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后,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谁给守陵人发工资?

等是什么


守陵人守的是一种信仰,守的是一方祖辈先人。清朝没有灭亡的时候,工资肯定都是清政府发放。那么清朝灭亡之后,为何仍然还有守陵人?他们的工资谁给发?



清朝守陵人——守的是一方信仰

其实守陵人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守陵人的职务。据说当年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准备带人去挖了秦始皇的坟。

没想到半路被守陵人阻击不说,甚至还出现了白起还魂的情况。据说后世守卫秦始皇陵的是蒙恬的后人,之后由于战乱,渐渐的也消失了踪影。那么清朝的皇陵怎么回事?

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在关内还没有陵墓,只有关外的三个祖陵,即福陵、昭陵、永陵。埋的分别是太祖、太宗和四个远祖,其中建造最早的是埋有四个远祖的永陵。

永陵建立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清朝,不过他们已经设立了守陵人的职业。主要是由爱新觉罗氏来担任,一直传到清朝入关之后,变成了守卫三个陵墓的工作。

他们平时的主要工作并不仅仅是看守陵墓,毕竟当时清政府地位在那里,也很少有哪个不开眼的贼会去盗墓。主要是负责另外两项工作——祭祀和运转。


因为古人认为祖先有灵,后世子孙希望能够得到祖先的保佑。于是在每年的特定季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因此就需要有特殊人员提前准备,所以说规模最大的时候,清朝有3000多名守陵人。

清朝康熙年间,甚至还在永陵设置了总理衙门。而且官职设置合理,分工非常的明确,因此也保障了多次祭祖的工作。后来关内也有了陵墓,比如清东陵这些地区也多了守陵人的职业。

不过相对于关外的守陵人,关内的守陵人似乎只是把他们当成一种工作。因为关外的守陵人基本上都是世袭,对他们来说守陵是一种荣耀。即使没有工资,他们也都会一直做下去。

守陵人的工资谁来发?

当然在清朝的时候,守陵人的工资基本上都是由清政府发放。不仅仅是工资上面有优待,而且其他方面的待遇也非常不错。

比如说自从清西陵建立之后,清政府就在此地设置了七八个不同分工的衙门。小到每一个点,都有着对应的工人。比如说面匠、糖匠、酒匠等等无比琐碎的东西,都会有专门的衙门特殊管理。



基本上这个人干什么工作,一辈子都是这个工作了。甚至有可能到了后代,都会延续这种工作。而且搬过来的守陵人,都会被分到一处三分三的小院(宽×长),这也是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而且为了方便子女的教育工作,清政府甚至在此地设立了学校。除了和正常满族私塾一样的满汉双文,他们平时还需要学习有关于祭祀的很多东西。毕竟他们成年之后,需要接任祖辈的工作。

由于他们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再加上平时工作也不多,因此养出来了一大批的懒汉。除了祭祀的时候之外,平时都是非常清闲。这些人没事遛遛鸟、喝喝茶,可谓是非常快活了。

而且这些守陵人的后代,一出生就要被上上户口。因为上了户口之后,享受的可是朝廷7品官的待遇,也就是现在的正处级。有了户口之后,就要享受国家的各种补贴。

后来清政府灭亡之后,有关于守陵人的管理越来越混乱。不过仍然留下来了一批人,负责守陵工作。再加上当时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签订的条约,原先清政府的很多开支,都是由民国政府来买单。

所以这个时候的守陵人,他们的工资都是由民国政府发放。不过相对于清朝没有灭亡之前,工资则是要少得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干这种工作。

后来他们为了生计,有一段时间给溥仪写过信,希望可以开发一部分的陵墓地,当然不是挖坟,就是在上面种地。再过分一点的,竟然监守自盗,倒卖陪葬品。

虽然不是非常珍贵的陪葬品,毕竟比较珍贵的都在里面,不过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再加上一些陪葬品外流,吸引了一大批的盗墓贼。到了孙殿英偷盗清东陵的时候,守陵人只有几十人。

据说如今竟然还有守陵人,不过也只剩下了几户人家。他们的工资没有人会给他们发放,支撑他们的也只不过是一种信念。


史之策


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样重视陵寝的管理,专门在东陵境内设立了“东陵承办事务衙门”,并派出宗室王公看守皇陵,以此来体现“敬天法祖”。

东陵承办事务衙门是皇陵守护者办理公务的机构,最高行政长官为守护大臣,掌管整座陵园的所有事务,其下设立管理和保卫等两大类机构,共有五个部门。

第一。

内务府。内务府的主要职责是:保管、取送金银器皿;制作祭品,启闭门户,打扫陵园内外、殿内外地面;燃熄灯火,请送神牌,摆放桌张,陈列祭品等。 皇陵内务府的最高长官是郎中,以下依次设员外郎、主事、尚膳正、尚茶正、内管领、笔帖式、拜唐阿、领催、扫院人、树户等。皇陵的内务府大约有12人左右,皇后即妃园寝的人数相对相对较少,大约在30人左右。整个陵园的的总管内务府大臣有马兰镇总兵兼任。

