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李少红版《红楼梦》?

蓬蒿吗


对于影视的评论,我们就显得很外行。个人认为,李少红版(新版)对应八七版(旧版),我说不出谁更优秀,各有长处。但我要说一点我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所有的翻拍都是在冒险!

人们在八十年代,文化生活相对较少的年代,看的也是简朴版的红楼梦,为什么那么有味?这不就好比现在什么东西都没有那些年的好吃了,道理相同吗?因为现在会品味,也会腻味,那时不会品味什么都香甜。条件变了,文化素养也提升了,有什么不对味也能品出来了。

另一个原因,人们一般在心里都会对最开始接触的东西更认可,认为才正宗,翻拍的都是不正宗的。举个例子,还珠格格两个演小燕子的人们更认可的是赵薇,后面换演员了都感觉不好看了,不单是小燕子,其他多数演员都感觉变味了。

还有一个原因,看影视和吃大餐有一点差不多,一旦搞成漫长剧,人们容易厌烦。比如四川的《傻儿师长》,记得当时最先是腊月三十放映,一口气放完,感觉很好看,但接着的傻儿军长和傻儿司令就没那么吸引人了。还珠格格同样有这个问题,一部二部三部,越往后越不爱看。


为朋友喝彩


因为这个新红楼梦太奇葩了!

一,铜钱头,只有古代戏剧中的角色才用这种夸张的额妆,而做为一部经典之做的红楼梦,却也这么妆扮,是其一之奇葩也!

二,照搬照念原文,你是一部电视剧,你要让观众沉浸在你的剧情中,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而不是普及名著知识,何必照本宣科?是其二之奇葩也!

三,放快镜头,演的好好的,刚看出一点儿门道,就来个乾坤大转移,好气人!是其三之奇葩也!

四,故意制造一种鬼片的气氛,使各人物之间显的关系生硬,恐怖,令人不忍去看!是其四之奇葩也!

五,谁都知道林妹妹弱不禁风,病胜西施几分,风一吹就刮跑了,而宝钗是丰满的,有杨妃之风,而新版却宝钗瘦弱林妹妹有种婴儿肥之态,令人顿生厌烦感!是其五之奇葩也!

六,红楼梦中各人物角色服饰本应多姿多彩,让人眼花撩乱才对,而新版却让各角色服饰太单调,似乎有种只此一套的印象!

七,人人已都知高鹗所续为不符合曹公之原意,它却偏要照抄照搬,令人厌烦!

唯一可取之处是片头片尾之设计,给人已大篇的感觉,似乎比老版厚重一些!


明月照红楼


有些事情真的是不吐不快啊。

先说说新版的吧,我理解有人很喜欢那种唯美空灵的风格,而且旧版的三十年前的画质确实能劝退一大批人。但我新旧都看过了的,原著我也读过。我说实话,新版《红楼梦》真的让人失望。全篇贯穿的唯一特点——照本宣科!

其实好多人都没说到点子上,风格和手法都是表面,真正的还原原著是还原作者的精神,不然没有了灵魂就只能是具行尸走肉。

要知道《红楼梦》之所以能被列为四大名著之首,就是因为她丰满的人物和其悲剧的内核。原著的结局是高鹗所续的,所以贾府的结局不是那么悲惨,当我看到新版结局杨洋出家还穿的那么光鲜亮丽,只是照着书中做个样子的披了个红斗篷,我就知道李导是真的没读过书。相反旧版的结局并不是按续书来的,是由红学家们一起商讨出来的。但我保证你只要看到欧阳奋强那心如死灰的眼神,披着一个破旧的红斗篷,独自一人消失在雪地里,你才能理解什么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们再来详细分析:先说说两版的林黛玉吧。要知道人家可是官家小姐,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再加上她体弱多病,但又有才情,所以她不仅要行得正,坐得直,更要有一股灵气,还要一种扶风弱柳的感觉。陈晓旭虽然五官不必张莉(旧版宝钗)那么华贵,但确确实实有一种我见犹怜之感啊!而蒋梦婕,我对明星从不带什么偏见,也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观念,可是她是真的不适合古装!而且新版化妆师太拖后腿了!根本看不出她的美好吧!说实话我看见蒋梦婕一脸茫然的站在那里,(你是黛玉不是迎春啊同志!)那张嘴一直不闭上,我真是有点来气。人家封建社会的小姐讲的是矜持,这么呆滞放现在外人见了也觉得没教养吧。(有图为证)

