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应该把中小学校服,改为汉服样式,你觉得是否可行?

大雪如涛风如刀


你说这事儿能不能干?

我记得我读初中那会。我就读的一般的学校。当时有个很出名的中学,招收的是全县的精英苗子。

这所学校有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学生穿得都是韩版风格的小西装,小裙子。再佩戴上独特的校徽,这里的学生出校门都有一种自豪感。

我们穿得就是运动服,宽松肥大,背后再印个xx中学校。

学生在那个时代其实内心是有比较的。也是很羡慕的。

人靠衣服马靠鞍,一件漂亮衣服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你千万别小看。

曾经一个胆小怕事儿的小伙,当了保安,制服一穿,他就敢捉小偷了。

一个小孩子,戴一顶小军帽就开始指挥“千军万马”了。

我们反对形式主义,但不是说形式就错了。

喝水要拿杯子喝,我们目的是喝水,拿一个好一点差一点的杯子影响不大,但是你一定要拿一个金杯、银杯、翡翠象牙杯。。。。。。那就过了。

现在我们许多学校的校服有改进,但很多还是老一套,不论男女都是一样的。

我只能说很多学校的校服是需要与时俱进改一改了。

至于穿不穿汉服,那就是用什么杯子喝水的问题。只要你能把水喝了,不是特别离谱,管他用什么杯子呢?


九门提督坎震离


评论里很多极端情况我都没有遇到过,以前觉得自己的校服丑的要命,现在才体会到教育局的良苦用心,那些美美的韩式日式制服是好看,但是相当不适合运动,而且要专门伺候之,还不好伺候。儿子六年级赶上义务教育校服免费,发了一套制服式的校服,我觉得对于一个五六年级的男孩子来说,成天满地跑到处跳的,穿个制服真心不方便,而且关键你不能天天给他洗制服吧。西装衬衣偶尔给孩子穿参加一些重要场合也就是适合装装B吧,在日常校园根本不合适。日本校园穿制服,上体育课还要全部换运动服,好吧,是不是学校还要再开一组男女分开的更衣室?好在儿子上了初中又回归运动服校服了,抗造耐脏扛洗,作为老母亲真是觉得太好用了。我又去校服服务部门多买了两套替换穿,即便他再长高些也有对应的号码,一套也就百儿八十的,挺好的。个人认为,小学初中运动服就好,毕竟孩子活泼好动,这也是经过多少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结果。


米力奇A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觉得完全可行。

现在正在使用的校服,孩子们普遍反映,一个字,丑,两个字,真丑,三个字,太丑了。

当前中小学广泛使用的校服,是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其实就是运动服,是仿照奥运会、亚运会运动员领奖服设计的。

那会儿,整个社会刚刚脱离一片蓝灰绿军装的年代,当时的校服,绝对属于潮服,时尚、大方、实用,当时的孩子们都很喜欢。

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校服几乎没有变化,还是那副样子。现代社会,孩子们对美的欣赏和理解程度,早已经不是那个时候的孩子可以比的,普遍不喜欢现在的校服,也就自然而然了。

时代进步,校服也需要与时俱进。

如何与时俱进?改为汉服样式,就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汉服之美,不必说了;汉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之于中国人的重要性,更不必说了。孩子们为什么不可以身着美观、得体而合身的汉服样式的校服,走在上学路上,走进学校,出现在课堂,成为清新而靓丽的风景?想想孩子们脱下丑丑的运动装校服,穿上美美的汉服式校服,活跃于课堂,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身心愉悦,而且切身体会汉文化的美妙与博大,岂不美哉?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剥夺孩子们的这一切?

我们动不动喜欢自豪于国外某些事物具有“中国元素”,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课堂,要忽视我们自己的东西?

汉服式校服取代当前的运动式校服,正当其时。

当然,做出汉服式校服,并非一成不变地把汉服当做校服,而是需要发挥服装设计师们的聪明才智,加以合理改动,尽量保留汉服的美观、大方的特质,而加入便捷、实用性,使之新设计出来的汉服式校服既有汉服之美,也有校服之方便。

个人观点,你怎么看呢?


燕园博雅教育


回答问题之前,忍不住吐槽一下好多回答里的配图,烦请诸位深入了解一下汉服再回答!!!

