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是否受了石秀的挑撥,而殺了潘巧雲?

閒話情愛


話說有一天石秀在河裡喝水,突然發現河水變綠了。抬頭一看,喲,原來是楊雄大哥在上游洗頭。《水滸傳》裡潘巧雲偷漢,楊雄被弄得滿頭綠,不管怎麼說這都是私人家務事,但是外人石秀一來攪和,楊雄憤而殺妻。那麼,石秀為何要為楊雄殺妻遞刀子呢?


  • 嫉妒的毒瘤

楊雄與石秀年紀只相差一歲,都是外地人在薊州,但生活境遇卻有云泥之別。

楊雄是隨著來薊州當知府的堂兄來到此地,在政府謀到了差事,後任知府也給面子,讓他做了監獄長兼劊子手。楊雄在薊州地界上算是個跺跺腳,地板也能晃幾下的。你看他行刑任務完成後,受了不少禮物,據他說是老百姓自願自發給的(張保說是他敲詐百姓所得) ,反正他的工作油水不少。論家庭生活,他娶了位讓男人們眼饞的尤物潘巧雲。對潘巧雲的外貌身材描寫是《水滸》裡最露骨的了。

再看看石秀的境況,簡直低到塵埃裡去。石秀是隨親戚販牲口來到薊州。親戚半路亡故,買賣又折了本,他回不了故鄉,獨自飄零在此。幸虧小夥子身體強壯,還會些拳腳,就靠出苦力伐木砍柴、賣柴度日。這營生恐怕連餬口都難,所以他成了別人眼裡“餓不死凍不殺的乞丐”。

二十九歲的楊雄算是家庭事業雙豐收,二十八歲的石秀混得連生計都成問題。都是同齡人,都是外鄉人,怎麼境遇差別如此之大?其實人各有命,這也正常,但是石秀不一定這麼想。

如果二人沒有結拜兄弟,如果石秀沒有住進楊雄家,石秀可能只是對楊雄豔羨一下,感慨一聲就完了,不至於天天受到嫉妒毒瘤的折磨。而且那個美豔性感的潘巧雲天天在眼前晃來晃去,刺激著石秀。所以石秀容易萌生幸災樂禍之心,石秀就成了看熱鬧不嫌事大。他第一次見到裴如海,就判斷其與潘巧雲有姦情,當時和尚婦人尚未做成“好事”呢。但是在石秀的熱切盼望之下,潘裴終於成奸,楊雄的綠帽子鐵定啦!

  • 自卑帶來的自尊

石秀是個極度自卑又極度自尊的人。他身份卑賤,常年遭受別人的白眼,所以他對周圍反應十分敏感,自卑心理很重。越是自卑,就越是要拼命用自尊的外衣來掩飾。

石秀的心細其實是敏感過度。他出外三天買豬回來,發現肉鋪沒開門,馬上想到是潘巧雲背後說他壞話,用這種無聲的舉動將他逼走。於是他二話不說就立刻捲鋪蓋走人,他覺得這樣做能保住自尊,並且特別在交待賬本時強調賬目清楚,沒有貪汙。事實上他以小人之心猜度別人了,潘家有事暫時歇業而已。但是可見石秀敏感過度,對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舉動,他都會暗自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如此強自尊的人在蒙受冤屈時自然會反應過激。所以當潘巧雲給楊雄告狀說石秀調戲她時,石秀受不了了,要殺人了,要報復了。他先默不作聲把頭陀與姦夫殺掉,博取楊雄的再次信任。接下來他讓楊雄把潘巧雲和貼身丫環賺上翠屏山,找個荒無人煙處審問,然後動手。他很注重“審訊”環節,因為涉及到對他的洗冤。書中特別強調潘巧雲交待了姦情的全過程。交待越細緻,說明石秀越沒有冤枉“好人”,而是“壞人”汙衊石秀,“壞人”該死。

洗冤後接下來就是復仇。石秀攛掇楊雄先殺了丫環滅口。事先明明跟丫環說“坦白從寬”了呀!殺了丫環再教唆楊雄把潘巧雲殺了。事先石秀明明跟楊雄說“休妻”,沒說要殺人呀!石秀就是這樣小人做派,他的自尊是凌駕在別人生命之上的,為了復仇在所不惜。

  • 極端的利己主義

石秀攛掇楊雄殺了兩條人命後,楊雄頓時沒了主張,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辦。石秀此時不勸楊雄去官府自首,卻提出“哥哥殺了人,兄弟又殺人,不去投梁山伯入夥,投哪裡去?”楊雄本來就是個沒主見之人,一聽這個方案立刻認為是“最佳”。

這個方案其實是石秀的理想。如果石秀沒有受到戴宗的誘惑,他或許還能安於和潘老開個肉鋪子,當一輩子屠夫。可是,就在他結識楊雄的當天,他遇到了梁山“星探”戴宗。戴宗給他描繪了加入梁山泊集團的大好前程:“投奔了梁山泊宋公明入夥,論秤分金銀,換套穿衣服,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個官。”

