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旅游,看到有些游客抱着幼子,上山下山,孩子也受罪,家长也累,你怎么看?

朗月寒雪


和孩子一起成长,累并快乐着!

孩子虽小,出去玩还不懂什么,有时侯还要父母背着抱着,但面对孩子看世界、感受自然的快乐所有的一切苦累都值得了!

记得小时候父母带着去公园、去故宫,虽然小但很多事情印象很深,尤其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现在还历历在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家人共同出游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俗话说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带孩子去爬山,他会懂得山高人为峰,培养的是永不放弃的韧劲儿和魄力;带孩子去出海,他会懂得海纳百川,培养的是有容乃大的宽广胸襟;带孩子去看文化古迹,他会懂得以史为鉴,培养的是博古通今的唯物思维!孩子学习能力很强,从小到大多出去看世界,接触各种各样的场景、事物,各种各样的人,对社会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实践知识也越来越多,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与人交往能力都会越来越强!

从小到大,多和孩子一起出游,让这种亲子活动成为一个家庭的习惯,让共同的社会实践成为孩子和父母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孩子一起成长,痛并快乐着!






心路—历程


我曾在一个著名的景区做导游,我是在旺季的时候去的,而且也是一个山区。

我问过很多人,明明知道是旺季,又是著名景点,那就应该能够想到人很多啊。为什么还要来?

回答最多的,主要有这两点。

放假不来,就没时间了。

这个地方很著名,要是不来的话,不就可惜了?

对于在旺季出游,而且还去著名景点的,我真的是报以同情。

那真的不是去旅游,是去受罪的。

特别是上山,有的景区有车的话,还可以坐车。有的景区没车,那就只能走路上去了。

至于再加上小孩子。

说句实话,最让景区头疼的,就是小孩儿和老人。

作为工作人员,我们需要为游客安排车,但是,小孩子你到底是算一个人?还是不算?

算的话,山路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被甩出来。这也不是没见过。

再者,景区人很多,要尽可能的资源最大化。

最后,特别是那些没给小孩子买票的,还要占一个位置的,真的是想一把掌给拍回去。

没车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在山路上,我听到的最多的,就是,

抱怨。

我都好奇了,有人逼着你出来吗?

你来旅游了,可以,但是一直在那里抱怨,找着机会就插队,明明不能进了,还硬闯。

真搞不明白,明明去旅游,结果是又累,又有怨言。

图什么?

别人都出去受罪了,你没出去,心里不平衡?

而且,中国真的有很多不大出名,而且景色十分不错的景点。

为什么不去?

价格又低,人又少,景色也不错。

为什么不去呢?

有人说,带着孩子就是受累,这点我不否认。

但是你知道景区最不想接待的是那一类人吗?

不是小孩子,因为小孩子就算是胡闹,但是总会遵守规矩。

最不想接待的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老人。

自以为自己年龄大,懂得多,就随随便便破坏景区规则的人。

我今天在这里,就要代表很多的景区,好好反感一下那些人。

真的是见到一个,就像掐死一个(原谅我用词过度,但是真的忍不住)

那些人不仅不会为景区带来任何的收益,反而让景区的管理变得更加地混乱,甚至会出现事故。

真的,要是你是做过的话,绝对会赞同我的话。

对于那些自己找罪受,还满腹抱怨的人,我只能说,自作自受去吧。

不拦你。

能把劳动节,国庆节什么的,都过成旅游节,到底是可悲,还是可气?

可是,不管怎样,旅游,贡献了GDP,不是吗?这也算是心里安慰了。


不为少


我儿子5岁了,从2岁开始带他全国自驾游,去的基本是沿海城市,沙漠和草原,爬山也只去过一个花果山,基本也是坐车上去的!爬山他累我更累!我曾经看到过一家几口,妈妈抱着个刚过了百天的婴儿去爬狼牙山,那天天气还不好,我们从山顶下来,她们都快爬到山顶了,山顶有段路还挺陡,我们下到一半就开始下小雨,山路很滑,等我们下到山下,雨就下大了,我就想那个抱孩子的怎么办,那个雨一直下到晚上呢!