汉服作为校服,在几年前就已经有汉服吧甘领大佬和笑飞大佬做过尝试。下为甘领是受同袍所托,为尤溪一所学校所做的方案。

学生便服

夏天半臂,冬天短褐+中衣+休闲裤(体育课武术课用明制合裆裤)

老师便服

夏天(半臂+褙子),冬天(裋褐+中衣+褙子)+休闲裤(体育课武术课用明制合裆裤)

学生礼服

男深衣女袄裙,成年男儒巾,女自选簪子,未成年女生各班自选印花髪带

男学生干部礼仪活动、大会穿襕衫,女则以袄裙配色区分(皆校方财产,临时发放)



校长教授礼服

盛服:明制朝服,一梁金蝉冠,配次等玉石,礼服:道袍+幞头。

女校长 长袄马面裙+狄髻+簪子礼服

行政人员、任教老师

圆领袍+幞头,任教老师四方平定巾,女老师长袄马面裙+盘发簪子

众人足衣:

便服黑布鞋,礼服男云头履,女翘头履

学生礼服

建议款式:男深衣、女袄裙

用途:各类大会、节日庆典、释奠礼、祭祖等,国学经典课可视情况选择穿着。



学生常服(运动服)

建议款式:春秋裋褐、夏交领半臂、冬夹层交领衣(建议束外腰带,可定制校徽为带扣)

用途:升旗、日常文化课、体育课

学生干部工作礼服

建议款式:男襴衫、女袄裙

用途:开闭学式、节日活动时恭行执事、礼仪时穿着,较学生礼服更为华丽

男校长、荣誉教授礼服

建议款式:基于明代祭服、朝服设计的衣裳类礼服

用途:主持开闭学式、节日活动、祭祀/释奠时主祭。

按照八九品朝服制度,头戴金蝉冠,八品九品一梁。(梁为冠上的黄竖杆)

佩戴黑曜石等类似玉石的东西,祭服蓝青色意思是日当正午,如火纯青。

校领导常礼服

建议款式:男装基于明代道袍,冬可配披风,女装基于明代长袄设计,冬可配披风.女领导带铜簪,女校长头戴狄髻以示区别.

行政、教职人员常礼服

建议款式:男装为宋明圆领袍、女装依然采用明代长袄设计,冬可配披风。行政人员头戴幞头, 任教男老师头戴四方平定巾,女老师盘发簪子。

全体教职员工常服:

建议款式,交领上衣配用短褙子


清風寄情


把中小学校服,改为汉服样式,我觉得不可行。

首先:现在的校服简洁、大方、富有时代气息,符合中小学生阳光、开朗、活泼的天性。虽说,很多学生不喜欢穿校服,其实,并不一定是因为校服不好看,而是因为校服整齐划一,突出不了个性,与年轻人标新立异,追求时髦的天性不相吻合。




汉服虽然漂亮,但是如果作为校服的话,我想依然会遭到学生的排斥,还一样是因为整齐划一,跟不上潮流。在中小学生眼里,流行的才是最好的。谁能引领潮流?明星。明星的穿衣打扮,成了很多学生效仿的对象,明星能天天穿汉服吗?不能,那学生会天天喜欢校服吗?也不能。

其次:现在的校服款式简单,便于学生运动。特别是打球、跑步、跳远等之类剧烈的运动。如果改为汉服,宽袍大袖,根本不利于孩子活动。试想,男孩子在打篮球时、踢足球时身着汉服,如何身手敏捷,展示风采。汉服作为一种服装,受到一些学生的喜爱,也不过仅限于拍个照,偶尔参加演出之类的活动,穿穿而已。


第三:汉服体现不了学生的身材美。有的学生不喜欢校服,是因为感到校服臃肿,其实,汉服比校服对身材的要求更苛刻。特别是对身材肥胖的学生而言,穿上汉服,岂不成了“水桶腰”,有何美感可言?男孩子穿上汉服,少了刚健之气,更多了份“娘味”。女孩子穿上汉服,多了份矫揉造作之态,实在不易提倡。


静等花开2579


看完回答的配图,真心希望大家了解一下汉服再返图

首先,我是一位现在大家所说的“汉服娘”。虽然我热爱汉服,但我并不支持这么做。首先,如果要做真正的汉服(汉元素)就要确定它的“形制”,还要与影楼,古装分开了;其次,它的穿法也要十分明确;再者,在某些方面汉服十分麻烦,部分人适应不了,接受不了汉服;最关键的是,汉服对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并不合适,也不方便,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们习惯了穿着汉服出行,而且汉服看重版权,稍有不慎就会踩雷,买到“山”,也就是盗版。如果说真的这么设计,相比之下还是经过改良的汉元素方便。


凌梦鸢520


现在的校服确实倍受中小学生和部分家长的吐槽,认为丑爆了,真该换换了。

小徐老师很支持改变现在中小学生校服的样子,让孩子们穿着美美的校服,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更珍惜校服,更爱上学。

但是小徐老师并不支持将中小学生校服改为汉服样式。原因在于:

一、汉服虽然有一定的观赏性,但穿起来拖沓笨重,根本不适合中小学生们日常生活。

如下图所示:宽袍大袖,写字读书极不方便,更别说上体育课了。

二、汉服之所以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样是因为它不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适者生存”的过程,一旦有更好的替代品,就意味着历史不会倒流。

三、最初让学生们着校服,统一服装的目的,一是为了整齐划一,体现集体性,树立集体观念,二是为了减少学生重表面,不重内在的攀比心理。因此,不考虑校服的实际意义和内涵,就失去了穿校服的意义了。

