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仔豬關節腫大的8個潛在因素以及治療方法

豬場小仔豬關節腫大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造成關節腫大的原因一般人都會以為是鏈球菌所致,確實,鏈球菌的確能造成關節炎導致腫大,但是大家也別忽略了另外幾個常見病症,也有可能導致關節發炎腫脹現象。

引起仔豬關節腫大的病症可能有:損傷化膿炎症、鏈球菌性關節炎、豬化膿性棒狀桿菌、豬支原體、慢性豬丹毒、豬風溼性關節炎、豬副嗜血桿菌、鈣磷礦物質缺乏等。

引起仔豬關節腫大的8個潛在因素以及治療方法

1、 損傷化膿引發炎症

日常飼養管理引起的豬外傷型豬關節炎,主要症狀為初期走路異常,臥地不想走動,關節腫脹,觸摸有痛感。嚴重時,食慾減少,體溫稍高,如得不到及時治療,由於豬採食受到影響,會逐漸消瘦和生長緩慢。。

可用5%碘酒或松節油、樟腦油、10%水楊酸酒精溶液塗擦患處。全身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如青黴素,頭孢類,紅黴素。豬的關節炎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豬舍保持清潔乾燥,防止賊風。消除造成外傷的一切因素。

2、 鏈球菌性關節炎

主要症狀表現為多發性關節炎,一個或多個關節周圍肌肉腫脹、疼痛、跛行、難以站立,有的後肢癱瘓,臥地不起,觸摸關節局部有波動感,少數變硬,皮膚增厚。病豬體溫升高、被毛粗亂、食慾不佳、逐漸消瘦。

可肌肉注射80~240萬U混懸青黴素,間隔4h再注射同樣劑量的藥物;可肌肉注射10~20mL複方新諾明,間隔4h再注射1次用於加強,連續注射3~4d;可注射由100萬U鏈黴素和80~240萬U青黴素組成的混合藥液,每天1次,連續使用2~3d。使用上述藥物進行治療時,同時配合使用10~20mL的硫酸鎂,治療效果更好。

引起仔豬關節腫大的8個潛在因素以及治療方法

3、豬化膿性棒狀桿菌

主要症狀表現為病豬出現跛行,經3-5天后,關節部發生腫脹、發硬、形成膿包,影響豬的行動,嚴重者無法站立,或後軀麻痺。食慾不振,精神倦怠,呼吸困難,咳嗽氣喘,逐漸消瘦、貧血、無力等。

可為仔豬肌肉注射卡那黴素,10 mg/kg?體重,2次/日,同時配合用地塞米松、氨基比林,連續用藥3天后,藥量酌情增減。對不能站立的豬加用25%硫酸鎂3~5ml鎮靜,結膜炎和後肢癱瘓者,耳靜脈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50 ml/次,1~2次/日。環境、豬舍、用具等用1∶300菌毒敵消毒。

4、豬支原體

主要症狀表現為四肢跛行,關節腫脹但不十分嚴重,站立時肢蹄不敢落地負重,嚴重的不能站立。關節周圍充血和水腫,關節腔內充滿纖維素性滲出液,用針刺時流出灰黃色渾濁液體,混雜有灰黃色絮片。體溫41多點,康復後還容易復發。稍大一點的豬關節積液。

可於發病第一天開始注射泰樂菌素或者林可黴素,每天一次,連用三天。為了減輕豬疼痛,可以注射可的松,只注射一次即可。也可在飼料中添加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或鹽酸多西環素,對支原體也有良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5、慢性豬丹毒

主要症狀表現為體溫升高,可達到42℃以上,豬皮膚表面出現紫黑色連片斑塊,食慾不佳,拉稀,病豬身體虛弱、消瘦,呼吸困難,心跳加快。

可用氨卡青黴素、鏈黴素、潔黴素、泰樂菌素、金黴素、土黴素、四環素、複方磺胺嘧啶等藥物進行治療。首選藥物是青黴素、治療效果比較理想。

引起仔豬關節腫大的8個潛在因素以及治療方法

6、豬風溼性關節炎

主要症狀表現為病豬體溫正常或稍高,食慾減少,不願站立、喜窩、患肢腫脹不明顯;慢性型一半肌肉關節僵硬,跛行、關節無法正常伸展,短步、患肢肌肉萎縮。

可給病豬肌注高免血清八聯抗,按每公斤0.1ml-0.2ml,動物毎100公斤體重用本品一支,效果最佳,重症、頑症連用2~3次。飲水:畜禽本品每瓶溶於10kg水中,連用3-5天。

7、豬副嗜血桿菌

主要症狀表現為跗、腕關節腫大、劇痛、瘸腿,用手一捏,疼的尖叫。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感染2-4月齡的青年豬,5-8周齡的小豬也比較多見。

可用喹諾酮類藥物、頭孢菌素類藥物、四環素類藥物、增效磺胺、氟苯尼考、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注射或口服給藥。使用氟尼辛、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進行抗炎治療。並用速尿減少纖維蛋白的滲出。

8、鈣磷礦物質缺乏

鈣磷缺乏也會關節腫大,主要症狀表現為發育不良,骨骼變形,關節腫大,四肢強拘,步態緊張疼痛,行動和站立困難,異食癖。

可用維丁膠性鈣注射液,按0.2mg/kg體重,隔天1次肌肉注射。或用維生素A、D注射液2~3mL肌肉注射,隔天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