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挑战#, 读书不仅是知识的输入,也会促使人深度思考,下面辑录了我本人的99个观点,分三段分别发出,大多来自《风向》一书:谈技术:1.面对新技术,自己抓住了叫机遇,别人抓住了叫挑战。 2.成年

#全民阅读挑战#, 读书不仅是知识的输入,也会促使人深度思考,下面辑录了我本人的99个观点,分三段分别发出,大多来自《风向》一书:谈技术:1.面对新技术,自己抓住了叫机遇,别人抓住了叫挑战。 2.成年后的技术,大多会活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3.高喊去中心的,是自己想成为新的中心。4.就像工业革命催生了食物的吃货,IT革命催生了知识的吃货。5.商业信仰的集中,从来都是改良式,悄无声息的发展;技术信仰的分布,从来都是喧嚣的,通过革命方式来实现。6.产品市场在技术和商业的左右拉扯中,就螺旋式上升了。7.大神级工程师致力于为他人创造工作岗位,普通工程师致力于消灭自己的工作岗位。 8. 这是什么技术? “去中心、匿名、开放、对等、自治自组织、平台化、草根、NoStop、全球分布,会被一些人拿来干点坏事”?这是一个答案会暴露年龄的问题:现在的答案是区块链,20年前的答案是互联网。9.技术的贬值速度,远比通胀厉害。10.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力量,只关心效率,无关道德,但也有些人喜欢给技术戴上道德的高帽子。11.颠覆式创新,往往来自独裁式设计。12.新技术源于当代文化,老技术成为文化遗产。13.各种家用电器,就是电力网的App,并且还是to C的。14.网络一直扮演着,模糊个体和组织边界的作用。 15.工业技术让世界可量化,信息技术让世界可编程。16.液冷时代即将到来,因为再大的风也吹不凉那滚烫的芯了。17.平台崛起的套路基本是从上向下,应用变通用。 18.P2P应用生生死死,但P2P精神永生。 谈开源:19.20年前,对开源漠不关心是因为不理解理念。10年前,质疑开源是因为不理解价值。现在,质疑开源是因为理解了风险。 20.标准是用人类自然语言书写的,人类或技术的行为准则。开源是用计算机语言书写的,机器的行为准则。 。21.为商业软件提供支持的逻辑,是因为产品本身出现了缺陷,是成本。为开源软件提供支持的逻辑,是为了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服务,是商业利润。 22.商业软件倾向于追求吸引眼球的新特点和新概念。开源软件崇尚代码的简洁和质量,体现内功的系统内核开发等。 23.在开源时代,创新应该从换壳开始,但不能以换壳为本。 24.商业软件的原创性和合法性风险是由软件厂家承担的,开源软件的法律风险则转移给了用户。25.开源是软件的生产,从以企业为中心进化到社会化协作的基础。26.开源软件的许可证就是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告诉用户你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谈云计算:27.互联网的目标是提供公共通信服务,云计算的目标是提供公共计算服务。28.过去你对云计算搭理不理,现在云计算让你高攀不起。29.如果边缘计算那么好使,还要互联网干什么?30.数据中心就是IT行业里最像做房地产的,房地产行业里最像做IT的。31.计算机的历史,就是数据中心的未来。32.正如TCP/IP的兴起让运营商“沦落”成了比特管道,云计算的兴起很可能会让智能终端“沦落”成比特接口。33.电力网的出现,催生了大型发电厂等,结束了小作坊式的电力供给。互联网的出现,正在催生工厂化的云计算提供者,结束小作坊式的计算供给。互联网的云计算企业,就是电力网的发电厂。34.什么时候用“用云量”衡量GDP的增长,企业里的电工和“云工”属于同一个部门了,估计才可以说云计算已经普及了。35.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谁也替代不了谁,可以预期接下来应该炒作“混合计算”或“联盟计算”了。-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