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笔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主任笔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山西省交口县下辖 4镇 3乡,共有县人大代表 140名,乡(镇)人大代表 363名。近年来,交口县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四高”标准,瞄准“四新”定位,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行权,代表联系群众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轨道。

高标准搭建履职平台

代表活动阵地实现新突破

针对各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无阵地、无场所、制度不健全的现状,2011年,交口县人大常委会就采取统一部署、规范要求、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方法,率先开展了“代表小组阵地建设攻坚月”活动,七个乡镇按照“八有”“六簿五档两册”的要求全部建成了标准规范、制度齐全的乡镇代表小组活动阵地;为切实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生机和活力,2014年,又按照“硬件须达标,材料要齐全,活动有成效”及“六有”“六簿两档”的要求,在全县 95个行政村设立了村级人大代表活动室,至此,代表活动阵地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村级代表活动室的使用率,2018年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就地就近、易于管理、便于活动,代表不少于 10名”的原则,组建了 33个片区活动小组,创新推行以村代表活动室为基本单元,以片区集中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实行四级代表联动履职,有效改变了因代表人少,导致活动不经常、氛围不浓、效果不佳的问题。

高规格组织各项活动

代表联系群众焕发新活力

交口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开展好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作为强化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让代表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党和人民的“连心桥”。

持续引深挂牌履职活动。制定出台《人大代表挂牌履职试行办法》,要求县乡人大代表在了解民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五个一”(提一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选区群众办一件实事、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化解一件社会矛盾、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选民)和本人实际,按照“量力而行、努力履职”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履职计划,经选区述职评议小组和代表活动小组审核后,方可在选区进行挂牌公示,并接受选民监督。履职公示牌包括代表姓名、照片、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履职内容、联系选民名单、选区述职评议小组成员名单等 8项具体内容。挂牌履职亮出了代表身份,加大了代表的压力,既是一种公开,又是一种自律,既是对人大代表的鞭策,又是对他们的监督,真正为代表联系选民、选民监督代表搭建起了桥梁纽带,达到了让代表有位有为、尽心履职的目的。

严格落实“双联”“接待日”制度。先后制定出台《县乡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接待代表选民日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下移重心,变被动为主动,力求联系接待活动接地气,解决诉求更直接,使有事找代表成为广大群众表达述求的重要渠道,实现了联系代表选民常态化、零距离,真正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引导代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为使人大代表能近距离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要求村委或村小组在召开研究本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村务的会议时,邀请选区人大代表参加会议,如代表提出不同或反对意见时,村委或村民小组须作出相应决定或重新组织协商议定。同时,要求每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要有一名人大代表参与,并明确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要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村务公开、村务决策实施等情况进行监督,村里的村务、财务不仅要向群众公示,还要向代表小组通报。代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真正把为民代言、替民作主落实在基层一线,也为加快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提供了人大智慧。

扎实开展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评议活动。县九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以来,县人大就把直选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评议活动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环节,制定出台《交口县人大常委会直选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评议活动实施办法》,按照成立“一个小组”,坚持“三个结合”,严格“三个步骤”,规范“四个程序”的规定制定了述职评议活动流程,明确由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和各代表小组具体组织实施。要求每位代表年终向原选区提交年度履职情况报告,每年每个选区都要有不少于 20%的代表进行会议述职,其余代表均书面述职,并接受满意度测评,不达 90分的不能评为优秀,60分以下的限期整改并进行二次述职评议。为确保述职评议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要求县级代表述职时必须有一名常委会包联乡镇负责人到会指导,乡级代表述职时必须有一名联系乡镇工委主任参加。代表当得好不好,要靠选民来打分,代表履职成绩单,要敢于在述职评议大会上晾晒,通过开展与选民“面对面”述职,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接受选民监督的主动性、自觉性。

狠抓代表建议办理。

健全完善了代表建议办理机制,设立代表建议办理基金,对重点建议严格实行政府负责人领办、常委会主任督办、工委对口跟踪责任制。全面落实“三见面”“回执卡”“三督查”“一考核”“一测评”和办理事项、办理结果公示等制度,进一步改进满意度测评方法,加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评分权,充分尊重所提建议代表评价结果,推动代表建议由“解释答复型”向“解决落实型”转变。通过“提”“办”双方的良性互动和代表大会满意度测评,代表建议办结率逐年提升,保证代表“说了不白说”,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高质量推进档案建设

代表履职意识得到新加强

为保证人大代表真正投入到尽责履职中去,交口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开展了以健全人大代表履职档案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创建活动,通过观摩评比、经验交流,找差距、抓整改,每位代表都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一年一册、一届一盒”标准,建立了分类科学、内容齐全、标准规范,包括上述相关活动在内的 13项具体事项的个人履职档案,全方位展示履职过程。与此同时,配套完善了代表履职登记制度、代表履职考核办法,建立了代表履职积分制,由各代表小组参照代表各项履职情况登记簿及平时掌握的代表履职相关资料逐人逐项进行综合评分。代表履职档案建设+代表履职登记考核的做法,加强了对代表日常履职的督促,有效杜绝了部分代表只挂名不参会、只参会不发言,只为自己代言、不替选民分忧的现象,参会代表”“挂名代表”“荣誉代表”一去不复返,彻底解决了代表履职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

高水平提供服务保障

代表工作机制有了新提升

交口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代表利益作为代表工作的关键环节,尽全力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保障,确保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着力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和典型培养。坚持人代会邀请专家学者集中培训,闭会期间以季按组专题学习制度,组织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宪法法律知识答题竞赛活动,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注重用优秀代表的先进事迹,激励鞭策身边代表积极履职,在电视台开设了“代表风采”专栏,宣传报道基层代表履职典型事迹。

多渠道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加强人大专网、微信公众号、代表群等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向代表发布全县重大活动、人大工作资讯等相关信息,积极组织代表参与各类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活动,主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最大程度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

落实经费保障。县乡人大履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乡镇人大主席团每年 4万元经费直接列入县财政预算。县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2000元,乡镇人大代表每人每年 1000元,无固定收入的人大常委会委员按正科级干部日工资标准和相关要求给予相应履职补贴。

强化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办法》《代表小组工作考核办法》《人大代表履职激励、约束、退出办法》等制度。每年年初,县人大常委会都与代表小组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对考核内容逐条逐项明确了所占分值比例,并增设了加分项和减分项。年终严格考核问效,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代表连任的主要依据。

(作者系山西省交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审核:郭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