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交社保、不买养老金的人占比有多少?他们将来会怎样?

吉伟传媒


有很多人都认为还有几十年的时间,现在过的不好,还能去管以后怎样,也不知道自己到时有没有命可以拿到那个钱,还是活在当下吧。但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例子:

我的嫂子,在村里的计划生育小组里做小组长,于是大队给了一个交社保的名额给她,而且缴费也有优惠,好多人都没这样的机会,可嫂子确拒绝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来劝说,告诉她交社保的好处,可她一味的认为自己现在都过得不好,哪有能力管以后的事情,而且现在还年轻,以后再说,并斩钉截铁的说她以后也不会后悔的。

事过多年,生活也比以前好很多了,当她选择进厂里上班了,就理所当然的交了社保,她今年已经50岁了,本可以办理退休领工资了,但由于她的缴费年限不够,只能延迟到55岁,她现在会在我们面前说,真后悔,如果当时交社保,我现在就可以领两份工资了,谁知道时间过得这么快。

这个例子造成的后果不是很严重,还有挽回的余地,但很多人应该就没那么幸运了。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都觉得时间很多,如果你再回过头来看以前的岁月,会感慨,时间过得这么快…


泥鳅8745


用是否缴纳社保可以将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已就业的职工,一种是无业的居民。

我国目前已就业的城镇职工人数大概不到4亿,占总人口的1/4多,在已就业人口中缴纳社保的人数占到70%以上,当然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应该达到100%才是合理的,为什么只达到了70%,因为有一些已经正常退休按月领取养老待遇了;还存在一些不合法经营的单位,不给员工交社保,以各种理由拒绝为员工缴纳社保,或者一年后转正再缴纳社保,这些都是不合法的行为,所以才导致职工社保的普及率没有达到100%,这种情况对于职工将来退休影响很大,作为一个有工作的人,却没有交社保,那么将来到达退休年龄不能领取养老金遭人耻笑不说,养老都成了问题,只能依靠劳动终生养老了。

剩下的3/4为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务农人士,按照要求和规定,这些人养老保险的普及率也应该达到100%,但实际上能达到80%左右,因为一些是已经到达60岁正在领取养老补贴了无需缴纳,还有一些是拒绝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般家庭条件和经济状况都较好的确实用不到,财大气粗自己可以养自己的老,还有一些从事个体经济的人群已经过就业的形式参保,剩下的一些是经济能力有限交不起养老保险,享受低保的,也有一些故意不交自己和自己较劲的,各式各样的情况导致普及率达到了80%。

对于已经缴纳了社保的人来说,到达一定的年龄或多或少都能领取养老金或者养老补贴,领取的金额每年都会上涨,而对于未缴纳的人士来说养老也会有一些困难,要么是子女孝顺全力赡养,要么自己劳动终生,依靠自己能力养老。


笔记簿杏豆


60年代以前的人,大家都知道,退休以后,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自从1993年国家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每一个企业的工人,必须得缴纳养老保险,退休以后按照养老保险的基数和工龄开工资。

现在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有一部分也就是给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退休工人开工资,以前的老工人,为国家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享受退休工资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

关键是现在养老保险亏空,据有关报道,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给退休工人开支,是从南方别的城市借的钱给工人开支,不知道这条消息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么养老保险将来何去何从,真的不好说。

现在有一部分人,在私营企业打工,有的私营企业给工人缴纳养老保险,有很多的工人,不愿意让私营企业缴纳保险,每年和私营企业要2000块钱,也就满足了工人的需求,企业省钱,这部分人,在全国能有多少,真的是不是很清楚。

从我个的观点来看,国家提倡每个人都必须缴纳养老保险,让每个公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政策是好的,岁数大了以后,每个人都有退休金,即使养老保险亏空,国家也会想办法,不会欠拖老百姓退休金,如果政策再改变一下,一视同仁,不分369等,那么这个社会更和谐,每个人都会参保,真正能体现到社会大家庭,国家的政策能落实。


圣伯


进社保巳是全民意识,连农村有条件都争看缴养老保险,也有一部分人认会社保是不靠谱的,钻牛角尖的人,接受外面负面信息,思维停留在二十年前的人。自认为算计聪明的人,思维比国家精算师还要精的人,这种人思维逻辑最顽固,经济困难的人,反正交不起社保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都认为缴社保是个骗局,任何事要看结果,沒好的结果,任何思维都是错误的。以农村为列,缴了养老保险的人,60岁退休就开始潇洒养老,还会到全国,外国旅游,沒缴养老保险的70,80,还在干体力活,因为他不敢停下来,他不是沒钱,他不敢花。这样的社保难道是骗人的吗。随着社会的进步,养儿防老已不靠谱,养老保险必须的,养老靠自己,早作打算晚年才有安定幸福生活,祝各位都有一个幸福晚年