第二。

礼部。陵寝的礼部也叫“封祀礼部”,主要职责是:生产和供应制作祭品的各种原材料;主持祭祀礼仪,焚化祝文,宰杀牛羊等。 皇陵的礼部最高长官是郎中,以下分别设员外郎、主事、赞礼郎、读祝官、牛吏、挤奶人、打果人、割草人、扫院人以及各种制作祭品的工匠等,每陵大约有140人。皇后,妃园寝的人数大约为50人。

第三。

工部。工部的主要职责是:对陵寝进行一般性的维修;制作部分金银器皿和供器;制作清明节的各种祭品以及陵寝内所需的各种用品。工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及各种工匠等。

第四。

八旗。八旗指的就是八旗兵,重要负责各陵寝的安全守卫,直接进驻各陵,昼夜巡逻。平日配合内务府、礼部管理金银器皿库。皇陵的八旗最高长官为总管,以下依次设翼长、骁骑尉、领催、披甲人、养育兵,每陵大约180人。皇后陵的八旗不设总管、翼长,其余人员与皇陵设置相同。妃园寝的八旗设置约为皇后陵一半。

第五。

绿营。绿营是由汉人组成的军队。皇陵的绿营兵主要负责陵区地面的安全及防火、保护树木、防盗;保护谒陵人员的安全;保护、维护施工工地的安全和秩序。东陵的绿营最高长官是马兰镇总兵,下设中军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 上面所说的五个部门中,内务府、礼部、工部为管理机构,八旗和绿营为保卫机构。工部的管理范围非常广,属于整个陵区的职能机构,绿营负责整个陵区外围的安全保护和防火。而内务府、礼部和八旗则是按照陵寝分别设置,每座陵寝都有这三套班子,以维持陵寝祭祀活动的正常进行。

清 朝还曾设立过一套非常完整的守陵人制度。守陵人秉承的是父死子继的制度,因此不少的守陵人都是世袭制的。也就是说,父亲是守陵人。那么他的儿子也会成为新的守陵人。 在清朝覆灭以后。事实上,保留陵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陵墓护卫不能与外界接触,与世界隔绝。陵墓区不准放火,他们不得不以贡品的变化为食。清政府也知道这些警卫非常困难,并给予他们良好的待遇。他们的工资很高,家庭不需要纳税或服务。当他们有了孩子,孩子也可以得到金钱和食物的补充。在清朝灭亡之前,卫兵的薪水当然是宫廷的责任。 我们知道,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撤退,南京临时政府代表同意“对清算室给予优惠待遇”。“特惠条件”第七条规定:“大帝辞职后,皇族庙、陵墓、永久地,共和国选择设防卫兵。”是指清朝皇陵仍保留,卫兵由新政府选定保护。然而,由于新成立的北洋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和保护清朝的皇陵,因此清朝皇陵的管理和保护不得不落在皇室后裔身上。但是,清朝“铁粮”倒台后,皇室后裔的境况恶化,无法管理和保护清朝的皇陵。他们只筹到了钱,只雇了有限的几个人看守黄陵。在军阀猖獗、盗匪猖獗的时代,警卫几乎是指象征性的角色。只要有风和草,这些卫兵部队就能长治久安.因此,当军阀孙殿英在1928年偷走清东陵时,他并没有遇到卫兵的抵抗。

“关外三陵”的情况稍好一些。关外远离政治漩涡,受清朝灭亡的影响较小。同时,“关外三陵”的护陵卫队形成了父死子继的机制,一代代人以守陵为职业。他们忠于职守,让“关外三陵”受到了很好的保护,陵寝的祭祀活动也照常进行。因此,在后期,守陵人的工资几乎是没有的, 清朝灭亡后还有人在守陵,靠着是守陵人世世代代的传承,而很多守陵人心中有一份信仰。这是他们可以世世代代地皇陵守下去。但是清朝的皇陵现在已经很少有守陵人了。这是因为新时代开放后。


sorry959


守皇陵的人也算是一种职业,而且世代相传,一辈一辈传下来。就算大清灭亡了以后,他们也是在遵守着祖训,守卫着皇陵。

他们大多是忠心的老臣或者老臣的子孙后代,也没有人给俸禄。但是后期也没什么人守了,守陵的人再厉害,也抗不过枪杆子。

国民政府也曾经保护过皇陵,但是时局动荡不安,连自己都快要保不住了,哪还有精力去保护皇陵。反正又不是自己的老祖宗。

所以后来东陵被盗,把无数珍宝当陪葬品的老佛爷也被孙殿英拉出来,当成了一具普通尸体,甚至还有人侮辱尸体。





是阿史啊


古代富人在陵墓处多置地,盖房,给守陵人生活,衣食无忧。不然谁会去给他人尽义务。甚至几代人付出。那还不如守自己家坟墓呢。


海边拣玉


都是晚清的忠诚卫士,他们不需要金钱,


QHR1993


电视里的少年王就是守墓人,武功高强忠诚


陈庆文18674861093


这都是晚清遗老的忠实奴仆,大多都是报答主人在世时对他们优厚,所以投桃报礼的一种表现,可以说是自愿行为,无须工资。


小开洪二爷


这个不关系到工资,那时候的人注重的是忠义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