再说说王熙凤吧,她可以说是整本《红楼梦》里人物塑造最好的,尤其是逼死尤二姐那章,是把王熙凤整个人物完完整整地表现出来了。人家是泼辣,但精明能干,而且城府颇深。姚笛的表现不可谓不卖力,可惜就像我刚开始说的那样——照本宣科。大闹宁国府的那场戏,我没有看到凤姐的算计狠毒,我只看到一个乡野泼妇在骂街。王熙凤找尤氏闹事其实是讹钱,这么大一家子犯不着为了一个二房(尤二姐)的事闹得人尽皆知,最后都是拿钱摆平。再者,大家都是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撕破脸皮以后还怎么见面。我看过新版的拍摄花絮,这场戏是李导亲自指点的,真真是照着书上原封不动的来了一遍,都不去分析人物的动机和前因后果。真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吹姚笛演的好,人家王熙凤是大家闺秀,性格泼辣不是泼妇啊!照她这样的闹法放现在都要被人指指点点,更别说封建社会了。

总之还有很多,也请各位看官自己去好好分析对比。我觉得新版很多手法确实很美,有些87粉骂10骂得确实有些过分了。但新版红楼做到今天这局面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标榜自己尊重原著,可从主创到演员没有一个是认认真真读过书的,加了很多导演自己臆造的东西,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尊重”罢了。





Eboreljoy


今天看到这个题目: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李少纸版《红楼梦》?我又想起2011年看新版红楼梦时的心情。开始看前三集的时候,感觉吃饭吃到了蛆,很膈应,然后勉强看下去,完全就是带着找bug的心情,象看笑话一样的又看了几集,但最后还是没有看完。现在把当时看后写的心情,再回顾一遍。

(新版小宝玉)

一、导演对这部著作理解欠缺,接拍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

李少红导演是名导演,其代表作《橘子红了》、《大明宫词》很受好评。也许这给了李导很大的底气。

我当时边看新版红楼梦,边百度少红导演对新版红楼梦拍摄有关问题的说法。原来李导说了,年轻的时候由于时代的限制,没有好好的读红楼,这次接拍才又读了一遍,连上这次,补了补课,总共才读了三遍。

插句题外话,红楼梦这部著作,一般的爱好者,都不知道读多少遍,粗读个两遍三遍显然理解不透。

李导说,她接手红楼梦,制片方的时间到了,她在很仓促的情况下接拍的。

面对质疑,李导说:“她是忠于原著的。”她从小读的就是120回本,在拍之前出品方给她的也是120回本,她没有前80回和后40回的概念。

(新版林黛玉)

二、演员的问题,演员备受质疑

1.演员用了大、小宝玉和大、小宝钗,但是林黛玉是一直演下来的,这就造成开始的时候林黛玉比小贾宝玉和小宝钗大好多的感觉。

曹公在写红楼梦时,确实在人物的年龄上比较模糊。就宝、黛、钗三人的年龄来看,有时很小,比如黛玉进贾府时,有人说是9岁,那么宝玉是10岁,宝钗应是11岁。但就后来情节发展和发生的故事来看,他们的年龄比这个要大。

而从表现来看,宝玉除了在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晚上,发脾气把自己的玉扔在地上说“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及偶尔在贾母面前撒娇,滚到贾母怀里外让人感觉年龄较小外,其它时候的言谈举止都不象一个10岁的孩子。而且故事开始不久的第5回和第6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梦中和秦可卿、醒后真实的和袭人的云雨事儿,是一个10岁的顽童做得了的吗?所以关于宝玉和宝钗没有必要非得用小演员。


(新版红楼梦大宝玉)

2.在原著故事中,黛玉应该是多病、瘦弱的,但新红楼中的林黛玉给人很健壮的感觉,怎么也与我印象中的“心较比干多一窃”的林妹妹挂上钩。

新版红楼梦中黛玉的语言很平淡,整个故事下来都是慢悠悠的,无任何感情色彩,面部表情可能受头饰影响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流泪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两行泪在脸颊上流下来,而看不出表情的悲伤。

