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文化:心態不平衡時,想想這2個問題,你會心情舒暢

心態決定狀態,狀態影響提升和發展。在官場生活中,一個人的心態有問題,幹什麼工作都會覺得心煩氣躁,沒有前途。做人做事之前先理順心態,才是明智的做法,也才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行為。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話題,心態不平衡時,我們應該想想2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對自己和周圍的“正確認同”

在官場中,一切心態失衡都來自於錯誤的認識。總認為別人擁有的,自己也應該擁有。其實,人跟人不同,要承認差異。唐僧能坐在馬上指手畫腳,氣定神閒,是因為唐僧有強大的背景資源支持,有玉皇大帝支持,孫悟空能獲得領導的信任,是因為本領強大,認識的各路神仙多,人脈廣泛,所以敢拍桌子,找毛病,豬八戒受到領導鍾愛是因為善於迎合,懂得靈活變通,領導看著順眼,順眼也是一種資源。一個人心態失衡時,要對自己和周圍的人有正確的認同,別人吃的那碗飯,你不一定適合,別人擁有的資源和實力,你不一定具備,不要總想“為什麼”,多想想“憑什麼”。這是一個自我認同的深刻問題。

第二個問題,巧妙尋找職場的“角色空白”

在官場中,難免跟別人比較,但是要學會比較。低頭比有幸福感,抬頭比有失落感。不會比,我們受得都是內傷。所以說,跟能力強的人比能力,那是雞蛋碰石頭找死,跟順眼的人拼待遇,你傷不起呀。心態失衡時,說明你沒有找到讓你自己滿意的位置和作用。要善於尋找別人的空白,別人的空白,就是你的機會。只要有吃苦機會,未來就有保證。

總的來說,失落時想想自己,也想想別人,多想想角色認同,不要老惦記別人的優勢,這叫角色錯位,要認清形勢,找準位置,明白自己吃的那碗飯。不要拿著平均當公平。公平就是不平均,平均就是最大的不公平。找見團隊的角色空白,佔領好自己的位置,低頭奮鬥把,從被別人蹂躪到自己蹂躪自己,其實是一種正確的奮鬥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