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餘姚入選第一批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先行創建單位

喜讯!余姚入选第一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

喜讯!余姚入选第一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

近日,經縣(市、區)申報、市級審核推薦、現場陳述答辯、上級專家評審等程序,第一批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先行創建單位新鮮“出爐”。

我市在全省各縣(市、區)中脫穎而出,

被列為第一批先行創建單位!

先行創建名單

一、先行創建市名單

杭州市、寧波市、湖州市、嘉興市、衢州市、麗水市。

二、先行創建縣(市、區)名單

杭州市蕭山區、杭州市臨安區、桐廬縣、建德市、寧波市江北區、餘姚市、寧海縣、象山縣、溫州市洞頭區、永嘉縣、文成縣、德清縣、安吉縣、諸暨市、嵊州市、金華市金東區、義烏市、浦江縣、武義縣、衢州市衢江區、龍游縣、江山市、舟山市定海區、舟山市普陀區、台州市黃巖區、溫嶺市、三門縣、麗水市蓮都區、縉雲縣、遂昌縣、松陽縣。

喜讯!余姚入选第一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

醉美四明 魯銀華攝

去年以來,我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拉動新一輪發展的良好契機,早在去年3月份就在全省率先出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決定》,並制定《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明確鄉村振興八大工程87項工作內容。同時,我市委託浙大農村發展研究院編制《餘姚市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2018-2022年)》,並將“餘姚市社會主義新農村領導小組”更名為“餘姚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並制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重點工作中,我市著力提高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優化醫療衛生服務,目前全市共有家族醫生在籤居民72166名,戶籍人群簽約率19.38%;提升農村教育資源,安排20名學科骨幹到農村學校支教;抓好創業就業服務,扶持農村電商創業180人、帶動就業910人,援助困難群體就業700人,完成農村勞動力培訓2186人、農村實用人才培訓615人、農村電子商務培訓925人;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成文化配送活動168場次、放映公益電影1140場次;推進普惠金融工作,建檔率95%以上,設立助農金融服務點365個,發放農村消費貸款6.27億元、養老貸款2.49億元。

我市積極實施特色農業提質工程,制定了新一輪農業扶持政策,落實財政資金2800萬元。楊梅、茶葉、榨菜等特色農產品均成為全國名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數量居全省之首。

喜讯!余姚入选第一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

中泰(餘姚)生態農業園項目落地生根,著力打造成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在培育鄉村美麗經濟方面,我市圍繞浙江省全域旅遊示範縣(市)創建,推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發展,四明山省級旅遊度假區獲省政府批覆。去年以來,全市新引進民宿、農家樂31家,累計達到333家,今年一季度四明山區域農民人均增收220元。在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方面,我市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已有155個村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行政村覆蓋率58.5%;轄區縣道以上公路已基本完成“美麗公路”創建。10個安居宜居美居試點村項目總投資1.54億元,已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村(社區)201個。

我市還積極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建立完善市、鎮、村、網格四級事件流轉運行機制,網格工作各項數據均居寧波市前列。同時,我市全面推行“村民說事”制度和“小板凳工作法”,深化推進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實行村級事務陽光公開。在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方面,我市通過深化“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推動農村房、地確權登記工作、強化涉農事項行政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力地促進了農業農村各項事業發展。

鄉村振興,黨建引領。我市不斷優化村級組織建設,打造了“農家小院·黨建園地”等一批不同類型、不同特色的黨建走廊、黨建片區,建立村(社)“前哨支部”1113個。全市村級黨組織按照“整市提升”目標要求,提出了“精耕細作100周、達標提升100%”的目標,各項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