书中的黛玉,由于身世的凄苦、寄人篱下的生活和爱情无人做主的彷徨,造就了她敏感、善感、多愁,但她更是一个灵巧的、聪慧的、高雅的、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天真烂漫的女孩儿,“闭静时如羞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样一个女孩,她有多愁善感的一面,更有活泼灵性的一面。而新版黛玉愁苦多满面。

3.新版王熙凤演的很不到位

王熙凤应该是红楼梦中最好看的人物。冷子兴说她模样标致、言谈,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周瑞家的描述她“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 兴儿描述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而新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漂亮有余,内涵不足,且不说没有那个狠和毒,给人很做作的嘴角利索。

贾环在宝钗处因和茑儿争钱,被宝玉奚落,回来后遭赵姨娘骂那一回,书上写的凤姐是:

可巧凤姐在窗外过都听在耳内.便隔窗说道:"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 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 贾环素日怕凤姐比怕王夫人更甚,听见叫他,忙唯唯的出来.赵姨娘也不敢则声。

而新版中写的王熙凤听到竟然咯咯咯地嘲笑。虽然嘲笑赵姨娘,带有看不起的意谓,但也未免降低了王熙凤作为荣府大管家的身份。

(新红王熙凤)

4.新版红楼梦中的贾母贵气不足。

原著中贾母是儿孙绕膝的富贵的老太太,善良、智慧,开朗,能压住得场子,但新版的贾母总显得贵气不足。

(新红贾母)

5.有些演员选角的年龄太大了,与原著不符

王夫人年龄太大。你看宝宝这么小,而王夫人就已经老态龙钟了,宝玉站在王夫人面前,当她的孙子差不多。在宝玉挨打一节中,王夫人跪求贾政:“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 只有这个孽障……”,王夫人自己说不到五十,有她的谦辞在里面的话,应该不足45岁。古代的人都早婚不说,不到五十岁,别说是大家大富大贵之家的贵妇人不显老,就是现在的人来说,应该也是风韵犹存。再推算,当时李纨也就20多一些,王夫人最大的儿子贾珠虽死,但年龄也应该和李纨相当,所以王夫人应该在45岁左右,总不至于满脸皱纹吧。

(新红王夫人)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贾元春。贾无春的年龄应该二十几岁吧,刚刚封妃,但是新版红楼梦贵妃不少于四十多岁。

(新红贾元春)

三、故事情节太过于表情化,完成没有原著中的内涵。

比如,王夫人明着嫌弃黛玉了吗?

书中的王夫人在前八十回中,虽然可能更喜欢宝钗一些,但终究没有流露出嫌弃黛玉的表情。虽然她有阴险的一面,但因为有老太太在,她明着绝对没有厌恶黛玉的话语和行为。

但在新版中,端午节过后,黛玉和宝玉在潇湘馆中吵架那回,书中写的是有人汇报给贾母和王夫人,贾母把袭人和紫鹃骂了一回,然后,“还是贾母带了宝玉去”才罢。在书中凡是贾母在的时候,王夫人只有听的份儿,从不违拗贾母。而新版中的这一个情节,王夫人怒冲冲地进来,不仅骂了丫头,又怒冲冲地拉了宝玉就走,把黛玉一个人晾在了那儿。试想善感又敏感的黛玉,王夫人真要是如此,她又情何以堪?

(新版晴雯)

再比如,晴雯真的就敢这样撒野吗?

新版红楼梦中晴雯给人的感觉太现代化,很有韩剧中《我的野蛮女友》的味道。这哪里还是丫头?新版红楼只演出了她蛮横、反抗的一面,而不管对谁她都是如此。

原著中的晴雯,很率真、聪慧,很可爱,绝不是新版中对宝玉说话总是趾高气扬的味道。晴雯虽然欺压小丫头,骂老婆子,但在贾府多年,肯定也是懂规矩的,特别是对贾府的主子,也一定非常知礼。但新版中的晴雯,为了表现她的傲气,在抄捡大观园前夕,王夫人命玉钏儿去怡红院叫晴雯,晴雯从床上起来,不顾玉钏儿的提醒,挽了挽头发,披着一件衣服就直接到了王夫人面前。这样随便披一件衣服走出门太不可思议了。试想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或者一个丫头到主子跟前,就有这么不尊重吗?在王夫人的呵斥下,晴雯在众人面前才把手伸进袖子里。而且在见了王夫人后,晴雯拜也不拜一下,这也不符合奴才见主子的礼数。如果这样也难怪王夫人赶走她了。

再比如,袭人看起来象小宝玉的阿姨,宝玉初试云雨情怎么做来呢?

