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个子不矮,偏偏孩子长不高?因为宝妈忽略了这一点

01.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孩子的童年怎可辜负这盛世下的良辰美景

儿子放学后,我把他接到家,他想去小区的花园里骑车子玩,我陪他一起去,路上遇见了幼儿园时的好朋友,瑞瑞,瑞瑞妈妈正准备带他去另一个小区里学英语口语,准备去超市买点吃的带着。

俩娃好久不见,特开心地玩在一起,瑞瑞妈妈说:瞧你儿子,长高了这么多,我家瑞瑞怎么就不长个了呢。

的确,瑞瑞在幼儿园时就是属于一直前排座位,jason一直在后排,有时候老师们玩游戏,孩子们自己找搭档,两人往一块一凑,老师们笑着说:这是最萌身高差

我知道因为瑞瑞爸爸妈妈都要上班,一直是奶奶带大的,奶奶是个很小心谨慎的人,经常怕孩子摔了磕了碰了,所以很少让瑞瑞出来玩。记得以前看瑞瑞和儿子玩时,儿子早一溜烟的跑老远,瑞瑞却是小心翼翼地下一个很小的台阶,然后才慢悠悠地走过去。

瑞瑞爸爸妈妈本身个头和我家差不多,甚至,瑞瑞妈妈还比我高一点点,所以基因问题应该不太存在偏差。

有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经过对患有矮小症的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近五成的患矮小症孩子是因为偏食而且不爱运动造成的。

所以,除却孩子基因问题,饮食和运动习惯是孩子长高的关键。

爸妈个子不矮,偏偏孩子长不高?因为宝妈忽略了这一点

02.

除了运动促进多巴胺分泌,

你还应该知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意义

脑科专家发现:

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帮助,同时对大脑发育也非常重要,运动会增加大脑发育的血流量,促进大脑毛细血管的生长,提高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水平。

最重要的是,运动更给大脑提供一种叫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物质,这种物质被简称为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大脑神经元生产和存活必须的一种蛋白质,能够帮助大脑神经元形成新的连接,修复坏的脑细胞。这种物质如同大脑的肥料,能够使大脑发育的更健康。

运动,会促使大脑的各个神经元活跃起来,而晚上,经过白天的有效活动之后,晚上大脑相当于放好电一样,也会进入疲惫状态,孩子就会入睡的比较快,睡得也比较香,而每天的

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长高的最好时机。

同时,爱运动的孩子,饮食也一贯不错,相当于老人说的那种:活动开了饭量也就上来了。

对于儿童来说,睡眠,运动,饮食属于孩子长高的三驾护航马车

所以说,运动就相当于孩子的健脑丸,奠定了孩子长高因素的必备基础

爸妈个子不矮,偏偏孩子长不高?因为宝妈忽略了这一点

03.

除了宅男宅女,宅童也不可忽视

台湾曾经公布一个数据:49.7%的孩子没有运动习惯,70.7%的孩子运动强度不够,深圳的一项针对幼儿园小朋友的数据也基本一致。

室外的阳光有助于孩子的骨骼和牙齿的发育,保护孩子视力,同时各种各样的不同环境刺激,孩子们之间的互动都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之前文章中多次写过如何促使大孩子运动增高,这一篇主要讲讲6岁以下的小宝宝通过哪些运动进行增高。

我国首部《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也强调指出,户外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运动指南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给出了每天不同的运动时间:

  • 0-1岁宝宝

每天应该带他出门2-3次;

  • 1-3岁宝宝

每天至少需要保证2-3小时的户外活动,运动强度不做要求;即便条件不允许,比如刮风下雨等,室内的运动量也要增加到2-3小时

  • 3-6岁宝宝

每天至少需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并且,需要累积不少于1小时的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也就意味着不仅要保证运动时间,同时要保证运动强度达标。

因为3-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孩子们在学校里会有一定的运动量,可以看看幼儿园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

jason在上幼儿园时,几乎每天都玩到黑黑的才回家,很多小朋友忙着去上各种培训班时,他一直算是玩过来的。

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每天到家都是跳皮筋,跳房子之类,很少在家里。从小就比我高的姐姐,一直比较文静,长大后她反而比我矮了一些

爸妈个子不矮,偏偏孩子长不高?因为宝妈忽略了这一点

04.

