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磡头村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古时亦称云川、涧洲,建村近千年,早在1989年就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家誉之为“徽州古村落的明珠”。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方面看,都算得上是极具特色的村庄。春光明媚的午后,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在磡头村重温美妙慢时光......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磡头村有不少仁人志士为历史谱写过动人的篇章,其中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许家朋烈士最为典型。1953年月6日,许家朋在抗美援朝战场朝鲜涟川西北的石砚洞北山反击战的紧急关头,纵身扑向敌军暗堡,用胸膛堵住机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捐躯异国沙场。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级战斗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授予“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为纪念烈士许家朋,故乡以“家朋”为乡的名称,现“家朋”、“磡头”两名并用。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磡头村的村口通道,每到这撩人的春季,这里便是驴友和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走入村庄,只见四周群山屏风,整座村庄因山就势,布局巧妙,沿溪谷两岸依山坡而筑的民居鳞次栉比,中间有云川溪穿过。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据说磡头村古建筑90%为明清民国时期所建,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特大洪灾的洗礼,但古貌依旧,可惜新建的房屋已经将古村落的格局打乱。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磡头村整条水街长一千多,村头村尾水位落差近30米,还有多条小溪流往东半村,汇往云川溪内,大小水溪流水潺潺,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流水声中,街道随溪流落差而设台阶,房屋沿街随形就势而建,村落依山傍水而成,徽派建筑的白墙黑瓦和高大的马头墙依然十分醒目,但新建修建的房屋参杂其中,对原来的徽派风格破坏不少。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水街的两岸新修建的花岗岩栏杆。云川溪贯穿于磡头村,溪两岸的两条街道,名为“水街”,用花岗岩条石铺成,是典型的徽州古道。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破旧斑驳的墙壁,还依稀记载着岁月流逝的痕迹.....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民居沿溪谷两岸依山而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两边的街道有许多巷弄,深邃幽长,行走其间真是三步一道坎,五步一石阶,据说在有的居民家中,即便上床也得拾阶而至,所以村名又俗称“磡头”。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节孝坊演绎传世的家族守望。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只有当你走近磡头村,深入其旧宅小巷深处,残墙破瓦间瓜藤蔓椽,草垛、犬吠、炊烟人家,才会体会到民风还为淳朴。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民风淳朴,乡民厚道。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这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氏宗祠和听泉楼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许氏宗祠的大门前矗立的“节妇坊”,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其建筑艺术及雕刻水平较高,具有明代特征,是明代牌坊的重要代表。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许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祠堂建筑,属于许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祠堂历史悠久,古韵浓郁。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位于许氏宗祠旁的听泉楼更是别致显眼。清咸丰年间(1859年)仲夏,县令王峻题赠的匾额至今依然挂在楼上。楼角悬有四串风铃,随不同风向而发出不同音响,可以听铃声而知天气变化。夜晚登楼,能听到楼底溪边泉水汩汩而出,有如击佩之声。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听泉楼楼底下是一家杂货店,店内一旁放着一只老式理发椅,看得出是一家杂货店兼理发店,老式理发椅上方墙上挂着一个革命烈士的镜框——是一位参加抗美援朝的革命烈士叫许家声。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在离许氏宗祠不远处的小巷内,看到一个有几户人家围成的半月型的池塘,好像一面镜子,清澈又明亮,倒影里的花岗岩栏杆,粉墙黛瓦,独特的中国美!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沿溪水沟自然形成一条叫水街,居民随溪而居。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站在村外高处眺望,只见层层叠叠的马头墙错落有致,线条流畅,空间舒展,整体和谐,显出建筑风格相当统一。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老师带着一群少儿画家在磡头村写生。

走进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安徽绩溪家朋乡磡头村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绩溪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上海旭日东升 发布:2019.04.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