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台湾特色的半导体之路(一)

昨天我们讲了韩国的半导体发家史,和打败英特尔夺得营收第一宝座的三星。实际上,如果以市值来算,早就有一家公司打败过英特尔,那就是位于我国宝岛台湾的TSMC — 台积电。

如果说三星在存储市场占据半壁江山,那台积电在半导体代工方面也是独步江湖,在先进制程上更是几乎垄断:

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台湾特色的半导体之路(一)

上篇我们讲韩国凭借5000万人口硬杠美国日本,2017拿下全球半导体第二名的位置(产值868亿美元),跟韩国人的民族性分不开。台湾可是凭借2000万的人口,长期占据这个第二名位置,去年也只是因为内存涨价才屈居第二(产值805亿美元),这可是我们中国人!岂不是更厉害?自豪的同时也有些羞愧啊,让我们来追根溯源看看。

台湾芯片行业也发端于领袖人物的远见和政府的扶持,1974年,后来被称为台湾“集成电路之父”,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研究室主任的潘文渊,受台湾官员邀请回台,提出发展集成电路技术做为未来台湾新兴工业发展方向,以技术密集的工业定位取代过去加工出口区式的劳力密集工业定位。取得了千万美元的经费进行技术转移。怎么转移呢,就是去美国RCA学习,全套引进技术,电路设计、光罩制造、晶圆制造、包装与测试技术,还包括进生产管理,而且协议规定RCA必须回购产品。同时他与台湾的“科技之父”李国鼎等人发起以海外华人为主要成员的电子技术顾问委员会,任领导人,提供台湾发展电子工业的技术咨询。

(下图为1976年,工研院派员赴美国RCA训练。与RCA公关主任合影)

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台湾特色的半导体之路(一)

这个事情,你如果细想起来很有意思,咦,你一个海龟,就是牵了个线,帮公司赚好多钱,又拿好多咨询费,还有个千秋万代的名声!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确实,这在当时也招致非议,李国鼎利益输送的指控不绝于耳。蒋经国询问李,什么是半导体?李回答,不知道。蒋经国让李国鼎弄清楚了再说。李国鼎坚持,就是因为不懂才要设立科技顾问委员,最终得到了蒋经国的认可。你再联想现在台湾的情况真是十分唏嘘!怪不得半导体双雄之一的曹兴诚改了新加坡籍!

忍不住又扯远了。。。事情来到1980年,台湾的工研院成立了台湾第一家集成电路公司,因为原始股东企业的名称中都带有一个“华”字,企业被命名联华电子(UMC)。UMC和TSMC长期并称为台湾半导体双雄,现在虽说差距比较大了,可由它设计部门分出去的联发科(还有一众“联”字辈公司)可是家喻户晓。UMC的大陆情节很深(其实台基也一样!),2001年苏州成立“和舰科技” (取寓意“郑和的舰队“,是不是很像一艘大船?可惜只造了一艘):

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台湾特色的半导体之路(一)

2014年成立厦门联芯:

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台湾特色的半导体之路(一)

虽经波折,但现在都还不错,今年六月宣布打包申请A股上市了!

值得注意的是,UMC是政府占股70%,民企占股30%。这开创了台湾特色的半导体商业模式—公股私人企业。这一模式也在现在的中国半导体届四处开花。

越扯越远。。。没办法,台湾芯片业跟大陆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互相嵌入的非常非常之深。今天就到这吧,明天台湾篇当之无愧的主角—台积电—终于要登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