四、头饰太难看,每个人如此,千篇一律,没有一点美感。

有专家研究,那样的头饰只在戏文中出现,生活中的女性根本不会有那样的头饰。新版红楼梦的人物表演脸谱化,也与头饰难看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新版红楼梦的bug还有很多......


我就是竹韵



李少红版《红楼梦》是由北京电视台、中影集团等投拍的,最初确定的导演为胡玫。2006年,投拍方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为该剧选拔演员。

后来,据说胡玫导演对海选出的演员不满意,所以不再担任该剧的导演。接任的导演是执导过《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电视剧的知名女导演李少红,所以观众也把此版的《红楼梦》称为“李少红版《红楼梦》”。

2008年,以打造唯美经典巨著为目标的李少红版《红楼梦》正式开机。

经过四年的拍摄,在2010年李少红版《红楼梦》进行了首播。这部耗资不菲的经典翻拍推陈出新,大胆启用年轻演员,在道具、特效、画面剪辑、制作中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旨在创造全新的经典之作。

但是在开播之后,口碑似乎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质疑声似乎超过了叫好声,《红雷梦》、《青楼梦》、《聊斋红楼》等等“别号”纷繁出炉。

诚然,翻拍电视剧是一件冒险的事情,翻拍《红楼梦》这样的旷世巨著更是冒险的难事,翻拍87版《红楼梦》这样经典中的经典更是难上加难的冒险事。

我们虽然应该为李少红导演莫大的勇气点赞,但是翻拍《红楼梦》口碑差的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观众对李导翻拍《红楼梦》会产生这样的态度呢?除了87版《红楼梦》“先入为主”刻板印象的心理规律之外,李少红版《红楼梦》的确是有那么多不尽人意之处。


一是“开水白菜”与“全家桶”。“开水白菜”是一道四川名菜,更是国宴上的一道精品菜肴。其食材以白菜和鸡肉为主,但烹饪过程却是严格和考究的,单单高汤就要熬制两道,每道需要熬制四个多小时。成菜后色味俱佳、鲜香爽口。

这就像36集的87版《红楼梦》一样,拍摄前剧组对演员的琴棋书画、礼仪举止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在拍摄中,剧组在实景建造大观园的基础上,还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41个地区、219个景点,不可谓不是小火慢炖出醇香。

而李版《红楼梦》在2006年启动之后,前期耗用大量的时间去海选演员、去宣传、去造势,拍摄中极尽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拍成了50集的大容量的“全家桶”。

然而,是小火慢炖、不油不腻的“白菜汤”令人唇齿留香、久久回味,还是立等可取、热油快炸的“全家桶”令人留恋向往,自然不言而喻了。


二是紧贴作品与迎合现代。这里重点指的是在演员选用方面。87版红楼在演员的甄选上可谓是用心至极,尽量紧贴小说中对人物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的定位,反复甄选,优中选优,成就了许多经典的绝版人物形象。如陈晓旭版的林黛玉,邓婕版的王熙凤,欧阳奋强版的贾宝玉,安雯版的晴雯,郭宵珍版的史湘云等等,都是令人难忘的经典。

李版红楼的演员虽是经过大型海选出来的,但其剧中的形象却是令人一言难尽的。尽管导演李少红再三表示,选出来的演员年龄、气质都跟《红楼梦》原著的人物相符,但是现实却摆在了面前。比如蒋梦婕版的林黛玉,娇弱不足,健壮有余,甚至还有些婴儿肥;再如贾宝玉,无论是于小彤版小宝玉,还是杨洋版大宝玉,皆是一张现代气息十足的韩式清秀脸。

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容易接受的是欧阳奋强式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年画娃娃的喜庆脸。再如王彦华版的贾元春、归亚蕾版的王夫人,扮相太过老气,让人不忍直视。周采芹版的贾母过于精瘦,显得富贵气不足等等。

