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和後宮會怎麼稱呼皇上?皇上也不是天天都自稱“朕”

看多了影視作品、戲劇,發現稱謂最多的人莫過於清朝皇帝了——皇上、皇阿瑪、萬歲……在真是的歷史上,皇上身邊的這些人是怎樣稱呼他的呢?

清朝大臣和後宮會怎麼稱呼皇上?皇上也不是天天都自稱“朕”

自稱

在藝術作品中,似乎皇上在使用第一人稱代詞的時候,說的永遠都是“朕”。但其實,真實的歷史上,皇上只有在書面用語或重要場合才會稱“朕”。而日常生活中,多是稱“我”——就和我們普通人一樣。

此外,在面對他的親媽、後媽(太后、太妃)的時候,皇上會自稱“臣”、“子皇帝臣”等——當然還是限於公開場合或書面用語,日常會面,依然是自稱“我”。

清朝大臣和後宮會怎麼稱呼皇上?皇上也不是天天都自稱“朕”

我們普通人像皇上這樣常常變換自稱的時候,往往會叫亂了。皇帝也是一樣——在《清實錄》中,多次出現了“朕我”、“臣我”這樣的稱呼,明顯就是稱“我”習慣了,詐一改有點不適應。

對稱

別人面對皇上,那肯定不能直接說“你”了——直到今天,我們遇到尊重的人都要稱“您”。當初稱呼皇上,肯定要更尊敬才行。

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中提到過別人對他的稱呼:“太后太妃都叫我皇帝,我的本生父母和祖母也這樣稱呼我,其它人都叫我皇上。”可見“皇上”是清朝對皇上對稱時的最常用詞。

多說一句,在清朝之前,“皇上”這個詞用的並不多。對稱時會稱“陛下”,表示職務的時候,也多用“皇帝”——比如某某人做了皇帝,很少會說某某人做了皇上。

清朝大臣和後宮會怎麼稱呼皇上?皇上也不是天天都自稱“朕”

就像我們和玩的不錯的朋友之間,會有愛稱一樣。和皇上關係好的人,也會有愛稱。

在清晚期,出現了“萬歲爺”這個稱呼——但是一定要在後面帶“爺”,直呼“萬歲”,皇上是不會答應的。也有宮女、太監稱皇上為“主子”的情況(除皇上以外,宮女、太監日常會稱呼其它皇妃、皇子為“主子”)——不過這兩種稱呼只是身邊人偶爾稱呼,適用範圍並不大,而且絕不可能出現在正式場合。

皇子稱呼皇上,在清早期會使用滿語,叫“汗阿瑪”;中後期越來越受到漢族語言的影響,就逐漸改成“父皇”或“皇父”——“皇阿瑪”這個稱呼,從沒有出現在史料中,大概是和“汗阿瑪”差不多,都是音譯過來的,正確的讀法應該是輕聲“han”,聽起來介於“皇”和“汗”之間。

清朝大臣和後宮會怎麼稱呼皇上?皇上也不是天天都自稱“朕”

對他稱

在皇帝背後提到他的時候,這些稱呼就比較多了。最常用的,還是“皇上”、“萬歲爺”等。

後來就像我們上學的時候背地裡給老師起外號一樣,皇帝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外號。比如歲數大的(比如乾隆),就會被叫做“老佛爺”;難伺候的就叫“老祖宗”。還有諸如“老爺子”、“上邊”等,都是心照不宣的稱呼。

但無論怎麼起外號,真正具有侮辱性的外號還是沒人敢叫的。起個“滅絕師太”做外號,估計有多少腦袋都不夠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