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鲜为什么彻底去除汉字?

物是人非23553


我是老王我来回答~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传承千年,周边各国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我国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越南及朝鲜半岛是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这三个国家在古代学习的是我国的文字。到了近代,这些国家纷纷开始进行了废除汉字的行动,今天老王就来给大家说一说朝鲜半岛为什么废除汉字。

使用汉字

中国在古代的东亚地区长期处于大国地位,除了军事力量的强大,文明也是这一地区最发达的存在。因此周边各国纷纷学习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对这些国家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中国的明清时期,在这一时间段中,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是学习汉文化的颠峰时期。

谚文问世

在古代学习汉字的基本都是朝鲜贵族,普通百姓基本没有学习汉字的机会,甚至在某一时期汉字成为了贵族与平民百姓的分界线。

古代的统治者为了给下层民众进行扫盲,在1443年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命一批学者创造了与韩语语音相匹配的文字——谚文。

这种文字在创造出来后受到了当时朝鲜上层的一致抵制,当时的朝鲜贵族认为这是自居夷狄做法,并且严重损害了朝鲜贵族的文化垄断,因此虽然朝鲜有了自己的文字,但是当时的主流仍是汉字。

谚文兴起

十九世纪末,当时中国政府腐败及国力的衰退,使得中国对周边各藩属国的掌控力大大下降。日本在学习了西方思想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由此日本国力迅速发展。西方思想中有着最重要的一种思想,那就是民族主义。

当时的朝鲜也受到西方影响兴起了民族主义,因此朝鲜开始决定脱离宗藩体制,而汉字就成为了朝鲜人民的眼中钉甚至一些民间团体开始大肆传播谚文。

兴起的日本帝国在这一时期开始入侵朝鲜,在1910年完全吞并,日本人为了再次削弱中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在后期开始强推日文,但是日文中还是拥有很多汉字,这就导致朝鲜民族主义者对汉字的印象更加恶劣。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解放随后分裂成为南北两国,但是这两个国家都十分默契的排斥汉字,当时的一些学者以弘民族精神为由提出了全部使用表音字等于爱国的说法,后来彦文便被规定成为国家文字。

废除汉字,汉字复活

1948年,朝鲜彻底废除了汉字,1968年,朝鲜政府在金日成指示下逐步恢复汉字教育。在朝鲜政府恢复汉字教育的这一年,韩国政府决定彻底废除汉字。

虽然韩国政府决定废除汉字,但是由于他们的历史受到了汉字非常大的影响,汉字的影响力并不是一纸文件就能够彻底消除的。在九十年代后期完全不认识汉字的世代形成,但是韩国历史典籍及文化古迹充斥着大量汉字,这就导致韩国人对本国历史的认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恢复汉字教育的声音开始日益高涨。

总结

古代朝鲜(朝鲜半岛)之所以废除汉字是因为民族主义的兴起,这也和这一地区的历史有关,如果我们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一地区基本上都是轮流给中国和日本当属国的历史,甚至可以说韩语词典的词源不是来自中文就是来自日语。

二战结束后,南北地区成立的政权为了逃避屈辱的历史及树立政权的威信,这两个国家都开始进行了废除汉字的运动。


以上就是老王的看法,如果有错误和疏漏还请指出,老王会加以改正!


散步的王富贵


朝鲜的名字与朱元璋有一段渊源,当年朝鲜归顺大明的时候,那会儿他还叫做高丽,朱元璋表示新时代应该有新时代的气象,就不要继续叫高丽了,给叫个新名字——朝鲜,取得是“朝日之鲜”多好的名字啊,代表着大明对朝鲜的美好祝愿和期望。这个典故渊源也是中国在当时东亚文化辐射区居于主导地位的明证。



如果大家经常逛博物馆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在明清时期,作为中国附属国的朝鲜与中国的书信——包括向中国讨封此类国书,一律都是中文汉字,而在今天的韩国朝鲜,人物墓志铭包括出土的文物也一律都是中文汉字,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奇怪,为何如今朝鲜也好,韩国也罢,都不再全是中文汉字呢?

这就要涉及到近代史了,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东亚地区,我们中华的文明是具有相当的优越性的,被周边国家各种崇拜和模仿——日本的遣唐使偷偷摸摸画下了长安城的全部构造回到日本建了一个小小号的长安、越南自称小中华文章典籍服饰无一不是照搬中华、朝鲜作为中华藩属国,更是骄傲写在脸上年年派人来中国朝贡转身就去日本炫耀一番。

教科书上说得非常明确,古代中国在东亚建立的是一整套完整的朝贡贸易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加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影响周边国家的文化基因,通过不断宣扬国威,也满足了与周边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愿望。但是到了近代史部分,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列强用鸦片和枪炮扭转了贸易顺差,动摇了东亚旧的朝贡贸易体系。


但说来可笑,当年中华文明强盛的时候,作为中华文明忠实小粉丝的朝鲜,当时朝鲜的最高统治者认为还是不能放弃本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果被朝鲜文人和贵族一顿猛喷,君主很无辜,说我这也是想让子民们不要忘本啊,但由于上层的激烈反对不得不作罢。

此后,大清在甲午战争中吃了大亏,朝鲜沦为日本人的玩物,饱受蹂躏而大清这个宗主国无可奈何,伤透了心指望大清搭救的朝鲜君主李熙陷入绝望,恰逢此时百姓掀起朝鲜民族主义的思潮,李熙遂顺着下层百姓的意思,进行了将汉字排挤出上层社会,引进之前下层社会使用的本民族传统文字的改革。


朝鲜并不是个例,当大中华的朝贡贸易体系不再稳固之后,原来的收到中华文明辐射的那一批东亚汉字文化圈子开始发生变化——既然你已经不配做大哥了,那我为什么还要和你保持同步呢,社会就是这么残酷,国与国之间就是这么露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从来就是真理:

日本、越南、朝鲜先后在国内宣布废除汉字,宣布要弘扬本民族文化,甚至后来韩国还特地颁布法律“因为要弘扬本民族文化,所以如果有人敢在私下里办汉字补习班,那将收到严重处罚!”