团羊


不交社保的人以年轻人为主,原因:一,现在还年轻养老的事根本没考虑。二,月光族,交了社保能用的钱少了。三,对政府不信任,社保制度无法延续,怕到老了领不到养老金。四,自己不懂社保不了解社保,听别人忽悠而不愿交社保。五,由于经济困难无力交职工养老保险而选择一年一百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六,被无良的商保业务员忽悠不交社保而买商业保险。

由于对比有无社保的退休老人,有社保退休金老人生活轻松无压力,无社保老人还要为生活奔波,老无所养,当时不愿交社保后悔来不及事实。交社保已是我当地共识,不愿交社保的人越来越少了,只有个别人不愿交了。到需要养老是后悔就来不及了。


平78514851


餐饮业,建筑业等农村务工人员集中的行业不购买社保和医保很普遍,占了全国总务工人员的2到3成吧。不买的原因主要有3点:1,上述行业人员流动性强,劳动局监管难度大。2,老板为了节约成本,故意不买!3,务工人员认为社保和医保用处不大,不如多拿钱(很多老板会对员工说:多给你200,你自己写个放弃购买社保和医保的申明吧!员工是多拿了200,但是他们不知道老板节约了700到800元)~~~~这些没有社保和医保的人晚年只有靠年轻的时候的积蓄和子女养老了吧(如果买了商业养老保险那也行)!


82年的中年狗


楼主您好,现在不交社保不买养老保险的人占比有多少?这个数据是没有办法统计的,因为持卡人群达到了12亿,但是这些持有社保卡的人群并不一定都购买这个基本养老保险,所以说这个数据是很难统计的。

当然你不论他买不买养老保险,至少自己的将来会怎么样,我们从现在可以看得出来,因为你只有购买了养老保险,那么你才能够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后获得一份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如果说你没有购买养老保险,那么即使你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那么也不能够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这就是购买养老保险和不购买养老保险的一个主要区别。

那么如果现在你还没有购买养老保险,我个人建议还是继续要参保,这个基本养老保险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只有参保的基本养老保险才可以在退休之后获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那么这个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毕竟是可以领取终身的,可以让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


社保小达人


这两年,随着社保被纳入税收系统,随着国家对企业单位缴纳社保的规定严格,随着养老金和医保的宣传和普及到位,不管是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很多人都有了缴纳社保的意识,较之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目前因为缴纳社保还是选择性比较大,尤其是农村地区,大家大多数只知道缴纳医保,对于养老保险之类的不甚关心,所以现在也没有相关的数据统计给出具体的不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

虽然很多人有了缴纳社保的意识,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觉得现在离使用社保还有一定的时间距离,觉得社保、医保、养老金之类的可有可无,他们频繁的跳槽然后社保断交之类的,有的干脆创业或者成为灵活就业者,也没有缴纳社保之类的。目前来说,可能社保对他们的影响还小,毕竟90后离退休还有三四十年之久的,他们现在都是抱着及时行乐的态度,关键是现在物价水平上涨,他们大多都是月光族。所以跟他们说什么提前缴纳社保或者交社保的好处,他们都觉得增加了自己的压力。

但是,实话还是要说一下的,对于小年轻或者中年人士来说,还是建议尽早缴纳社保,当然富二代或者家里有矿、特别能挣钱的人除外,人家可能真的看不上社保这个最基本的保障,那些其他人就要考虑一下了,想一想到了年老的时候,没有了工作,如果再摊上个生病什么的,这根本就挡不住花钱,每个月如果发一笔养老金,医保卡可以报销的话,那也算是解决了老年生活的两大困难点的。

我国是规定社保缴纳满15年、年龄达到退休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而医保是缴纳25年就可以享受终身医保了,所以趁着年轻还是提前打算,男性超过40岁、女性超过35岁再缴纳社保就不会太划算了。


谈保说金


我是自由人交了社保是我这辈子最错的一种投资,交得多拿得少,一分一毛都是自己省下来的钱交,退休后确拿得是最少,自由人没单位补贴的真的不要交,几个朋友交了一两年的都再也不交了,自己己经交了七八年只有继续硬着头皮继续交下去。


輝煌人生31


以前哪有这么大压力,房单位分,病了单位报销,孩子上学也花不了几个钱,倒在路上有人扶,有小偷流氓大伙一起打个半死送派出所,哪有什么黑社会,都是没有工作的小混混。碧水蓝天,西红柿黄瓜不洗擦擦就吃也不闹肚子。那时候穷,大家都差不多,工人比干部还挣的多,一线吗,费体力。后来富了,就有了思想差距,万元户,百万不算富,千万算大户,现在一两个亿都不算什么了,富二代都有了。我是历经三年不招工,上了几年班后,下海,淹着了,上岸打工,自己和给打过工的老板都没交过养老保险,前几年打工发现个个互相挖坑,勾心斗角的。以前不想打工是心气高,后来不打工是受不了你欺我诈的人际关系,忒累。离职,自己做个小生意,糊口就行。至于生老病死,也不去想了。越想越压力大,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嘛。想想以前的旧社会我还是幸福的,这算嘛,没事自己找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