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糖蒜的醃製方法比例是怎樣的呢?

PLAstyle


正宗糖蒜的醃製方法比例是怎樣的呢?

我來說一個在家裡就可以製作的簡單的方法吧。

首先要分蒜的品種,如果是紅皮蒜,最後就會用到紅醋也就是米醋或者陳醋,還有紅糖。如果選用的是白皮蒜,那麼最後要用到的醋就是白醋和白糖,我們心裡先記下。

下面說製作的過程

首先把買回來的蒜用水洗乾淨,之後在水中大概浸泡浸泡2~3個小時,它的目的是去除蒜中沉澱的雜質,然後把蒜取出來瀝乾水分。

第2步按照大蒜總的重量準備10%的鹽,把這些鹽和蒜拌在一起,然後放到罐子裡醃製。每天得把罐子來回的翻一翻,讓蒜醃製的更加均勻就可以。這個過程大蒜會出水,當罐子裡面的大蒜水已經有整個罐子的四分之三的時候就可以了。

然後把蒜倒出來,沖洗乾淨,沖洗乾淨以後把蒜晾乾,徹底晾乾之後蒜的重量大概就是原來蒜的總重量的70%了。

大蒜晾乾之後開始準備醃蒜的調料,比例是這樣的:每100克大蒜需要準備30克的醋和15克的糖,把醋加熱到七八十度,下入糖攪拌融化後備用。【遵循上面說過的,紅醋用紅糖、白醋用白糖的要求】

把糖和醋攪拌融化在一起來醃蒜,把蒜放到罐子中,把調好的糖醋汁倒到罐子裡面,蒜放到整個罐子的四分之三的高度就可以,不要放滿,糖醋汁沒過蒜的高度就行。

然後封上蓋密封好,放到陰涼處,現在可以放到冰箱的保鮮層裡,大概靜置30天到40天就OK了。

完美的糖蒜醃製成功,吃蒜是對人體有著很多好處的,快快吃起來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贊、收藏、評論,並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

讓我們一起交流做菜的經驗,分享下廚的樂趣吧!

【小秀私廚】,一個分享簡單、快樂美食的私廚。


小秀私廚


  燒一鍋淡鹽開水,放涼後倒入剝好洗淨的嫩蒜,泡24小時。用燒開放涼的淡鹽開水泡蒜,可以去除蒜辣味,吃著不傷胃,而且也有去除農藥殘留和殺菌消毒的作用。

  浸泡結束後,撈出大蒜,放在陰涼通風處,假莖朝下控淨水分,並晾乾多餘的水分,晾曬時間長短不等,以大蒜通體無多餘水分為宜。



容器準備:

  醃製糖醋蒜的容器可以是陶土罐子、玻璃瓶子等可以密封的容器,使用前都要洗淨,保證罐子內沒有油,然後拿開水燙一下,消毒,倒置控幹水分備用,要保證容器內無油、無生水。

熬糖醋汁:

  糖醋汁的熬製可以說是最關鍵的,因為它決定著糖醋蒜的風味。以15斤嫩大蒜為例,現將一些常用的方法介紹如下,供朋友們作為參考。

  方法一:白糖500克,白醋10斤。把糖和醋倒入鍋中,加適量水一起熬煮,滾開後再熬3分鐘,放涼備用。



  方法二:紅糖500克,老陳醋10斤。熬煮方法同上。

  方法三:白糖4斤,醋10斤,醬油1.5斤。熬煮方法同上。



  方法四:鹽1.5斤,紅糖5斤,米醋450克或白醋300克。熬煮方法同上。這種配方比較甜,
醋味較輕。



醃製方法:

  把處理好的大蒜放入容器中,倒入糖醋汁。這裡需要注意,糖醋汁要比大蒜高出3㎝左右。然後密封蓋緊,放在陰涼處,一個半月後即可開蓋食用。


中國電影看不停


首先第一步我們要選一些比較嫩的大蒜頭,最好是剛剛從地裡挖出來的嫩蒜!剝去外皮!之後我們要把蒜頭放到水裡浸泡,只要五個小時以上,這裡是要讓蒜頭去除一些它本身帶來的辣味!再把蒜頭撈出瀝乾水份備用!

