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的“王爺”,到底是誰?鄭成功,還是冤死的進士?

鄭樵《通志·職官略》雲,“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

王,又稱王爺,在百姓心中,這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爵位,可謂是封建時代皇權之下的權力第一人

因此,在閩南,乃至中國民間信仰體系中,除了特殊神靈達到“帝”級外,一般在皇帝賜號或民間私諡中,“王爺”是最尋常且廣泛的神靈級別。正因為王爺有著令人信服的級別和足以撼動上層制度的權力,人們更樂於在不逾越封建等級的前提下為神靈賦予“王”的稱號,使之在代天巡狩過程中常有庇佑。

閩臺的“王爺”,到底是誰?鄭成功,還是冤死的進士?

莊重、嚴肅,誠如王爺之廟

或許是私諡的緣故,閩南王爺來源之廣令人眼花繚亂,以下摘錄主流說法一二,僅供參考學習。

一、進士說

進士說,作為王爺來源的主流,在各地廟宇中的傳說版本大同小異,主要的差異在於朝代和進士人數。

以鐘山水美宮為例,傳說在唐貞觀年間,唐太宗為試張天師法力,特命三十六名進士於地下室奏樂吟唱,並假借厲鬼作亂要求張天師施法制止。於是張天師做法,一時之間地下室泥石橫流,三十六名進士因之一命嗚呼。事後,唐太宗頗感內疚,特贈三十六進士為代天巡狩“王爺”,“遊府食府,遊縣食縣”,而水美宮之三府王爺便是其中的三位。

閩臺的“王爺”,到底是誰?鄭成功,還是冤死的進士?

檳榔嶼灣島水美宮

姑且不管唐代是否有府的建置,單單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天師做法便帶有民間私傳的元素,此說在百姓口中卻頗具感染力,只是在傳播過程中,部分節點發生了偏離。

同安呂厝華藏庵的版本則是360名進士,另外事件發生的朝代在其他地方還有唐玄宗、明思宗之說,誠如陳懋仁在《泉南雜誌》所說,“天順七年會鬧大火, 焚死幹餘人,上憐之, 賜死者俱進士”,如果此話為真,那麼人數眾多的進士成為王爺,可能是此類事件的引申也是極有可能的。

二、瘟神說

瘟神說,在國內最受認可,這大概是因為送王船形式與中國傳統送瘟儀式相同的緣故。在傳統道教體系中,五瘟神的名諱是有記載可循的,分別為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仕貴,總管中瘟史文業,故又稱“張、劉、趙、鍾、史”五府王爺。

《三教搜神大全》卷四雲,“昔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內,有五力士現於凌空三五丈餘,身披五色袍,各執一物。一人執勺子並罐子,一人執皮袋並劍,一人執扇,一人執錘,一人執火壺。帝問太史居仁曰:‘此何神?主何災福也?’張居仁奏曰:‘此是五方力士,在天為五鬼,在地為五瘟,名曰五瘟...帝乃立祠...詔封五方力士為將軍...後匡阜真人遊至此,即收服五瘟神為部將也”。

閩臺的“王爺”,到底是誰?鄭成功,還是冤死的進士?

現代再建之福船,送王船亦類此規格

五瘟神,在福建,是祈禱祛除瘟疫的民間主要神靈,尤以福州分佈最廣、記載最早,後來隨著明清兩代福建瘟疫中心南移,也傳播到泉州、漳州等地,甚至在臺灣也相當普及。

但五瘟神的姓氏是固定的,不會因此額外產生百名以上的瘟神王爺,正因為瘟疫的可怕,才讓王爺信仰也加入了瘟神崇拜的元素,使得王爺信仰的初衷向祛瘟傾斜。

三、鄭氏說

鄭氏說,主要集中出現於臺灣地區,以連橫在《臺灣通志》中的推斷為主要觀點。連橫認為,作為臺灣第一大信仰群體的王爺,其源頭均在明末清初,而身份卻大多語焉不詳,主要是因為臺灣歸清後,包括廟宇在內的鄭氏史蹟因清朝政策問題而有所避諱。

鄭氏以大明為正朔,在臺灣的統治實際上便是“代天巡狩”的反映,而眾多的王爺便是鄭氏舊部的化身,其中數量最多的池、朱、李王爺便是指代鄭氏爺孫三人,如濃眉大眼、深棕臉色的池王爺對應鄭成功,以池在泉州閩南語讀音中與鄭相近之故;臉色紅潤的朱王爺指代鄭經,象徵鄭經繼承鄭成功國姓的衣缽;白臉的李王爺則是年輕後生鄭克塽

