。他回到打字机前,雷梅黛丝坐着床单飞上了天。马尔克斯的伟大来自于奇特的想象力和对现实生活的明察秋毫。

没有人的成功是靠运气,所有的伟大,都来自艰苦的磨练和锲而不舍的追求.

《百年孤独》中的金句俯拾皆是。他对语言的敏感和苛求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

比如:“此时特别安静,仿佛可以听出笔落纸上签的是谁的名字。

母亲清晰地听见婴儿在自己肚子里哭泣的声音。

“他的眼睛只是轻轻地一瞥,那目光就让椅子开始打转。”

“没想到,死人也会变老。”

"你和死亡之间隔着父母,当父母离开人世,你就直面死亡了。

“生命中有过的灿烂过往,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读到这些句子,潜意识里想到要把它们记录下来,咀嚼这些充满智慧哲思的短句,你会引爆自己的希望与绝望,逐渐感到在这魔幻与现实的交替中,必定存着你自己的影子。

作为初学写作者,需要用自己的耐力和智慧,细细咀嚼,思考作家那些有趣和值得思考的写作习惯,注重细节的写作态度。因为“

成功的作家会注意每个词每个标点符号的作用,打磨自己的作品。"也许因为技巧的关系,我们的脚步有些踉跄,只要热情满怀,认真对待,你留在每一页纸上的语句都将会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

《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