李少红导演在演员的选用上,考虑更多的是“现代”味道的审美标准,当然这也是电视剧过度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下的产物。


三是娓娓道来与强烈烘托。87版红楼梦在故事的展开和推进中,快慢适度、舒缓有致、娓娓道来,没有过多的铺垫和烘托,情节设计干脆利落、恰到好处。

而李版的红楼中用了大量的原文朗诵旁白介绍剧情,加上诡异幽怨的背景音乐,还有时不时的烟雾升腾,来极尽烘托“梦”的气氛,让人容易产生光怪陆离、阴森恐怖的感觉,难怪被人戏称为“聊斋红楼”。

比如,有几个片段有点梦幻过头变阴森的味道。比如宝玉挨打后梦到琪官和金钏儿的场景,琪官背光以剪影方式出现在宝玉床前,投井而死的金钏儿也面目模糊地站在幽暗的角落,两人都对着宝玉怨怼地说话,此情此景与一些惊悚片桥段着实有些相近,让不少观众不由得心头一紧。

在背景音乐上,李少红导演在有意地向传统昆曲艺术靠拢,来接近曹雪芹时代最盛行的艺术形式,但是传统昆曲艺术的式微,对于广大现代观众而言,可以说是相当陌生和难于被普遍接受和喜爱的。


四是雅致简约与华丽诡异。87版《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其关键就在于“用心”二字。尊重原著,吃透原著,严格遵循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礼仪行为规范,在服装、道具、化妆等等方面精益求精,显得自然真实,协调契合。

在李版红楼中,各种妆容、道具却是夸张和诡异的。先说说扑面而来的“铜钱头”、“贴黄瓜片”。这种紧贴头皮的发型是一般人难以驾驭的,虽然女演员也都是明眸皓齿、花容月貌的,但是也被这“铜钱头”的发型拉低了颜值。由于其太过戏曲化、舞台化,与现代观众审美习惯的差距太大了。

再说服饰,此次李少红导演依然用的是其御用设计师叶锦添。叶锦添是一个水平颇高的服饰设计师,比如《橘子红了》中的“秀禾服”就是叶锦添的成功的代表作。但在红楼梦中,叶锦添却大量使用暗色和冷色,而且还时不时的出现“颜色混搭”的情况,使得画面压抑和混乱。

网上更一度调侃“红楼服装N宗罪”,如“尼姑带花(妙玉)、公子黄袍(贾琏)、二奶红衣(尤二姐)、丫头盘头”等等搞笑之处。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失败的服装造型也是李版《红楼梦》的硬伤。


五是实力满满与尬笑拼凑。87版红楼梦中的演员个个实力非凡,不必说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等这些主要人物的表现,单是一些小人物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板儿初到贾府的调皮好动、馒头庵中老尼静虚对凤姐的谄媚的嘴脸、春燕娘的“死鱼眼”等等,把人物性格特点演绎的入木三分、呼之欲出。

但是李版红楼梦演员的表现真是不敢恭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林黛玉在初进贾府的谨慎小心,被蒋梦婕演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呆萌妹,娇柔病弱被演绎成有气无力。姚笛版的凤姐演得太造作,总是尬笑不断,单单是林黛玉出场那幕,姚笛只会嘻嘻哈哈虚笑干笑,没有气场,根本演不出王熙凤张扬跋扈以及圆滑世故。

已小有名气的唐一菲饰演的秦可卿,眼神妖媚的倒像风尘女子,贾府“第一得意孙媳”的内秀气质全无;杨幂版的晴雯把在王夫人面前的西子捧心演成了钗横鬓乱、衣衫不整。

还有一些情节的设计更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再湘云醉卧芍药丛时,是一名小丫鬟哑着嗓子大喊大叫告诉大家。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黛玉最后竟然是像“马拉之死”一样,玉臂外露死在床上,这个情节被大多数人所诟病。

还有在台词方面,大部分演员像小学生背书,虽然节奏抑扬顿挫,但是不够生活化,让人看得不舒服。

当然,也并非说李少红版红楼梦是一无是处的,不可否认李少红导演是一个有水平和口碑的导演。在李少红版红楼梦中也有许多可看之处,如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奇幻、黛玉葬花背景的唯美、刘姥姥与女婿王狗儿接地气的交流、宁府祭宗祠的宏大场面等都是拍的不错的。

只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87版红楼梦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是一部电视剧中的巅峰之作,实在是难以超越,观众难免更愿意把最珍贵的情怀留给87版。


少读红楼


看了李少红版的《红楼梦》,了不得,那场景服饰演员真叫一个唯美!让人看出了《聊斋志异》、《倩女幽魂》、《白蛇传》的感受,看着看着,我咋又有点,象《青楼梦》了呢?了不得!了不得!


