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2万在加拿大的生活质量

标题的2万是软妹币。(注:1加元约等5人民币)

之前说好先记录下衣食住行的成本。前面3篇把住的成本讲完了。至于买房子的话题太忧桑,我缓缓再继续写买卖的部分。现在把衣食住行其他几个成本重点写一下。

先看看下图,我们平均每个月的生活支出的各部分占比。


月入2万在加拿大的生活质量


住:4200

食:4095

衣:1050

行:9865

其他:1549

合计:20759

是的,以上就是我们目前在温哥华维持基本的生活每月所需要的支出(人民币)。

这个生活质量大概有多“高”呢。

图中这个比例看着是很奇怪的,因为正常来说住毋庸置疑是最大的,但目前我们没有买房子,所以支出比较低,租金支出也相对较低,属于个例。

支出占比最大的部分是行。包括了3年免息贷款买的车子每月的月供,还有每月的车险支出,油费支出和市区停车费。车子价格加拿大比国内便宜,但养车成本,包括保险和维护、修车费等,高太多。

怎么个高法呢?听一个群里的小姐姐说,她之前不小心轻轻追尾了前面一辆车,别人的车没太大问题。她自己的车稍微凹了一些,因为只买了第三方基本保险,自己的车修理费自付,送修一个多月才取回车,收到了一张人民币5w的账单。

至于油费,again,BC省的油费是全加最高的(BC招谁惹谁了),目前普通汽油价1.35/升,约7块钱/升,和国内不相上下。但看看多伦多的价格,才1.0/升。

真的,发自内心最深处灵魂的拷问,BC省到底招谁惹谁了。

目前还不需要两人都开车上班,只需要供一辆车即可。但这边基本上没车是等于没腿,所以之后如果再买一台车,这部分支出又要大大增加。假设走一台车+公共交通结合的路线,公共交通支出应该和香港差不多,每月支出增加软妹币1500左右。

在吃的支出上相对还好,建立在既不太委屈自己又不太壕的吃喝的基础上。“不太委屈”的标准就是基本自己做饭,虽然不能天天龙虾海参,但各种肉菜水果都不缺。偶尔外食。而购买食品我们主要集中在Costco和TNT大统华(中国超市)。价格肯定比国内贵一些的,但可以通过自我安慰说这是“进口”食品啊,以达到一种自我开解与平衡有木有。

毕竟以前都菜市场,顶多沃尔玛+每日优鲜。现在俨然一副天天“Ol锓Blt”的生活水准有木有。

附上这边超市促销单给大家围观下这边物价,数字乘以5是人民币价格。注:1Lb=454g,也就是1磅差不多1斤这样子。

月入2万在加拿大的生活质量

继续附上中餐馆餐单,没事,我坦然接受你们抛过来的同情的眼神。上面的数字乘以7就是人民币结账价格,因为还有万恶的税与小费,税5%,小费15%,不给小费?呵呵,你试试。

月入2万在加拿大的生活质量

上个小餐馆吃饭,人均没有150出不了门。

作为不讲究的佛系,衣服只是偶尔买一下,所以这里算每月平均的。可能有人觉得挺少,的确很少,我们的生活就是那么的克(ku)制(bi)。对于我们两个国内常年靠马云家+优衣库的人,出国后这边依然优衣库+打折的ZARA过活。

当然了,在北美有些东西还是比国内便宜的,就是名牌啊有木有,日常保健品啊有木有。什么阿玛尼,国内几千一件,这里给你打个对折,什么?还贵,黑五圣诞再给你打(挤)骨折!

但是呢,这些名牌包包和衣服,以前不在我俩的标准里,以后也不会。也就是趁黑五和boxing day打折时屯了一些UA、GAP、AD之类的日常衣服,以避免衣不蔽体。

如开头所说,我们住的支出没有大的代表性,因为这个支出已经涵盖了目前房子的所有支出包括租金和水电煤等。如果买了房子,这个数充其量也只是持有成本的支出,还没包括房贷的部分。

若加上房贷,根据房子总价不同,至少也得多支出个1~3w人民币不等了。

其他

其他的部分包括了两人每月的手机费和家里宽带费(80刀+60刀+55刀),贵到发指。还有一些日用品支出。

家里宽带55刀/月,头2个月免费,限1000G流量(基本用不完),网速还OK快的。

以上的支出只是维持两口子在这边每月的基本生存费用,还没有包括娱乐度假旅行或者别的一些偶尔对自己好一(she)点(chi)的支出。

那么加拿大家庭收入水平是怎么样的呢,到底能不能负担这些日常支出。

根据加拿大统计部门给的官方数据,2015年加拿大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是70,336加元(人民币36w左右)(见图)。2018年的还没有官方数据,但是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是71,011(37w)。其实没啥差别。

月入2万在加拿大的生活质量


加拿大的教育、医疗、养老的福利,在国际上还是蛮有优势的,加拿大目前100万移民计划,对想去加拿大生活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感兴趣可通过私信留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进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