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零下38度,宋平带队到东北的霍林河调研

在《值得珍藏的历史记忆中》一书中,《宋平同志在国家计委工作的那段日子》这篇文章是秘书所述,展现了宋平在主持计委工作六年间艰难拼搏的情景。


回首:零下38度,宋平带队到东北的霍林河调研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组部部长宋平(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宋平主持工作的那几年,新项目大量上马,东中西部能源协调平衡,交通、能源、水利建设,提高装备技术的制造能力等等,各项工作真是千头万绪。

为有序推进这些重大项目建设,从1983年开始,宋平基本上每个月都到省市地方的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上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重点了解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一些基础工业原材料,像钢铁、石化、化纤等大项目基本上都去实地考察,而且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有时甚至是个把月,在现场听取地方部门的反映,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为了多出、多运煤炭,他去了内蒙古、山西、陕西,还到了东北的霍林河,当时有一次已经是年底12月了,零下38度,早晨从吉林白城出发,坐着吉普车晚上8点多才到霍林河……,吃了晚饭马上还要开会研究工作。

为了解决东北和北方沿海的能源紧张问题,山西大同、平朔,内蒙古准格尔,陕西榆林神木、府谷这些地方我们都去过。当时抓经济建设宋平同志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为了建设三峡水利工程,他从重庆一直坐船到湖北武汉,每个重要节点都下船向地方干部调研了解情况,不辞辛劳地上船下船用了一个星期时间。他同当时水利部长钱正英一起去的山西万家寨水利枢纽,在崖顶绝壁实地查看。还有广西红水河,也是亲自一个梯级一个梯级看,有时就住在施工工地现场。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三峡工程建设,他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几百人参加的专家论证会。

宋平参与的每一个项目都亲力亲为,不断完善当时的“六五”计划,不断想办法筹集资金完成项目,做好各项工作安排。他还有一个工作特点是,坚持实事求是,首先要把情况弄的非常清楚。第二是要敢于坚守原则,包括领导人讲的,或者地方上哪个领导人要求的,都要实事求是,先听意见,然后综合平衡地分析研究,能办的要尽力安排,不能办的即使领导要求的,也要坚持原则,敢于讲真话。

宋平同志出差的时候要求非常严格,让我们记忆犹新。他第一要求不能摆酒。去海拉尔看煤炭项目的时候,当地的同志说,你们大老远来,天又那么冷,喝点酒暖暖身吧!宋平同志就坚决不同意。后来去看准格尔煤矿的矿脉,到了陕西榆林,当地盛产羊毛做的毯子,当地的同志要送给出差的每个人一条毛毯,宋平同志坚决拒绝说决不能要,所以我们都坚决啥也不收,包括当地要送一些枸杞子给我们,我们都拒绝了。(摘自《值得珍藏的历史记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