想长高,多做有氧运动是王道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父母在对养成孩子健康的运动习惯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宝爸宝妈们从宝宝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养成好的运动习惯非常重要。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可以做这些运动:

1.1岁以内的宝宝运动

1岁以内的宝宝需要采用的是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的方式。

  • 宝宝6个月以下,可以做一些宝宝的抚触操和拉伸小宝宝的小腿来促进宝宝长高

上肢运动:妈妈可以双手轻轻握住宝宝手腕,先举起左手,再举起右手,反复4-8次;

扩胸运动:妈妈双手轻轻抓住宝宝的手腕,胸前交叉再还原,重复4-8次

抬腿运动:双手握住宝宝的双腿,举起双腿与身体呈90度,举起放下重复4-8次。

翻身运动:

左手握住宝宝的右胳膊,向右翻,另一只手抵住婴儿的肩背部;

换右手握婴儿的左胳膊,向左翻,每个方向做4遍左右。

这些活动要在宝宝吃饱睡足,心情不错,想找你玩的时候再做。

  • 6个月以上时,宝宝已经能坐起来了,可以增加主动运动方式了。

6-8个月时,是训练宝宝爬行的时期,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好玩的,带声音的玩具在前面逗引宝宝,追着玩具去爬行,这项运动有助于宝宝的协调性;

8-12个月,可以双手架在宝宝腋下,协助他进行自由跳跃。

爸妈个子不矮,偏偏孩子长不高?因为宝妈忽略了这一点

2.1岁到3岁小龄宝宝

这时期的宝宝运动重点是加强粗大型运动,同时带出去玩的时间要够

1-3岁的小龄宝宝每天外出时可以在小区里跑跳玩耍,不需要强度过大的运动,但是需要保证在2-3小时,经过充分的阳光照耀;如果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参加户外活动的,室内的活动也要跟上。

室内游戏,推荐投球游戏,现在有那种篮筐式玩具,最初可以买那种比较矮一点的篮筐,宝宝容易投,也就有兴趣;宝宝大一点时,可以买大篮筐,可以把它安装在门后边,训练宝宝将求投入蓝中。

投球运动像篮球运动一样,也属于纵深型运动,帮助宝宝身体纵向发展。

爸妈个子不矮,偏偏孩子长不高?因为宝妈忽略了这一点

3.3-6岁的大龄宝宝

这时期运动重点是增加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

这种运动是指会使孩子运动达到比较累的状态,类似跑步后说话有点断断续续,连说带喘的强度。这时候的运动可以包括跑步,骑车,跳绳,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

平时下了幼儿园可以让孩子在小区里跑跑跳跳,一起拍球,或者跳大绳之类的中度强度以上运动。周末可以带孩子去爬山,年龄小一点可以爬矮一点的山,年龄大一些完全可以挑战一些高强度的山。

05.

从小养成的习惯也许奠定他终生的爱好

jason从小和我们爬山时都会比我们更棒,我们累得只想葛优瘫时,他总会鼓励我们,反而让我们无言以对,摘录一条以前爬山后在圈里发过的文:

本来,我只想带他去采摘和看小贤二,看完后我居然鼓动他说南线和北线我们都爬过,这次试试中线吧。结果爬过若干个陡台阶又听说后边还有俩类似的天梯,还有很长的路时,我开始耍赖说,算了咱别爬了,太陡了。结果他义正辞严地说,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我试图动之以情:咱们也没带水,爬那么高太渴怎么办?他说,可以咽咽口水滋润一下嗓子或者你自己想象一下喝一大瓶水。我又试图晓之以理:上面也没啥好看的,就是一个凉亭。他说,你不是说过无限风光在险峰吗?不上去怎么体会呀?

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跳啊。目前,我的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爸妈个子不矮,偏偏孩子长不高?因为宝妈忽略了这一点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

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青云奖获奖者,优质问答获奖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