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旅遊:知識為本,創新為王,體驗為媒

工業旅遊是以保護和開發工業遺產、整合工業資源、彰顯工業文明魅力、提升企業綜合效益為宗旨,以多樣化的工業形態為載體的旅遊產品。藍裕文化在從事工業旅遊規劃設計的過程中瞭解到,發展工業旅遊能促進傳統工業城市不斷更新、推動老工業區環境改善、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增強企業資源多次開發與利用。發展工業旅遊能讓遊客感受工業歷史輝煌、品味工業遺產魅力、沐浴工業文化光輝。

在一些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西方發達國家,“工業旅遊”早已成為歐美國家實現城市更新、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以及生態修復的重要“平臺產業”“工具產業”。我國的工業旅遊產業剛起步,不像山水風景遊、文化名勝遊、自然奇觀遊那樣眾所皆知。但研究工業旅遊發展沿革、探索工業旅遊發展價值、總結工業旅遊發展模式,對於當下中國的眾多資源型城市和老工業區的轉型發展、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工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等,都有現實意義。

如何讓工業旅遊發揮更多的作用,起到推動企業發展、樹立品牌形象、幫助產品銷售等功能,藍裕文化認為應當從工業的本質出發,通過普及知識來激起大眾的好奇心,通過創新體驗來吸引大眾的參與感,從而水到渠成,讓工業旅遊為企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1

從會展游到現代工業景觀遊

工業旅遊從19世紀中期由博覽會衍生出的“會展遊”,到19世紀末期的英美工廠主倡導的“工廠參觀遊”,再到20世紀中期的“工業遺產遊”與“鐵鏽區懷舊景觀遊”,再到21世紀的“現代工業景觀遊”,經歷了一個由萌芽、發展到逐步壯大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工業旅遊的主導者與參與者對於工業旅遊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由狹窄到廣泛、由單一到多元、由平面到立體、由節點到系統的漫長過程。

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的工業旅遊,大多停留在企業主展示其企業的工業化生產魅力、提升企業形象、贏得顧客的青睞與信任、吸引更多企業投資者的階段。到了20世紀中期,工業旅遊將進入衰退期的傳統制造業、工礦業以及被淘汰的諸多廠礦所留下的種種資產轉化為有旅遊價值和具備旅遊功能的“復興資產”,將重工業衰退區的“工業遺產”轉型為環境優良的“工業懷舊景觀區”,並實現工業城市的更新與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20世紀後期,工業旅遊為許多國家的重工業衰退地區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並改善了歐洲工業城市的環境,使得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通過發展工業旅遊提升了自身的環境意識,加強了環保措施。

進入21世紀,國際工業旅遊產業已演變成一種體量大、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的文化產業。豐富的工業遺產資源的挖掘與應用,工業文明進程中豐富的歷史文化經驗的傳承,大量工業領域裡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當代高科技製造技術的傳播等,在工業旅遊產業中得到了充分發揮,使得這一時期的工業旅遊成為一種以工業遺產價值傳播為基礎、以文化創意為手段、以數字技術為工具、以品牌打造為特徵的全產業鏈文化創意產業。

2

工業旅遊的現代化創新

今天的工業旅遊,其產業功能大大提升,產品內容極大豐富,產業模式不斷創新。

在產業功能方面,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設計師發現,今天的工業旅遊產業不僅能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實現工業資源的二次整合開發,調整企業的產品結構,實現企業經營的提質增效,而且還能促進地方品牌的全球傳播,老字號企業的品牌價值提升,現有工業項目的招商引資,以及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的提高。


工業旅遊:知識為本,創新為王,體驗為媒


在產品內容方面,現代工業旅遊的產品種類不再只是老工業基地、老礦區、老工業城市的老廠房、老設備、老環境、老景觀等,而是在“大工業”概念下的工業旅遊內容。早期的廠區、工業建築、工業生產線、機械設備、工業產品都可以經過創意設計變成工業旅遊產品。傳統工業企業所積累的大量企業文化、管理制度以及生產工藝知識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工業發展歷程中的無數優秀工業人物及故事等,都是當下工業旅遊中最具吸引力的旅遊內容。

在產業模式方面,因為各個區域的工業旅遊資源不同,開發條件存在差異,選擇不同的發展模式對於有效利用工業旅遊資源至關重要。現代工業旅遊產業已經創新出多種多樣的發展模式。它既包括廣大工業城市、工業基地、工礦企業、科技園區,也涉及到諸多老字號品牌、工藝品製造、美食美酒製造以及現代高科技製造產業。

3

工業旅遊與城市更新

工業旅遊是過程,城市更新是目的。大力推進我國工業旅遊產業的發展,需要創新更多發展模式。

當今的工業旅遊在本質上是依賴一系列具有原真性創新活動支撐的。活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已經在德國魯爾工業區得到了證實。將廢棄的工業材料用作音樂劇、戲劇舞臺或藝術展覽臺,可以吸引從未到過此處的人們前往,或吸引原來在這裡工作的工人體驗他們原來的工作環境經改造後的全新面貌。

今天中國的工業旅遊明顯呈現出9種發展模式,包括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模式、礦業城市發展模式、高技術行業知識科普模式、都市工業園區發展模式、老字號企業品牌提升模式、現代製造業科技展陳模式、工藝品行業購物模式、酒莊酒業鄉村疊加模式和各類工業博物館展陳互動模式。今天的工業旅遊顯示出三大產業特徵:越來越強調跨界融合、越來越依賴數字經濟、越來越重視感覺感受。

藍裕文化認為發展工業旅遊不能讓遊客去觀覽那些破破爛爛的舊工廠遺址,去憑弔那些舊廠礦的工業遺產,而應給遊客提供更多的具有藝術魅力和人文情懷的“工業景觀”。這些景觀必須讓遊客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回頭看;讓遊人可進入、可停留、可欣賞、可享受、可回味;讓旅遊者感受到差異性、互動性、參與性、舒適性、方便性;讓工業景觀具備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歷史穿透力、文化震撼力、快樂激盪力和生活沁潤力。所以,藍裕文化從規劃設計的角度認為,工業旅遊要有互動性、體驗感,能夠很好地將知識融合在遊樂之中,不知不覺得為遊客帶來一趟科學之旅或者探源之旅。

創新藍裕

藍裕文化在工業旅遊的規劃設計實踐中充分發揮和理解發展工業旅遊產業必須有理念創新、政策創新、科技創新和模式創新的具體行動,必須打造出一系列令人回味無窮而又變化萬千的工業旅遊新品牌,從而為遊客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體驗,實現工業旅遊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