老版《红楼梦》虽然场景服饰镜头粗糙,可基本上尊重了《红楼梦》的本来面目,演员们一个个熟读《红楼梦》中自已角色相关的台词片段,悉心领会,进入角色,非常执着敬业,少了功利的成份,相当的安静。一本戏演下来,差不多成了半个红学家。


李少红版《红楼梦》的演员们不信
问问他们,《红楼梦》里的角色与关系,十有九个答不上来!这种绣花枕头能把文学巨著演绎好,除非他们真是老天送来的狐仙蛇精!

没有文化涵养的演员演不好古典名著,老版《红楼梦》摆在那里,借鉴也不会!浪费人力物力,炒现饭把饭炒糊了,无语!

(负薪映雪感谢你的阅读与关注!)


负薪映雪


87版似乎没怎么喜欢过,一是不喜欢欧阳饰宝玉。太圆太胖,与我心目中十一二岁小孩差距太大,二是那时不喜欢黛玉,87版黛玉只演成一个娇弱的黛玉。黛玉其实性情很丰富,其它回答中有描述,这里不重复。最近这次看,看到黛玉进贾府一节,大感失望。所有人表现都远离原作。尤其贾母。只有一种哄闹的感觉。便不再往下看了。那87版为啥受人欢迎。我想有几个原因:最主要的,那时没啥娱乐,随便一部剧,便能吸引住人,而观众口味不刁,容易满足。其次不能避免人云亦云,名导影响力。但有一点是87版绝无异议的经典,无法超越,那就是十二首配曲,陈力为主演唱。不论谱曲,演唱均是旷古绝唱。

再说李版,初见便被倾倒,极见原著风貌。演员形象也正是心目中样,剧情极尊重原作。印象最深的是这一节(但我记忆力不好,人物关系名字记不准,大致说一下):邢,王,尤三夫人好像有一人无诰封,在一次进宫前,那个无诰封的人在原作中微露出自惭形迹。这一情节李版均有体现。演员,剧情,原作精神只能泛谈,还需有意者自行品对。但李版有两致命处,一是配音,不堪入耳,根本谈不上美感。二是黛玉之死,黛玉死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不过相比整部剧,也算瑕不掩瑜吧。希望以后把这两处改改就趋于完美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原作不也是历十年几番增删吗?

李版我不知道是不是真不受欢迎,87版是不是就真受欢迎。反正我喜欢的大陆剧,演员几乎没获奖的。我不喜欢甚至厌恶的拿奖拿到手软,直至国际奖。我想这里一定有原因。

总之,若让我看红楼剧,目前只看李版,听87版的曲,因为我是在娱乐自己,不是愚弄自己。

她们已是我的收藏,血液;她们在我生命中永不负我,永远慰我。


水货的年华


李导胆真大,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李少红版《红楼梦》,与观众见面前,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言过其实,好话连篇。给人感觉李版红楼梦将是无人超越的绝版,肯定甩之前版《红楼梦》十八条街。他们的宣传,确实激起很多人期待观看李版《红楼梦》的极高愿望。

终于等到李版《红楼梦》粉墨登场。估计很多人做好了视觉、听觉的美好享受,也做好了跟着剧情走的心理准备,准备好了纸巾拭泪……音乐声像伴随着阴风吹进观众的耳朵,让人浑身发冷;大片段用悲伤低沉的语调朗读原著,让观众感觉冗长拖沓(是不是不懂观众,还是不尊重观众?又或是藐视观众?是不是觉得没有观众看过原著,要这样反胃的照本宣科……);光景多昏暗鬼魅,让人感觉是阴间,而不是美丽富贵的贾府……这一切的渲染,是不是要烘托出某个厉鬼要出场?蒋梦婕“不负众望”,不管是服装头饰,还是表情动作,太像是女鬼了……等到蒋梦婕出场了,谁还能坚持看下去吗?