如此說法,相對來說,能解釋為何臺灣王爺廟眾多的事實,但對於閩南的王爺廟則例證不大,但不失為一種新穎的觀點。

四、先賢說

先賢說,主要分兩種,一為閩南人的中原祖先,二為中原祖先的保護神,他們所反映的情節多為追本溯源,安土重遷,很符合閩南人的人文風格。

如被稱為“泉郡王爺廟總攝司”的富美宮蕭王爺,其原型為西漢蕭望之,而富美宮則為紀念蕭太傅的一境主廟,後來隨著富美古渡影響力的加大以及泉州瘟疫的肆虐,富美宮逐漸演變成附近王爺廟的主宮,並因此配享眾多王爺。加上其歷史久遠的遊地河送王船,三番五次漂流至臺灣及附近沿海,也使得蕭王爺信仰遍佈閩臺。

閩臺的“王爺”,到底是誰?鄭成功,還是冤死的進士?

泉郡富美宮,泉州王爺行宮

在漳州則是另一種狀態,有一部分王爺與漳州的始建淵源頗深,如陳王爺是開漳聖王陳元光,李王爺為聖王部將李伯瑤,池王爺為大唐名將池夢彪,這種身份的變化,大體上和富美宮相似,只是漳州在很多方面更注重和體現與開漳的聯繫。

先賢說,是王爺廟早期發展的一個重要來源,特別是社祠的演變與瘟疫信仰、航海禳人船之災儀式的結合,大大促進王爺信仰的發展。

閩臺的“王爺”,到底是誰?鄭成功,還是冤死的進士?

以先人為王爺的小王船

五、五行說

五行說,對大部分王爺有姓無名的現象解釋的最為合理。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存在敬畏之心,誠如舉頭三尺有神明之說,因而但凡有新的嘗試、嘗試過的收穫、期待更大收穫之時都會以請示、還願形式進行各式各樣的祭拜。

在諸多祭拜中,五行的作用可謂最為廣大,特別是農業社會,百姓祈禱五穀豐登時,更加註意木春、火夏、金秋、水冬之說,以期掌握自然規律獲得更大收穫。

閩臺的“王爺”,到底是誰?鄭成功,還是冤死的進士?

同安呂厝華藏庵送王船

在此基礎上,由五行虛無的信仰,慢慢發展成擬人的神靈,於是王爺的形象漸漸出現。如五行屬金的白、邢、蕭,屬木的伍、紀、顏,屬水的池、何、範,屬火的陳、朱、李,屬土的黃、溫、楊等,在多府王爺的構成上也基本以分屬不同五行的姓氏為組合,達到不同年份不同的五行主神目的。

但顯然,朱池李三府王爺的源頭不會是五行之說,這或許是對於不明來源的一種附說。

六、名宦說

名宦說,一般以個別王爺的身份出現,僅在小範圍的區域內出現,但有一個是例外,其分靈之多雄冠閩臺,那便是馬巷元威殿的池王爺。

相傳,池王爺,原名池然,系南京籍武進士,他在赴任漳州道臺,途徑南安與同安交界的小盈嶺時,恰好聽到三位小鬼準備前往漳州投瘟毒的對話,於是他就勢設計奪取毒藥自行服下,當下毒發麵黑而亡。

當地百姓感其為民捐軀,上報天公,

池然因此獲得“玉旨敕封代天巡狩總巡王”的稱號,其香火之盛,遍及漳泉,並流傳至臺灣和南洋。

閩臺的“王爺”,到底是誰?鄭成功,還是冤死的進士?

翔安馬巷元威殿,圖片來源:新浪zgq的博客

與之相近的如同安祥露頂拱蓮宮的陳王爺,其原型為集美進士陳文瑞,在他去世當天,適值祥露頂新塑王爺神像,百姓因此將之對上,從而產生了陳王爺。

還有大嶝島青龍寺蔡攀龍蔡王爺,同安新民鎮福亨宮和福德堂的林一柱林王爺等,都是生前官宦身份,或因功績顯著、或因廉潔奉公,被百姓偶像崇拜而成為王爺。

閩南地區,民間信仰之盛實在難以言表,若以神靈密度之大、種類之多評判,堪稱全國之最,以王爺信仰為例,王爺之來源絕不會以唯一渠道存世,大概歷史上名垂千古、忠貞善良之人都可於此找到原型,或許這就是閩南人愛憎分明的直接表現。甚至,在陸海不幸淪為孤魂野鬼的人或動物,都可能因閩南人垂憐之心而成為王爺,因而,但知有王爺,不必深究來自何處,或許就是王爺信仰博大精深、海納百川的內涵所在。

閩臺的“王爺”,到底是誰?鄭成功,還是冤死的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