爱飞甜品


很巧,今天刚刚带着我家的人类幼崽爬山。

真的很累,2岁的幼崽完全上不去,比较陡的地方我都肝儿颤,奶爸还得一手抱一手扶栏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往上爬。

孩子能走的地方自己努力爬,费劲的地方连拉带拽,实在不行奶爸抱,确实累,确实不如在家躺着看电视,确实不如扔游乐场省心。

但是宝宝真的很开心,他也有征服感,也发现世界这么大,不仅仅有道路城市还有山有鸟有开阔的视野。

可能过几天甚至明天就不记得,起码今天晚上他记得去了一个很特别的游乐场

腹有诗书气自华也许就是这个意思,有些事情也许会不记得,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从小经历。



咖啡双奶双糖


孩子三周岁了,但是我个人并不赞成带孩子去爬山。

上大学的时候爬过石家庄抱犊寨,中途有一段路相对来说台阶多而且陡,只有不停往上爬,没有歇脚地儿,下图,就是这个没错了

那个时候二十出头体力比现在好,爬那段台阶累的呼呼直喘,结果抬头一看,好家伙有一男的抱着一小孩,一步一步往上走,眼瞅着体力不支了,登天也就是那样了,当时看着这爷俩我顿时不感觉累了。

爬到山顶又碰见他们了,原来是一家人带孩子来爬山,那孩子真的也就两周多正闹脾气呢,你要是让他自己爬三两步就累,都是大人一个一个轮着抱上来的,累的都虚了,我当时特别不理解,孩子那么小,要想开眼界,去哪不行,怎么就选择了最累的爬山,到头来孩子不耐烦了,大人累够呛,根本没啥心情看什么风景,光照顾孩子了。

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也就是带孩子去离家近的景点玩一玩,最近打算带她去北京动物园,离得不远,三岁的孩子,正是对动物感兴趣的时候,我没什么勇气带她去爬山。

总有人说带孩子出门没用,孩子小,看过去就忘了,光累人了,想给孩子开眼界等大了再说,其实我有点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开眼界这个事情是潜移默化的,要是准备充足了,带孩子出去完全可以,爬山也可以,爬不动就坐缆绳呗,看个人情况而定。


五彩缤纷大熊猫


前两天,我们也带着两岁半的女儿去山上玩了。

去了六口人,我母亲、老公留在山脚下照看女儿,我和父亲、十一岁的儿子一起爬山。来回都是靠双脚,一共用了四个半小时。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五六个家长抱着一两岁的孩子爬山。我好心提醒他们前面山里难走,他们都是很坚定的往前走。

一个月前,我们去另一个景区玩,刚刚开始爬山,从山上下来的一个年轻妈妈提醒我,前面的台阶都快倾斜成七八十度了,带孩子爬难度太大。我果断的掉头下山了。

爬山本身就是力气活,一个人爬都累得双腿颤抖。抱着孩子爬山,不但是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也是对孩子安全的不负责任。

其实孩子不在乎在哪里玩,只在乎好不好玩,买一个十块钱的小水枪,一样带孩子在山脚下玩半天。


小宁大远


酷妹儿昨天就和妹妹一家去的石林峡,自驾一路顺利,快到景区开始堵车,景区停车场在我们进入之后,就被工作人员关闭,车位已满。

妹妹家的娃娃上一年级,小女孩,窃喜也很高兴:我们好幸运哦。

幸运并不是一直伴随着我们,在玻璃栈道前,真的是人山人海,排队三四个小时都为此上的去,有购票后不想去的人,票送人都没人要。

我们家小姑娘倒是很乐观,她拿着门票,按照背面的游览图,开始带领我们按图索骥,一个景点也不放过。



在等待登玻璃栈道的人群中,有不少是抱着、背着、肩头扛着娃娃的大人孩子,看起来这些孩子都是很兴奋、好奇,满是期待,和我们家小姑娘应该心情差不多。

对孩子而言,有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像一堆密密麻麻的蚂蚁,也是一种新奇的感觉吧?