第二步,我們來對照比例用!五斤大蒜我們準備倆瓶醬油,倆瓶老醋!一斤鹽,倆斤白糖!把醬油和老醋倒在鍋裡煮開後放置冷卻後留著備用!我們也可以準備一些白開水放涼備用!





蘇林愛生活


正宗糖蒜的醃製方法比例是怎樣的呢?

在看醃製方法之前,我覺得先解釋一下這個“正宗”與否的事情。糖醋蒜因為實在是用料太簡單了,所以非常多的地方也都有做,也說不清楚到底是起源於哪裡的,只有一些傳說留下,也不可考據了,所以“根兒”都找不著,咱們就算好吃的、合胃口的為“正宗”吧。

【糖醋蒜】

  1. 準備大蒜剝去多餘多外皮,留個一兩層保持住蒜的形狀就可以了;
  2. 然後準備一盆涼白開,加點鹽進去融化,把大蒜放進去浸泡一天基本就差不多能洗乾淨了;
  3. 之後撈出大蒜,瀝乾水分放進去幹淨罐子裡,如果怕殘留水分會導致腐敗的話,可以用吹風機吹乾它,不過我們用的是煮過的涼白開再加上食鹽,一般不會出問題的;
  4. 浸泡用的糖醋汁我一般是1斤蒜4兩醋1兩半糖的比例,喜歡偏酸還是偏甜自己做兩次,按照自己口味調整一下就好了;
  5. 拿個小鍋子加200毫升水(1斤蒜),然後把醋和糖放進去中小火熬煮,糖醋汁沸騰飄出香味之後再熬煮1到2分鐘,關火等它冷卻下來;
  6. 把冷卻的糖醋汁倒進放大蒜的乾淨罐子裡,如果實在怕腐壞,可以適量的加一點點白酒進去抑制細菌,密封20天就差不多。

最後說下關於這個比例的事情,就拿簡單的酸甜比例來說,雙胞胎之間可能口味喜好都不一樣,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吃的,自己動手做兩次調整一下就好了。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好奇心食堂,滿足你的好奇心

糖蒜是那可是牛羊肉泡饃、葫蘆頭的必備小吃,糖蒜大部分為白色半透明狀,口感酸甜嫩爽,非常下飯。

蒜是辛熱食物,吃多了可能會上火,但醃製過的糖蒜不僅辣味被減輕了,相對來說沒有那麼辛熱。其實在吃含脂肪較多的肉類食物時,佐以糖蒜不僅可以去油膩,還能夠幫助促進消化、吸收。

糖蒜做法

材料

新鮮的大蒜、糖、醋、鹽、乾淨可密封罐子

備註:食材比例根據個人口味,有人喜歡偏酸有人喜歡偏甜,堂妹這個是正常比例大家可以自己調節。

做法

1、將新蒜用清水清洗乾淨,剪去上面的把和根鬚,剝掉最外層的皮,留下內裡1,2層皮,瀝乾備用。

2、把瀝乾的蒜放進罐子裡。準備鹽水,比例為1:50,倒入罐總沒過蒜,浸泡半小時後倒掉鹽水。

3、鍋中水燒熱,倒入白醋、糖和鹽等調味料,加熱燒開關火,晾涼,這就是醃糖蒜的汁啦,倒入放置蒜的罐中,陰涼處密封醃製15天就可以食用啦。


堂妹小貼士

糖醋汁比例,糖與醋比例4:5。


好奇心食堂


糖醋蒜

準備食材:

蒜500g,白醋和白糖的比例3:2,清水,食用鹽 。

做法:

  1. 把蒜底切平整,頂部留一些。

  2. 取適量清水放入盆中,加兩勺食用鹽,攪勻。把大蒜放入鹽水中,浸泡兩天。撈出大蒜,控幹水分。

  3. 調糖醋水。按照三勺白醋兩勺白糖的比例調好。
  4. 將蒜放入密封罐裡,倒入糖醋水,糖醋水以蓋過蒜為準。
  5. 蓋住蓋子密封保存2個星期,每天打開攪動一次。2個星期以後可以吃了!


