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孟樓鎮與河南鄧州市孟樓鎮融合發展 同一個名字同一夢想

老河口市孟樓鎮與河南鄧州市孟樓鎮融合發展 同一個名字同一夢想

老河口市孟樓鎮與河南鄧州市孟樓鎮融合發展 同一個名字同一夢想

從老河口沿328國道北上,車程半小時,兩省孟樓一同抵達。

口音習俗一樣,都自稱孟樓人,湖北這邊叫“新街”,商鋪雲集;河南那邊叫“老街”,清靜一些。

當年《經濟日報》刊發《從孟樓到孟樓》,認為老街“思想不解放”。老街人奮起直追,與新街經濟同質比拼20多年。如今,老街卻變了,改為以農為主,新街則繼續把商貿做強做大。

這對“連體兄弟”,緣何大路朝天“各走半邊”?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造訪了兩個孟樓。

發展特色已迥異

兩個鎮委書記,河南的叫李爽,十九大代表;湖北的叫王巖,由老河口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兼任。都是女性,都作風乾練。

李爽對記者說,基於交通、歷史文化,商貿服務一直是新街強,“去哪兒趕集都是趕,新街有商貿街,老街就不建了。我們的出路不是跟湖北姐妹比商貿,是推行農業現代化。”

2016年,該鎮推行土地“三權分置”,耕地流轉98.7%,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水相連、旱能澆澇能排,集中發包,30多家農業公司紛紛湧入,農民收入隨之大幅提升。軍九村的周俊建爹爹說,他家10畝地,以前收入可憐,如今流轉金6000元、糧補分紅1000元、打工掙5000多元!

記者返回湖北,新街的景象是另一番震撼。

商埠林立,大型超市6家,兩家還帶扶手電梯;六大交易市場(農貿、工業品、牲畜、糧油、竹木、棉花)一片繁忙。最惹眼,是糧油貿易加工產業帶,沿328國道長達10公里,車水馬龍。

王巖介紹,該鎮市場主體2115戶,去年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2.1%,達27億元以上。

農村走美麗鄉村之路。記者在新街李河村看到,百餘戶組成種養合作社,150多畝烏桕、紅葉藜等林木花卉生機勃發,還有艾草、香菇等產業;小村牆白瓦黑,60盞太陽能路燈入夜生輝。

大家都是孟樓人

襄陽人也參與河南土地改革。源盛園公司去流轉耕地5萬多畝,堯治河在那邊種釀酒高粱1.4萬畝。

土地改革導致河南富餘勞動力紛紛湧向湖北。新街的企業員工中,老街人越來越多。

李玉煥是老街西王莊人,在新街億百佳超市當導購。超市經理孔隨蘭說,店員30%來自河南,李玉煥在新街還買了房!

新街的經濟輻射已越過省界。安筍糧油購銷站、高書和油脂加工廠等,貨源逾30%來自河南。

陳學軍的酒店開在老街,每天卻來新街買菜。他說,兩邊道路已打通硬化,自來水、下水道已串聯,“閉路電視都聯網了,客人住宿開發票,才知是在河南還是湖北。”

百姓利益是準星

王巖笑言,我們仍要跟老街“拼”,河南“三權分置”不是忙土地,是忙農業現代化,我們必須加強商貿現代化。

據介紹,新街市場主體雖有2115戶,但企業才396家,1719家是個體戶,現代理念還不強;新街市場越來越大,唯有現代化經營才能讓鄂豫邊貿集散中心實至名歸;畜牧業正引入科爾沁等現代養殖,強化口子鎮邊貿實力;糧棉油商貿、旅遊農業產業園等,正與老街共融,加快提檔升級。

“孟樓已不是‘鎮’,我們按‘城市’標準在營建它。”王巖說,醫療、社保、水電氣等民生建設要有延伸性,商貿投資合作、社會綜合治理,都與老街共建共治共享,刑民事案件涉案人經常涉及兩鎮,新建的綜治中心尤重智能化,監控覆蓋兩鎮村落,信息運用、治安檢查、調解糾紛等,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

一邊是希望田野,一邊是繁華鬧市,經濟形態不同,但都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提升的是同一片鄉親的幸福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