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黃沙變黃金 中國毛烏素沙地上建起牧民“綠色銀行”

通讯:黄沙变黄金 中国毛乌素沙地上建起牧民“绿色银行”

圖為如今的毛烏素沙地。 李愛平 攝

圖為如今的毛烏素沙地。 李愛平 攝

中新網鄂爾多斯5月3日電 題:黃沙變黃金中國毛烏素沙地上建起牧民“綠色銀行”

記者 李愛平

50歲的敖日格勒站在毛烏素沙地上,望著遠處盪漾的湖水、碧綠的青草、垂直的白楊,忽然間感慨萬千地說,“做夢都不敢想象。”

敖日格勒是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察汗廟嘎查的牧民,2日下午,他對記者回憶說,“小時候這裡常年颳風,眼睛都睜不開,想去烏審旗,沒有柏油馬路,100公里的車程,得走差不多一天。”

通讯:黄沙变黄金 中国毛乌素沙地上建起牧民“绿色银行”

圖為昔日沙地變今日美景。 李愛平 攝

“打2003年以後,在這片沙地上建起了生物質發電廠後,我們把收割來的沙柳提供給電廠做燃料,每年至少能有兩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敖日格勒說,“收入增加了,家裡的房子也由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

烏拉也是這個嘎查的牧民,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在毛烏素沙地的環境改變太大了,人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供孩子上學不成問題了。”

“壓根都沒想到這片沙地上會有綠色,會有電廠,會有螺旋藻……”52歲的喬金貴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激動地說道。

喬金貴是烏審旗烏審召鎮中乃村牧民,他的家鄉位於毛烏素沙地,他回憶道:“打小起,這裡黃沙漫漫,感覺不到出路。”

2003年前後,喬金貴感覺到生活有了轉機,他和其他鄉親們除了牧業收入外,還多了一項收割沙柳的收入,每戶每年增收1至2萬元。

“鄉親們將種植、收割、運送沙柳掙錢的這一產業鏈,稱之為沙漠上的綠色銀行。”喬金貴說道,“牧民現在的日子和城裡人沒啥不同,村民們都奔小康了。”喬金貴怕記者沒聽清,特意重複了兩遍。

喬金貴如今擁有的這一切,與當地企業內蒙古烏審召生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沙漠上所做的“治沙—發電—生產螺旋藻”有關。

據當地企業負責人陳玉川介紹,“作為治沙企業,在過去的16年間,我們不僅讓寸草不生的毛烏素沙地綠樹成蔭,還在這裡打造了世界首家生物質發電廠,並通過科技手段生產出螺旋藻上市銷售,帶動了牧民致富。”

能夠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並且無後顧之憂的舉措是當地企業在這裡推行的“三碳經濟”模式(即碳吸收、碳排放、碳捕集)。

陳玉川進一步介紹,所謂“三碳經濟”就是企業與牧民通過種植灌木治理沙漠進行碳吸收,之後撫育灌木剩餘物進行生物質發電實現碳減排,通過捕捉生物質發電所產生的高密度二氧化碳進行螺旋藻生產來進行盈利,最後將獲得的資金再用來治理沙漠。這種模式是實現治沙、富民、綠電和生產營養食品的循環經濟之路。

讓陳玉川興奮的是,“三碳經濟”不僅讓當地牧民過上了好日子,還引起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關注,截至目前,至少有1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來此參觀取經。在201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峰會上,毛烏素沙地的“三碳經濟”模式得到了肯定。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希望該模式能向有關非洲國家推廣,為全球防治荒漠化提供可持續的途徑,將人類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海”變成孕育新能源和優良食品的寶藏。

5月2日在此間舉行的毛烏素沙地自然生態與綠色經濟協同發展科技論壇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營養院研究所所長李東表示,“通過三碳經濟在沙漠上發展螺旋藻產業,不僅可以發展當地經濟,還可以服務中國健康產業,甚至全球健康事業。”

內蒙古烏審旗工信和科技局局長吳建國表示,當地政府將在目前毛烏素沙地治理的基礎上,藉助“螞蟻森林”生態反饋模式,組建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多方聯合的生態科技聯盟,組建綠色工廠、生態礦區,實現“植樹沙退去,錢自綠中來”的生態建設格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