在游览景区的过程中,登山路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家小姑娘就展示了她超强的记忆力和小孩子不知道累的特点,走过哪里,有什么有趣好玩的,全程自己感受,跑前跑后。回到家还能如数家珍,我都没有她看的仔细,记得清楚。

在爬山的时候,有很多的年轻父母和老年人,带着娃娃。

有明显也就几个月大的,只能背着或者抱着,也有二三岁、四五岁的小朋友,迈着小短腿,精神十足。

这些自己努力坚持的孩子,一个个累小脸红扑扑的,但都是劲头十足,如果超过了其他游客,有孩子还一脸得意,丢给你一个得胜将军般的眼神。

孩子的家长不停喊着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孩子们满口答应着,却不是过份在意的。


酷妹儿感觉,这些野外活动,对孩子很多方面都是有很多的锻炼的。

其一,身体健康的锻炼;其二,意志力、自制力的锻炼;其三,性格活泼开朗的锻炼;其四,对自然的美的感觉和欣赏;其五,吃苦耐劳、勇敢和对目标的坚定坚持。其六,亲子之间的感情和孩子的感恩之心。等等,太多了。

虽然父母大人会累点,操心点,但是,收获却是远远超过了付出。


酷妹儿圈


我感觉孩子在8岁之前带他爬山,内心都要做好准备,没有准备,根本搞不定,因为他们累了会让你抱,累了会不走,累了会哭会闹…………

我们3岁带儿子第一次去爬山,三个家庭,3个孩子,儿子还挺给面子,没有怎么喊累,可能是因为3个孩子在一起的原因,彼此有一个榜样的力量,上山基本没有怎么抱,下山我们坐了滑道,也很好玩,他感觉像滑滑梯,比较兴奋……第一次给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并且很好的印象。

第二次爬山,4岁带他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的,我类个去,简直了,一路上,又是捶背又是按摩的,奶奶,爷爷跟着根本不行,爬到有索道的地方,奶奶也根本走不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依然是不会自己走了,“我走不动了,我好累,我快累死啦……”这是一路上念叨最多的。没有了兴奋,只有累了,爷爷抱,累了奶奶抱~一路上就看他表现了,真是想揍他,爱于爷爷奶奶面子,还是算了……下山的时候,这家伙牛了,人家直接睡了,把他爸简直了,一直默念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回家几乎累劈。这种惨痛的经历到现在,也不想经历第二次了。真是考验体力的时候。

抛开五一假期人多先不说,时常和朋友们聊起来,爬山的基本没有会去的,太累了,玩水是最适合孩子的。





停不下来的溪溪妈


我五月一号这天去的白云山,我的感慨就是人,怎么到处都是人,中国怎么这么多人。

当然也有许多人带着孩子爬山的,真的很佩服他们,也为他们的行为点赞。在我累个半死终于爬上了摩星岭,白云山的顶峰时,我看到很多父母抱着孩子也上来了,或许是很累,但是她们觉得,就算要看风景,也要把孩子带上。

父母最好的爱,不是给孩子买合适的鞋,而是带他们走遍大江南北,可能父母很累,但看到孩子挥舞着欢快的小手,咯咯直笑时,我想父母心里是欣慰,而值得的。

同样是作为妈妈的我,却让孩子在家做留守儿童,所以梦里心里想的都是陪伴孩子。我会好好努力,带着我的孩子去旅行。






慵懒Cat


我家在哈尔滨,今年五一天公作美,艳阳高照风和日丽。去了两个景区都是人山人海,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或者朋友同行,享受假期和美景的快乐。

对于带孩子出行,我认为量力而行。

平常工作忙,没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趁着假期带孩子出来玩一玩还是很高的,但不建议去爬山或者其他太稿费体力的活动,就像楼主说的大人孩子都遭罪,选择去一些公园或者游乐场还是不错的选择。

我是去了植物园和湿地公园,带着帐篷和儿童推车,驾车20多公里,带着帐篷和一堆好吃的,在景区里走走停停,累了就找个充满阳光的空地,搭上帐篷开吃,下午两三点钟返回,其乐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