四、校服可以设计得更美观一点,但必须考虑它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因为校服的设计初衷是杜绝攀比,而一味的追求美观,就会在各学校之间漫延。久而久之,不但增加了家庭开支,还会让不同学校之间产生攀比之心。

因此小徐老师认为,在实用性和经济实惠的基础上再谈让学生们穿得更形象美一些才是校服设计的初衷。如果改革校服样式,我想应该在此基础上借鉴现代感比较强一点的校服样子。

例如1、民国时期的校服:儒雅大方,有浓浓的学生气,可以提醒中小学生行为端正,增添书香气息。

例2、沈阳学生自己设计的校服,更符合学生们的审美心理,富有青春气息,让学生更爱穿。

例3、欧美校服更具现代气息。

例4、韩国校服既充满书生气,又美丽大方。

不知道各位家长和中小学生们,你们更中意哪一套校服呢,或者你想设计一套怎样独具风格的校服来代替我们现在这样“丑爆”的校服呢?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指尖教育帝国


把中小学生校服改为汉服样式?

别以为因为汉服是中华文化,"三味"就不敢反对和批评!这与我尊重中华文化的品行毫无关系!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中国人有很多弱点,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



比如,不切实际的盲目跟风、不切实际的盲目标新立意……甚至错误地认为这就是"创新"!

本来,跟风或标新立意,也没有错,但一旦脱离了实际需求,一切便成了虚伪的东西。

作为一所学校,坚持将中华文化确定为教育目标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为达到这一目标,创建自身特色,把学生校服改为汉服,也未尚不可。

但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教育,仅靠"汉服"这种形式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坚持将丰富多彩的有内容深度的活动与各种形式持之以恒地结合起来,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味"最担心最厌恶的就是个别学校,擅长搞形式、弄花架子,一切是为了弄政绩,讨上级开心。本来一项有重大教育价值的活动,草率地挂几条横幅标语,出几块板报,拍几张照片,整几盒材料就成为先进典型,然后,让其他学校没完没了地去参观学习!



回过头来试想:把校服改为"汉服",且问目的何在?且问实用与否?

如果对学生的教育不到位,让学生穿上"汉服"就有文化底蕴了吗?如果学生不能从内心接受它,甚至抵制这样的校服,岂不让学生更讨厌中华文化?

这不仅是教育之悲哀,也是国人之不幸!


三味聊教育


把中小学生的校服改为汉服,我觉得可行。关于汉服的分类,我以前回答过这类问题,在这里就不说了。今天我只谈为什么可行,与诸君分享,谢谢交流。

第一:我们的汉服很美。

但一说到汉服,大家直观反映出来的“式样”是在电视剧、电影等看到的样子。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太遥远,遥远得汉服在大家的心里已是演出装而不是生活装了。这种艺术化的隔离就是心灵的隔离,让汉服这个服饰脱离了我们的生活。

还有,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里看到的汉服古装剧,为了其观赏的价值,在选择时,都会选择汉服中最具代表性的式样和配饰,不会考虑生活中的便利性。给大家的感觉,汉服穿着复杂,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

其实际,任何一种服饰都可以改良。如果中小学生校服改为汉服 ,我相信服装设计师会根据现代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在保留汉服的主题特色的基础上,改良成适合他们学生的服饰,这个改良不用我们去操心。

第二: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代表着祖国的希望。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我认为,学生穿的校服不单是一个服装,是代表着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中华民族区别于他国的标志。强化华夏民族,穿自己的服饰———“汉服”一定是有作用的。

我们的少年通过穿汉服去体现和感受自己的民族,更加强化学生我是华人的特质。服装给人的心灵暗示有时候是强烈的,不可小视的。

学生本来就是特殊人群,从小培养这种民族精神,由外到内的强化,让孩子从小就有民族责任感。一个对自己民族有爱、有责任心的少年长大后一定不会崇洋媚外,一定会把自己所学知识为自己民族贡献。一个个具有强烈民族感的孩子长大后,国则强,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重新腾飞,屹立在世界之上将不再是一种梦。


凌寒独自开


强烈赞同!

中国已然崛起,中国梦已经照进现实,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俨然世界第二号强国!

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标配,必须要有自己的国粹,汉服,自然就是华夏文明的传承!

远到阿拉伯人有自己的民族服饰,甚至被英国奴役几百年的印度,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近到日本,韩国这些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小国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为什么偏偏我泱泱大国,不提倡民族服饰呢?

在国内55个少数民族,都穿戴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为什么偏偏我十几亿的汉族,不穿戴自己的民族服饰呢?

大汉民族,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各阶层的统治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传统服饰,而是国家必须规定,传统节假日必须穿戴!

从小学生校服,娃娃抓起,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这样既让孩子们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了自己的历史,从小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而,强烈建议传统节假日,大人孩子都穿戴汉服,小学生每周必须也要有民族服饰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