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对林徽因差评?

禾苗清青


这些人,专注于林徽因的风花雪月,了了于她的建筑、文学贡献,自然是越来越走向无端指责。我自己也讨厌她先答应徐志摩又和梁思成结合又在婚后联系徐志摩渐蜜,也讨厌她与金岳霖的故事,据说她和金已经有了实质关系,并且告诉了梁思成,也有说是这是梁思成续弦的污蔑,或许这都是一家之言,我不该信之。名人婚恋故事,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消谴,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你想想,她们会说玄宗什么?绝对不是高大上,因为她们眼里无圣人!既然是名人,既然有故事,就得有份担当和胸怀,让后人任意评说。毛主席说,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今天网络时代,人人可以评说了!


仁义


不遭人妒是庸才。林徽因的悲哀在于她英年早逝。她的才华和勇气都是同时代女子无法比拟的。

古往今来,有哪一个女子敢指着北京市长的鼻子厉声斥责,拆除北京的古城墙是对历史的亵渎,对后人的不负责任。新中国的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都是林徽因身染重病时呕心沥血的杰作。


多年以后,她的女儿梁再冰再回忆起那一段往事,依旧满心的心疼,她流着泪说了13个字:“那红色中也有妈妈的一小滴血”!

至于那饱受诟病的家庭沙龙,更是林先生的无奈之举,试问当时还有哪些奇女子有资格成为林徽因的座上宾,林先生就像一枝濯而不妖的白莲花,和许多学术精英纵横捭阖,心底无私天地宽,又何处在乎宵小之徒的背后中伤。


花近高楼1


她是“万古人间四月天”,

我想为她做一次纪念,

在五月第一天。

不说那些风花雪月的浅薄娱论

我赞赏她的自信自立自知自若

喜爱赞美追逐,鄙夷讽刺嫉妒

统统不管,她是潇洒顾我的从容

是四月春末吹向五月初夏的

高岚上一缕柔韧的清风

温柔的湖水留不住

广阔的山林能短暂包容

但是啊,风的自由谁也不能束缚

她要飞向天空,飞向苍茫大地

那里有古老的文明的建筑

她要去追寻,在历史洪流战火硝烟中

被迫消散的许多印记。

林徽因一生成就

文学成就

诗歌—共几十首,比如《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深夜里听到乐声》、《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

散文《悼志摩》、《窗子以外》、《蛛丝和梅花》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彼此》、《一片阳光》等。

剧本《梅真同他们》、《齐德拉》(为欢迎泰戈尔访华而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舞台剧,演出取得很大成功,戏剧大师梅兰芳由此很认可林徽因的戏剧天赋。可惜后来林徽因主攻建筑事业,兼之身体一直不太好没那么多精力在戏剧上研究,否则肯定能贡献不少佳作)。

小说《模影零篇》、《窘》、《九十九度中》等。

最喜欢她其中的两首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哭三弟恒》,一喜一悲,皆是真情至性,尤其纪念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空军三弟林恒的《哭三弟恒》,每次读都不禁眼眶湿润,为那个时代的惨烈悲壮: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清灵喜悦的新生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哭三弟恒》——壮烈悲痛的死亡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瞭——

因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

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

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

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

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

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

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

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

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

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想望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

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

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

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

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

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卓著的建筑学成就

参与设计的工程;北京大学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云南大学女生宿舍、清华大学教师住宅、中南海怀仁堂装修工程等。

此外,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设计,东北大学校徽设计。

最后,林徽因在美术设计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

建筑论文著作

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

发表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她所取得的成就在其丈夫光环影响下,往往被忽略轻视,其实不然,

三十年代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几年时间里,林徽因夫妻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700馀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林徽因出身名门家境优渥,她可以穿着优雅享受精致生活,谈古论今写文作诗,也可以为了挚爱的建筑事业以娇弱之躯跋山涉水,在荒凉偏僻之地挨苦受劳风餐露宿而毫无怨言,只因为心中那份爱国情怀和对建筑文明关怀的责任感。

她是我国建筑学上贡献显著不可或缺的奠基人物。

摘选两位建筑学家的评价表达我对林先生的敬仰:

1.林徽因首次在理论上定义了中国建筑的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

这一点的意义是更为重大的。…这一基本认识仍然被证明是十分正确的,并不断被发扬光大。其实仅仅凭这一点,我们足以将林徽因定为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奠基者与先驱者……基于她广博而深厚的中、西学功底,“文艺复兴色彩”般的艺术气质,敏锐而准确的洞察力,为中国建筑学术作出了基础性的和发展方向性的重大贡献。她在理论上的作用完全不应低于任何一位与她同时期的建筑学者,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先行者和思想者。——赵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2.一位了不起的中华第一女建筑师,才华横溢的学者,她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如此的造诣,她在建筑方面和梁先生并驾齐驱,共同做出卓越的贡献。——吴良镛 建筑学泰斗 两院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