藤树先生


古代朝鲜根本没有废除汉字,恰恰是儒家文化和中华文化恰恰是古代朝鲜主流核心文化,而朝鲜却以小中华自居。明朝灭亡很多年,朝鲜一直都沿用明朝的年号。虽然世宗大王时期创造出今天朝鲜谚语,只不过只是相当于今天汉语拼音,而中上层使用的还是汉字。废除汉字这是朝鲜二战以后强烈民族自尊心所致,但是废除汉字也给韩国和朝鲜带来了很大社会问题,造成了文化和历史断层。今天的韩国政府正逐渐恢复汉字,在小学教育增加汉字教育,这也许就是一个循环吧。这个教训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


我思吾心


首先,19世纪末,朝鲜曾被日本吞并,而日语也成了朝鲜人的国语。半岛光复后,因为仇视日语,掀起了纯韩文运动,在消除日语的同时,也进行着“去汉字化”运动,所以汉字间接被迫在半岛渐渐衰落。

其次,因为汉语是外来语系,对说朝鲜语的人民真学习的难度比较高。为了学习汉语,朝鲜民间也曾发明过口诀、吏读、乡札等方法读汉字,甚至于到现在韩国人还在用他们习惯的方法拼写汉字。

倒是,由于韩国的古代历史皆以汉字写成,并且中古以上历史皆存于中国史书。如果不学习汉字的话会导致历史断层。虽然韩国民间的废除汉字呼声较高,韩国政府为了适应时代潮流还是在慢慢恢复汉字的使用。


相思无邪


为了所谓民族的文化尽量受汉文化的影响,朝韩独立后,把几百年前为民间百姓好学,但不为官方所使用而发明的拼音字,但并不十分实用的文字,作为官方文字在全国通用。五、六十年代朝文中掺杂着大量的汉字,因为朝鲜的语言受中国汉文化的影响极大,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有大量的同音但字不同意义的不同的字,用拼音是无法正确表达,甚至意义是相反的所以需要有汉字参与。那时的朝鲜报刋书籍中汉字很多。七十年代之后朝鲜遂步开始,完全废汉字的使用。到今天为止韩国的身份证上还有汉字,因为名字中的汉字,很多是有象征意义的。如不用汉字表示拼音是没办法表达意义的只能表示发音。中国的如使用汉语拼音文字,也有这种很严重但又无法克服的问题。朝韩历史上一直是用的是汉字,历史所有书籍及文献都是用汉字书写。所以今天年轻一些的朝韩人,不懂汉字的,已经是无法再看懂它们了!其实汉字废除的害处,朝韩早就意识到了,但为了所谓的民族自立,少受历史上,宗主国汉文化影响的面子,而不顾历史汉字使用了千年以上国家的文字,和相同相似的汉字、文化、风俗习惯、政权的设计等。这些都有着与汉文化分割不开的联系,而废止了汉字的使用。现在好象朝韩开始要求学生,更多的掌握一些汉字了。今后如何发展不得而知了!我认为朝韩废用汉字,是一个小国长期生存在宗主国的影响中。一旦独立在历史自卑心理驱使下,而废除使千年以上,实际早已成为了自已民族的文字,这实则:是因噎废食而已!


大头狼60935581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去中国化”。因为中国对韩国有上千年的影响,从吃穿住行,到思想,心理,无处不对它在进行同化。我想这是任何一个统治者不愿看到的,所以他们一般极力拒绝同化,但社会的共性,又让他们离不开中国。所以统治者们只能强制推行。彻底去除汉字,是韩国统治者想从根本脱离中国的影响,可是收效甚微,如今韩国政府又在使用汉字了。


平安读书


朝鲜和韩国没有条件彻底废除汉字。他们身份证都是汉字呢。他们要废除的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因为满清太弱了,被人瞧不起。现在不是以前了。中华文化一定吞没其他文化


疾风知劲草19513441


可惜了😔袁世凯当初主动上表 请求朝廷把大清属国朝鲜改为直属省份 避免第二个越南出现 但李鸿章把持朝政 目光短浅 拒绝同意实施 造成了朝鲜最后独立建国的悲剧


老夫子398


古朝鲜没有废除汉字,是现代的朝鲜和韩国废除了汉字。至于原因,很简单,想想上世纪中国为什么要废除汉字就知道上世纪朝鲜、韩国和越南为什么要废除汉字了。


天圆地方14148502


去汉字运动是一招臭棋,明面上,摆脱了中国的影响,其实,他们家上下两千年就没有脱离过中国的影响,自欺欺人不说,还给他们自己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