戴宗的這段梁山泊招聘待遇著實吸引人,既能解決衣食溫飽問題,還能有當朝廷命官的機會。這對於純金屌絲石秀來說簡直如同白日夢。石秀是個非常注重別人看法的人。他開肉鋪賺了些銀子後就立刻為自己新置辦了幾身衣服,鳥槍換炮,穿得好了總不會被人家以為是“乞丐”了。如果按戴宗說的,“早晚都做個官”,屆時石秀就可以大搖大擺衣錦還鄉,還能把當初侮辱過他的人美美打擊報復一通,真是揚眉吐氣啊!戴宗當即還給了石秀十兩銀子的見面禮。梁山泊人出手就是大發,十兩銀子隨便一甩,毛毛雨啦,小意思啦,可見待遇多麼豐厚!這不由得石秀不心動。

要不是當時楊雄無意中闖入,石秀完全有可能跟著戴宗去了。結果楊雄無意中的打斷,讓戴宗等人見到公差如同耗子見貓,一溜煙跑了。這就把石秀上梁山的好前程無限期擱置下來了。石秀上梁山必須有新的契機。

楊雄犯下兩條人命後,石秀的希望又回來了。石秀拉楊雄一起上梁山還能加重自身籌碼。要知道他一介屌絲,到了梁山未必能得到高位,但是捆綁上當過監獄長的兄弟就不同了。在看重關係、職業、身份、財產,然後才是功勞的梁山,石秀的算計是正確的。果然,有了楊雄,石秀也排進了三十六天罡。

還要注意前面戴宗談話裡的一個細節,他說的是“投奔了梁山泊宋公明入夥”。此時是《水滸傳》第四十三回,離梁山泊老大晁蓋死亡還有十六章節的距離,宋公明在梁山泊明明是二把手,為何戴宗偏不提晁蓋而說宋江?因為戴宗是宋江的鐵桿親信,他來當“星探”是為給宋江招攬人。這就是為什麼石秀上梁山後將經歷說於晁蓋後,晁蓋大怒,認為沒有“豪傑光彩”,非但不肯收留,還要拉出去斬。可是宋江勸下,一則石秀這號小人比較對宋江的路,二來楊雄殺妻與宋江算是同道中人,三是宋江明白這是給自己拉來的粉絲,當然要支持了。

石秀就是這樣把“兄弟”攛掇得毀家毀業,實現了自己的利益。真小人也!難怪金聖嘆說石秀“狠毒之極,我惡此人!”


歷史大學堂


刀叔導讀:梁山上耳根子軟的人,比較突出的有兩個。一個是晁蓋,一個是楊雄。

晁蓋是不禁攛掇,人家只要跟他說一個事情,他準就跟著人家幹。或者他有什麼意見,別人一反對,他就聽別人的,不堅持。西門慶是別人一提詞兒,他就付諸行動,屬於遇事不冷靜。但這二位有個特點,就是這事情決定之後就不再猶豫,能夠幹到底,執行力強。

楊雄就差在這兒,他屬於反覆搖擺。人家跟他說東,他就奔東;沒走兩步,另一個人說西,他馬上就返回來。只要人家跟他一說,他準改主意,一般管這種人就叫耳根子軟。

那麼,楊雄耳根子軟又是為什麼呢?沒有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就是耳根子軟。

總體而言,《水滸傳》楊雄性格主要是:知恩圖報、為人正直果敢、行俠仗義、義無反顧、重義氣大無畏,但是楊雄在行事方面還是欠妥的,尤其是怕老婆以及一味地聽信著別人的話,缺乏自己的主見。

楊雄和潘巧雲本來是一對夫妻,奈何楊雄身為看守監獄的人,時常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在家,這讓年輕貌美的潘巧雲感覺十分地空虛,這種感覺在石秀成為楊雄的兄弟之後變得更加強烈。

潘巧雲有多漂亮?看看書中原著的原文:

黑鬒鬒鬢兒,細彎彎眉兒,光溜溜眼兒,香噴噴口兒,直隆隆鼻兒,紅乳乳腮兒,粉瑩瑩臉兒,輕嫋嫋身兒,玉纖纖手兒,一捻捻腰兒,軟膿膿肚兒,翹尖尖腳兒,花蔟蔟鞋兒,肉奶奶胸兒,白生生腿兒。

換做現在,應該是被稱為九頭身美女吧!估計很多讀者朋友都是替楊雄惋惜,內心都在吶喊:楊兄弟,讓我來!我們再來看看楊雄那位兄弟,石秀。

石秀是金陵人氏,流落到北方,沒有路費回家,只好打柴為生。在書裡,有很多好漢與他的情況相似,但是他們很快就落草了,石秀卻沒有。他靠一身的力氣養活自己。他的外號“拼命三郎”的來由,是他喜好打抱不平,盡力幫忙,拼命一般。這本來是很好的品質。但有這樣一個暗示:他幫人的時候可能會過分熱心,甚至喧賓奪主。