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经典《红楼梦》,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亏了曹雪芹死了,否则他要找李少红算账。

这让观众怎么喜欢李版《红楼梦》?



墨韵飘香MYPX


谢谢题主的提问。首先,每次探讨有关《红楼梦》的话题,都是抱着惴惴不安的心态。因为《红楼梦》太伟大了,懂《红楼梦》的人太多了。其次,要声明《红楼梦》原著、87版《红楼梦》和10版《红楼梦》本人都看过,而且都不止一次。当然,相对来说,10版的《红楼梦》看的最少。因为这三者少看一样,都不敢妄加评议。

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感受吧。首先要表达的是,李少红版的《红楼梦》拍的还是不错的,至少肯定不是很多朋友评价的一无是处。比如在场景、建筑、服饰等方面还是用了挺多心思的。昆曲、特效等元素也属于有益的尝试。与其说很多人不喜欢这个新版《红楼梦》,倒不如说是风格较以往反差太大。老实说,个人也不太喜欢李少红版的《红楼梦》。试着简要分析一下其中原由。

一是观众的先入为主思维。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想象。87版无疑是难以超越的经典。新版一上映,观众难免与老版比较一番,失望之情在所难免。事实上,不仅仅是《红楼梦》,其他太多太多的电视剧重拍后,在老版面前基本上都会败下阵来。

二是观众的口味提高了。历来喜欢和研究红楼梦的人就非常多。新版《红楼梦》开播之时,研究红楼梦、懂红楼梦的队伍远远超出87版上映时的规模。吐槽人数之多、鉴赏水平之高完全在情理和预料之中。

三是演员整体演技不尽人意。近年来,受急功近利的利益观毒害,有太多太多粗制滥造的劣质电视剧充斥荧屏。10版虽做了一些功课,但也难以逃离肤浅浮躁、急于求成的大环境熏染。相对于87版一群老戏骨的精湛演技,10版小生们的表演水平相差了好几个量级。

四是情节生硬无趣。说难听点儿,就是打着“尊重原著”的旗号生搬硬套。演员的无趣对白加上拖沓冗长的旁白,不像是电视剧,倒像是广播剧(80后及以后都不知道什么是“广播剧”)。昆曲的尝试也收效不佳,配乐给人一种昏昏欲睡甚至非常压抑的感觉。

以上个人体会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如觉有些道理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10版《红楼梦》是著名导演李少红,

她所导的这版《红楼梦》运用的背景音乐大体是秦腔和昆曲,这更符合当时《红楼梦》的背景。李导认为《红楼梦》是部戏剧,所以头饰改用京剧里的铜钱头。这些对于87版是很大的改善也是创新。但是10版《红楼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不注重细节,过于粗糙。

就拿一个经典的场景,黛玉进贾府来说,黛玉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吃完饭,各有丫鬟用小茶盘端上茶来,87版黛玉是接了茶并不吃,只观察中姐妹。只见有人用捧过漱盂来,黛玉照着姐妹的样子漱了口,而10版黛玉先喝茶见众姐妹用茶漱口,也不拿帕子捂着就连忙吐了出来。林黛玉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文化修养,窈窕淑女一词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而10版黛玉的演绎没有演出这一特点,倒像个毛毛口躁躁的丫头。

再就是凤姐夸黛玉,最见其八面玲珑,87版王熙凤,稍稍来迟。黛玉连忙起身要拜见,凤姐连忙扶起黛玉让她做回贾母旁边,自己也在贾母另一旁坐下,随后凤姐便夸黛玉,而且是隔着贾母夸,凤姐的马屁,目标是极清楚的,唯有老太太这一个中心,又带夸了屋里所有人。87版这个设计刚好达到了这个效果。而10版就过于简单,黛玉起身拜见时,熙凤就开始夸,语速极快,好像是单单的只夸黛玉一人而又忽视其他众人,这里就体现不到王熙凤八面玲珑的特点。

我个人还认为10版《红楼梦》的人物选角,人物过于相像,有点傻傻分不清,没有87版的可塑性强,10版又正好与原著相反,黛肥钗瘦。有些角色演得过于用力,比如说晴雯,她是娇俏而不是泼辣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