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西新城:沣河"丰水东注 维禹之绩"解析!

沣河是西安城西贯穿南北的一条大河流,是渭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主流为沣峪河,也称:沣溪。其发源于秦岭北侧西安市长安区境内的沣峪鸡窝子。较大的支流有河西岸有高冠河、太平河;东岸有滈河、潏河。流经西安市长安区喂子坪、滦镇、祥峪、东大、五星、沣惠、灵沼、细柳、义井、马王、斗门、高桥、纪杨等乡镇,进入咸阳市秦都区,流经钓台、沣东,于渔王村汇入渭河,全长近80公里。

沣西新城:沣河

水系图

沣河由于支流众多,是西安西郊水量最大的河。《老子》云:“沣水之深十仞,而不受尘垢,金铁在中,形见于外。”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观沣水涨》诗:“夏雨万壑凑,沣涨暮浑浑。草木盈川谷,澶漫一平吞。槎梗方(瀰mi)泛,涛沫亦洪翻。北来注泾渭,所过无安源。云岭同昏黑,观望悸心魂。舟人空敛棹,风波正自奔。”足见沣河水量颇丰,所以沣河历史上曾洪水频发。

沣西新城:沣河

秦岭多雨,沣河波涛汹涌

单言近代据清嘉庆《长安县志》载:“清康熙四十四年,沣水暴发,决堤一百八十丈,自严家渠至咸阳河南街漂没十五里。知县吕公祥请长安咸阳夫役千名,捐粟三百石,修理堤堰。四十五年四月工毕,堤高三丈、底广十丈,水害以宁,民怀其惠。五十三年,总督鄂海等复加疏浚。”中华民国24年(1935年)7月6日,山洪暴发,沣河决堤84处,长3066米,纪杨乡党家桥决口252米。沣河支流潏河决堤25处。直至解放后50年代,沣河大水,多处沣河古桥毁于一旦。

沣西新城:沣河

【大禹治水】

因沣河屡发洪水,所以历史上多次治理,最远可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说:“丰水东注,维禹之绩。”(沣,原作“酆”,又作“丰”),指大禹治水的业绩。《毛 传》:记"绩,业。" 《郑玄笺》云:“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

沣西新城:沣河

沣水东注

对于“沣水东注,维禹之绩。”这八个字。之所以现在听到“沣水东注”这四个字有些怪异,皆因现在的沣河走向是由南朝北,北流入渭。实际上造成这种困惑和历史上沣河河道的变迁大有关联。

郑玄笺云"使入渭东注于河"意思是说"沣水入渭东注于黄河",古人那样评述解释,原本没错,但仔细斟酌,仍觉不很准确。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沣水西流入渭和东注入渭的比较。

对应于"沣水东注",在大禹未治沣水以前,就应该是"沣水西流"。东对西,流对注,这四个字寓义很深也很恰当。东:即东面,相对于西而言,这里应为对应西面的沣河老河道(沙河)而言,一西一东,是重在东面开凿的河道注入渭河。

沣西新城:沣河

注:左侧为北,白色线条是渭河,黄色线条是沣河、沙河。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大禹当年治理时的疏水口(老河口即沙河东口)海拔390米(北纬34°13'9.17",东经 108°43'52.46")。

现在的"沙河"就是原来沣水古河道,向北向西,流入渭河上游。沙河全长11公里,入渭口海拔383米(东经108°39'57.58",北纬34°16'46.61"),全程落差7米,比降7/11=0.636%o,入渭角≥90度

现在的沣河下游段,就是当年大禹率众人工挖掘的河道,向北向东流入渭河下游,入渭口海拔高程375米(北纬34°16'46.61",东经 108°39'57.58")。人工挖掘的沣河下游河道长18公里,全程落差15米,比降15/18=0.833%o,入渭角度≤30度。

根据以上勘测,沣水西流古河道(沙河)的比降0.636%o,小于开挖的新河道(沣河)下游段的比降0.833%o,加之丰水古河道(沙河)入渭角度≥90度,与渭水顶冲的原因,渭河涨水时经常倒灌,所以水流不畅。沣丰水东注的"注"字用的很好,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注,有倒入、灌入、流入。即有大雨如注,敷畅传疏之意。对应于西流,"注"显得水流急促,流畅如注,勘测数据印证了如"注"的原因。

后面四个字"维禹之绩",在这里可以这样理解:维通唯,意为独、唯一;维字如果用于文言助词,就没有什么含义;当判断语,应为乃、是、为。但在这里,只能当助词、判断语是或者唯一解释,(维字的其他含义不再介绍,与这句话无关)。

沣西新城:沣河

沙河河道

沣河老河口(沙河口)这里就是“沣水东注”的拐角点,而老河道(沙河)也依然延用,起到双河分流的作用。老河道向西北方向入渭河,新河道向东北方向入渭河,是大禹所开凿至今已延用了四千多年的河道。只因老河道河沙积攒甚多河道变浅,沙河以后数千年间多数在沣河发大水时起到分流泄洪的作用。这就说明了“东注”是相对于“西流”而言,更加印证了《集传》说:“沣水东北流,经丰邑之东,入渭而注于河。”的记载。

所以"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这八个字可以理解为:大禹率众用了13年时间,新开了沣河下游段河道36里,使河道顺畅,流速加快,不再为害。"丰水东注"这是大禹治水唯一的功绩,这也是实实在在的功绩,这比把大禹说成神,干了哪些人力不可为的治水工程,更彰显了大禹的伟大。

据此,4000多年前,大禹率众开挖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河,这是中华先祖们对世界水利史上最伟大的贡献!

本文丰镐遗子(张新武)根据陕西灵沼宗周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撰文参考一文整理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