楊雄給石秀安排了一份工作,其實就是殺豬。石秀髮現了楊雄的老婆潘巧雲和和尚裴如海有染,於是他就告訴了楊雄。

如果換做現代的視角:石秀這個人,不知道說什麼是好,有點喜歡多管閒事。別人的老婆有染,跟你有什麼關係啊?我看他獨自一人砍柴為生,落魄的討不起老婆,嫉妒別人。

結果潘巧雲倒打一耙,說石秀調戲她不成,還惡人先告狀。

楊雄本來就喜歡自己的這個老婆,便相信她的話懷疑起石秀來,所以楊雄醉罵潘巧雲的結果是他和石秀離心,不過石秀卻並沒有放棄楊雄這個大哥,反而是替他繼續籌謀揭破二人的姦情,最終殺死了二人。

楊雄的不冷靜表現可謂很多,當張保指揮眾潑皮搶他花紅的時候,他直接就去打眾潑皮而忽略了眾潑皮的頭張保,導致被張保一把就給制住了。假如楊雄遇事沉著冷靜,不去管搶花紅的眾潑皮,而直接去對付張保。我相信憑楊雄的本事絕對能把張保打趴下,他也不會受制。

從楊雄和石秀的結交,到二人殺了潘巧雲,歸根到底楊雄是個耳根子軟的人,他腦子就不會轉彎。從楊雄和石秀的這一段描寫,雖然是以楊雄為主線,但是讓我們讀者感覺到,作者實際上是處處在寫石秀。

楊雄為什麼會這麼沒有主見,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他內心的懦弱。您注意,我這個可不是心靈雞湯,我都是實打實地說事,他這個內心懦弱是指他經不了事,只能過平靜的生活,稍微遇見一點事情,他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知道你的身邊是否有楊雄這樣的同事或朋友呢?歡迎您來和刀叔聊聊!


刀墓手札


潘巧雲遇到楊雄是一個悲劇,而石秀的出現讓這個悲劇呈現出無法逆轉的趨勢。

程朱理學在宋朝開始盛行,“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讓《水滸傳》裡的好漢都表現出不近女色的樣子,楊雄整日裡呆在衙門,幾乎沒有給潘巧雲任何溫存,潘巧雲又不甘獨守空房,這是導致悲劇發生的最大伏筆。

石秀與楊雄結識併入住楊家,然後與潘巧雲發生衝突,悲劇的發生由此水到渠成。當然,如果沒有石秀橫插一腳,悲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呢?當然不是,楊雄不近女色不等於他喜歡戴綠帽子,連潘金蓮出軌西門慶都有人給武大郎報信,即便沒有石秀執著的“揭發”,楊雄遲早也會知道老婆出軌的事。到那時潘巧雲至少也會落一個被掃地出門的下場,只是因為石秀的參與,她的下場才更悽慘。

總之,潘巧雲的死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好漢”們的真面目。


紅袖添香深夜讀史


當然了。楊雄要不是受石秀的挑撥他決不會殺潘巧雲。而石秀在這件事兒上這麼上心很大程度上是緣於嫉妒。說白了他石秀和楊雄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在楊雄的心裡石秀就差拿著一個碗、柱著一根棍兒要飯了……

而楊雄則在公門裡做事,相當於現在的刑警隊長。響噹噹的“公務員”。家裡有嬌妻美僕,岳丈還開著肉鋪,小日子過得別提有多滋潤了。楊雄並不是潘巧雲的第一任老公,潘巧雲第一任丈夫去世後才又嫁給楊雄的,從這點可以看出楊雄還是比較開通的。而且他自己對妻子也有愧疚――他“那方面”不行!在他與石秀把潘巧雲賺上山後逼問姦情時,潘巧雲怒說:“我嫁你兩年還不如與師兄這兩夜快活……”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逼得楊雄不殺不行了。


方貓愛大米


主觀上,楊雄是矛盾的,既希望能保全小家,又希望自己的帽子沒綠,假設沒有石秀的推波助瀾,我們不知道楊雄在得知潘巧雲出軌後,到底會不會殺她。

客觀上,潘巧雲的出軌讓楊雄徹底失去了保全小家的希望,而且如果原諒潘,則楊肯定會收到石秀和江湖好漢的鄙夷,這是楊雄無法承受的,因此,在當著石秀的面,潘巧雲說出她出軌的事實後,楊雄只有殺潘的一個選擇,而石秀的推波助瀾,只是激起楊雄的憤怒,讓楊雄將潘巧雲剖腹剜心以洩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