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清退在前列,拥堵也前列,合规很落后!

摘要:网约车监管困局:清退量前列,拥堵也前列,合规却很落后!

图文:风起堂主人,配图根据素材制作。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一切转载。

网约车:清退在前列,拥堵也前列,合规很落后!

在2019年的年初,交通运输部曾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同时提出平台公司要更加积极地对待,政府部门要创新监管方式,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合规细则,不搞一刀切。

近期,各地的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

4月以来,便有厦门、南京、上海、大理、宜昌等各大城市陆续出台了强化合规的政策制度,上海市更是公布数据,称累计已实现清退35万不合规的网约车,其清退总量,在各地的可查数据中,堪称国内各大城市之首了。

不合规网约车清退量全国排名前列的上海,合规率排名呢?

同样据上海市交通委的数据,截至4月,上海共网约车人证3.2人(其中1.4万为出租人证直接申领);网约车证1.2万辆(其中有868辆为出租车变更)。上海在册网约车总数54.4万辆、驾驶员52.1万人,实际日均上线营运车辆5.4万辆。

按双证合规要求,上海网约车的合规率为2.2%,每日上线运营车辆中合规率为22%。

网约车:清退在前列,拥堵也前列,合规很落后!

清退率前列的城市,拥堵排名也在前列?

网约车:清退在前列,拥堵也前列,合规很落后!

以苏沪杭三大代表城市为例,其汽车保有量同在全国十大城市之列,城市轨道交通也均相对发达。但对比数据我们会发现,网约车合规车辆数最少的上海,其城市拥堵排名在17,而网约车合规数量较高的苏州和杭州,拥堵排名均在30以外。

同样,与上海一样严格限制户籍办证的北京市,网约车合规数量无据可查,但拥堵排名高居全国第三。

再看杭州,截至2019年3月,杭州市共有合法网约车平台企业23家(实际投入运营平台企业10家,包括滴滴、曹操、首汽、神州等),已办证的合法网约出租车5.35万辆,实际上路运营3.3万辆,网约车驾驶员6.68万人,办证车辆和驾驶员总数居全国前列。

据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专家表示,从2016年至今,杭州市交通效率提高30%,道路平均时速由原16、17公里恢复到常态,甚至在早、晚高峰期都可以达到25公里。

显然,网约车管理,到底是致堵还是治堵?已经在各大城市的相关通勤数据中得到了证明。

网约车:清退在前列,拥堵也前列,合规很落后!

网约车合规前列城市,交通健康指数也靠前!

从前述相关数据来看,似乎越是网约车合规率高的城市,城市拥堵程度就越低,市民出行的时间成本也就越低?城市运转的效率越高?

在高德发布的城市交通分析数据显示,2019第一季度的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44%的城市交通健康指数高于健康水平线,其中苏州和杭州的健康程度排名分别在13和17。另有有56%的城市交通健康指数低于健康水平线,相对而言处于亚健康;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处于交通亚健康排名中的第3和第5。

通过相关数据我们发现,网约车合规走在前列的苏州、杭州,城市交通健康指数靠前,而合规进展缓慢滞后的北京和上海,城市交通在亚健康中排名最靠前。

这似乎也能印证,合规化进程走在前列的城市,其城市效率显然较高。

网约车:清退在前列,拥堵也前列,合规很落后!

要解决打车难的潮汐性需求,还得靠共享出行!

据交通部数据,“目前我国网约车平台的日均使用量达到2000万人次,共享单车约1000万人次。”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国千万级人口的城市数量便已达13个。曾经的城市边缘和荒郊野外如今已成城市核心,而城市出行的需求也随着人口和城市规模的增长,早已不是10年前的140万传统出租车数量所能满足,在城市公共交通、轨道等交通方式之外,民众出行需求上的用车出行,也是日均数千万级的需求。

如何满足新形势下的出行需求,又不增加既有的汽车保有量,提高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数,应该是每个城市大脑们应该要平衡的问题。

网约车:清退在前列,拥堵也前列,合规很落后!

网约车的共享模式,由大量的兼职私家车主实现的C2C网约车和顺风车模式,才能在不增加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基础上,解决民众出行高峰时段的潮汐需求

如果仅仅是采取限制、清退等硬性的行政手段,其结果便是城市效率不但没有提升,所要达到的合规化目标也是难以实现。

如此导致民众出行难、网约车合规难、非法运营无法根除、传统出租怨气难平,家家不满意,难道这便是民众出行需求的获得感么?


您认为清退积极,但网约车合规滞后和城市拥堵有关系么?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欢迎理性评论,拒绝粗鄙、恶俗和一切攻击谩骂,类似一概删除!让我们共建和谐舆论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