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站在痛苦之外規勸受苦的人,是一件容易的事。” 身處痛苦的人,想要挽救自己,則很難。

作者 | 麗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去年9月4日,峨眉山景區裡,一個年僅21歲的花季女孩試圖跳崖。

周圍的遊客紛紛撫慰勸阻。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她回了聲謝謝,最終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縱身跳下,不幸身亡。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這種慘烈而決絕的方式,讓無數人唏噓惋惜不已。

女孩在跳崖前曾留下了一封遺書,坦白自己其實患有抑鬱症: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很多人把這種病當成脆弱,想不開,我想說不是的,我從來不是個脆弱的人。我不是沒有去傾訴過,不是沒有嘗試過救自己。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尋找,換城市,換工作,給自己找事幹,跑步、旅行、徵兵,我真的受夠了自己騙自己。”

真的很心疼這個女孩,何以至絕境?

其實從喬任梁、金鐘鉉,到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著名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音樂才女盧凱彤......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近年來,抑鬱自殺的新聞屢見不鮮,很多人已經對抑鬱症並不陌生了。

但是,在這次跳崖事件中,依然夾雜著很多不理解、不友好的聲音: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有一位患抑鬱症的網友,講述了自己不被父母理解的遭遇: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這樣的看法並不少見。

每當看到抑鬱自殺的新聞,身邊有些長輩就會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嬌氣,抗壓能力太差了。

在他們眼裡,人生“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過不去的坎”。

他們認為,所謂的抑鬱不過是矯情呻吟,只要勸一勸,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沒有人知道女孩在離開前,經歷了怎樣的掙扎。

沒有人知道她在黑暗裡辛苦了太久太久,她很努力地嘗試,依然徒勞無功。

對於情緒的漫漫深淵,她無能為力,只能在絕望中走上懸崖。

沒有抑鬱過的人,真的不知道抑鬱症有多可怕。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今年1月18日,在濟南市天橋區一居民小區內,30多歲的柏某(化名),在六樓家中將父母、妻子及兩個兒子殺害,並放火焚燒案發現場後跳樓自殺。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據公安機關調查,柏某生前曾頻繁瀏覽治療抑鬱症的網頁,同時在其單位辦公桌內發現多種治療精神類疾病的藥物,以及其記錄強烈悲觀厭世情緒和對家人未來生活擔憂的文字。

一家人就這麼被一場精神疾病帶走了。

這真是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人倫悲劇。

柏某家的悲劇在微博上引起了廣泛熱議。很多人說“自己想死就算了,為什麼要拉上家人墊背”;“虎毒尚且不食子,家人做錯了什麼?”

也有人說“抑鬱症不背鍋,抑鬱症可能自殺但不殺人”。

但根據已有證據,柏某確實可能患有抑鬱症。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有一些抑鬱症患者在自殺前,考慮到自己死後親人可能遭遇不幸或痛苦而把他們一併殺了,心理學上把這稱為擴大性自殺,也稱為“利他性自殺”。

很多人這才發現,抑鬱症比想象中要嚴重,在極端情況下,他們也會傷害身邊人。

我們並不瞭解他們,這世上好像真的沒有感同身受。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在人們的印象中,患有抑鬱症的人是這樣的:自閉、沉悶、不愛笑、沒有溝通交流慾望。

其實不然。

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會在人前戴上精心偽裝的面具,假裝自己很活潑、很合群,而旁人根本無法發現這個秘密。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就像那位跳崖女生。在朋友的印象裡,她唱歌好聽,人也很隨和,一直都是很積極樂觀的模樣。

事發後,她的朋友們都很震驚,完全無法將她和抑鬱自殺聯繫在一起。

關於微笑抑鬱,我們之前發過一篇文章《笑不出來的時候,別勉強自己》,沒想到,後臺竟收到了眾多類似這樣的評論:

“自己消化自己想通,已經不奢望有人能無時無刻懂你了。” “把煩惱告訴了朋友,然後就是‘你怎麼這麼喪啊、你有什麼好喪的,有我慘嗎、別這麼喪行不行,會傳染到我的...’從此不會再說了,只好一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晚上想睡但是睡不著,安眠藥一盒接一盒,除了有依賴性其他什麼都沒改變。每天白天嬉皮笑臉,沒心沒肺,一到晚上就情緒崩潰。想發給覺得可以拯救自己的人,找了一圈,最後發給了自己的小號,不知道該跟誰講,也沒有人能理解......”

很多“微笑抑鬱”困擾的人,他們瞞得過爸媽,瞞得過愛人,甚至瞞得過全世界,唯獨留自己在痛苦中煎熬。

他們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健康,那麼開心友善,可能是一群人中的開心果,可能過著令旁人羨慕的生活......

而當這樣的人出現異常行為甚至自殺時,周邊親人朋友會震驚,甚至無法相信。

歸根到底,是我們所有人對抑鬱症的瞭解都太少太少了。

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抑鬱者的信號,不知道怎麼幫助別人,當自己深陷其中時,更不知如何求救。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大眾對抑鬱症的無知,才是對抑鬱者最殘忍的事。

據網上統計顯示,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 9000 萬,而其中只有不到 10% 的人接受過專業診治。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中國每年大約有 28 萬人自殺,其中大部分人被診斷為抑鬱症。

產婦、大學生、職場人士和老年人是抑鬱症的高發人群。50%-80%的新媽媽,在產後一段時間內,都會表現出抑鬱的情緒和症狀。

也有很多研究發現,男性女性抑鬱症的發病率其實相差無幾,只是很多男性會更傾向於否認自己的抑鬱症狀,在治療時也更難確診。

所以,抑鬱症並不是一個遙遠的事物。

即便我們總能聽聞“抑鬱症”,也經常把“抑鬱”這個詞掛在嘴邊。

可仔細想想,我們真的瞭解什麼是“抑鬱”嗎?

  • 抑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抑鬱的類型又有哪些?
  • 為什麼抑鬱患者能在自殘中獲得快感?
  • 自殺想法是如何控制抑鬱症患者的?
  • 面對抑鬱患者,周邊的人應該怎麼做?
  • 什麼情況下該去就醫,什麼情況該做心理諮詢?什麼情況下可以自助,具體有該怎麼做?

恐怕,多數人都答不上來。

我們根本從未真正瞭解“抑鬱”,更別提如何與之對抗了。

所以,為了幫助大家真正認識、真正瞭解抑鬱,壹點靈推出【重磅課程】——丁Sir說抑鬱,拯救不開心!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博士、

吉林大學心理學副教授丁建略老師,

將通過16堂系列微課,深入淺出,

帶大家進入抑鬱症者的內心世界,

幫助Ta直面負面情緒,拯救Ta的不開心!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如果,你正好屬於下面這些人群:

1. 渴望提升幸福感的人

2. 想要了解抑鬱症的人

3. 想要幫助有抑鬱問題的朋友或家人

4. 心理諮詢師、社工護士、教師等

如果你想更全面地認識抑鬱症,那麼,我們推薦你來學習。


只要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 你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