小貼士:喜歡甜的可以多加點糖。

糖醋蒜具有增強人體生理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能力等各種工效。大蒜又是一種天然殺菌素,有具有降血糖,抗動脈硬化,滋養皮膚的美容作用。



美食來臨


大家好,這裡是一品美食街,我是街主。關注我,每日為你帶來精彩的美食內容。

蒜在北方都是生吃,但是南方人比較喜歡吃醃製的,或者放在菜裡面。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比較愛吃醃製的糖蒜。糖蒜醃製起來很簡單,而且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糖蒜可以作為喝粥和喝酒的輔助小菜,酸甜可口,有蒜香味,卻又不辣不辛。兒童久咳不愈,不妨喝點糖蒜水,對病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蒜的抗氧化活性還優於人參,經常接觸鉛或者是有鉛中毒傾向的人食用,能夠有效預防鉛中毒。糖醋蒜主要是由蒜與糖、醋、生抽醃製而成,少了大蒜的辛辣味,吃起來又脆又甜,開胃下飯。那正宗的糖醋蒜怎麼醃?好多人不懂,最重要的一點是把醋和紅糖一起上火煮開,讓糖溶化,然後晾涼,倒入器皿,再倒入適量的開水把蒜淹沒。配方教給您,照著做,醃出來的糖蒜三年不蔫不壞還倍脆!

糖蒜

配料:

蒜頭(甜) 500、米醋 180克、紅糖 100克、精鹽 適量、精鹽 15克、白開水 適量

烹飪步驟:

1.剛剛上市的新蒜,選外表完整,沒有破損的。

2.把外衣剝掉一層。然後把根的部分剪掉。3.提前把器皿用開水煮一下消毒、晾乾。

4.把準備好的蒜用鹽醃製四個小時以上。5.把醋和紅糖一起上火煮開,讓糖溶化,然後晾涼,倒入器皿,再倒入適量的開水把蒜淹沒。
6.蓋上蓋子醃製,2個月後非常的好吃了。

烹飪小貼士:

1、醃糖蒜要用剛剛上市的新鮮蒜,幹蒜醃出來的味道不好,所以要在新蒜上市時做; 2、醃製的罈子要乾淨無油無水,最好選擇玻璃或者陶瓷器皿,這樣存放多久都不會壞;3、醃製20天也可以吃,不過會稍微有點辣。


一品美食街


白皮嫩蒜2斤(醃製蒜必須是剛出土的蒜),白糖3兩,白醋2袋(軟塑料包裝450克省錢)

白皮蒜去掉鬚根,剝去老蒜皮,須梗去掉一部分,再剝掉兩層表皮,放入清水裡浸泡4-5天,每天換水一至二次,然後撈出後用半天時間瀝乾水。

白醋用鍋煮沸,放入白糖融化自然放涼。

準備好的乾淨玻璃瓶(要有密封蓋子),把瀝乾水的蒜放入瓶中,倒入涼的白糖白醋汁,蓋上密封蓋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醃製一個月即可。

一個月後酸甜可口、健脾開胃、防癌抗癌的糖醋蒜做好啦!


靜太太1


根據我家老媽多年醃蒜的經驗,醃蒜時最不能做的就是事先用水洗或者用水泡,有這個環節做出的醃蒜不能放久,容易腐壞。


小丸子巴魚


每年的四月份到五月份是醃製糖蒜的黃金季節,只要在這個時候先算下來,以後我們才可以醃糖蒜,醃製大同小異個有所長,每家都有每家的配方。唐山的醃製可以用紅醋和白醋兩種醃製方法。一般我們市面上見到那些糖酸都是用白醋和白糖醃製成的,有些家裡面的一些醃製方法就是用紅醋跟白糖醃製的,還有用紅醋,醬油,白糖大料醃製出來的。不過我們家醃製糖酸,一般都是用白醋跟白糖時經的糖蒜用時間的醋和三斤的白糖。這麼來算處跟他麼比例應該是1:0.3我們把白醋和白糖放到一起上鍋熬要把白糖熬化,然後等白醋冷卻以後倒入我們放蒜的罐子裡密封好,大概15到20天就可以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