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润滑产品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主要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大家对它的认知可能也不算多。润滑也就是抗磨,主要是减少二个物质之间的磨擦,润滑油产品一般是液体或为半固体状态。润滑需求的不同分为有不同的润滑产品,总体上来说润滑产品主要分为下面几大类:

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润滑油产品的作用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主要都是起到润滑、冷却、密封、防腐、清洁。润滑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工程机械甚至航空事业领域。

车辆润滑油(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摩托车)又名机油,日常汽车保养项目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润滑产品。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早期国内的汽车基本上都是进口的,可想而知汽车配件以及养护产品也只能进口。1953年我国第一部解放牌汽车落地,正式结束中国没有自己的汽车历史,随之配套的产品也应用而生。

中国润滑油老大

长城和昆仑都是国企背景,各自的总公司业务遍步天上地下和国内国外,知名企业排名时都是不分上下的。对于国内二桶油的介绍就不多说了,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大概是因为国有企业所以品牌推广上相对比较保守,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长城润滑油和昆仑润滑油二个品牌的存在。虽然市场品牌建议不算太好,国企背景加上中低档产品优势,二位龙头老大的润滑油总和也还是占据了大半江山。

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和国外不同的是,我国80年代初的国内企业品牌意识还没有形成,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及至到现在,进口品牌产品仍占据了大部分的主流市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改以及后来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内企业也开始向外国企业学习开始着重起知识产品保护以及形象宣传,润滑油老大——长城润滑油就在一路一带的政策下走出了国门奔向更大的世界怀抱。

民营企业的逆转

在网络还不是太发达的2000年,大众多以电视、报纸、路招等媒界认知一个品牌。而国内第一个做CCTV广告的是民营企业——统一润滑油,成功的从当时4500多家润滑油企业中脱颖而出,跻身行业三甲。一次电视广告宣传的加持,统一想在当时混乱的市场脱颖而出还是不行的,所以统一紧接着优先推出"加氢润滑油的概念",吸引了众多的目光的同时也巩固了品牌地位。在2006年顺利被壳牌收购,现在的统一润滑油在市场已经不复当年的风光了,虽然有壳牌公司的背景,但业绩表现平平。

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三足鼎立的汽车机油市场

美孚、壳牌、嘉实多是目前来说国内流通最广的汽车机油品牌,占据了大部分的中国中高档汽车润滑油产品市场,这种状况其实和三大品牌进入市场的时间和品牌运作有关。三大品牌均有世界级石油公司背景,美孚和壳牌进入中国的时间都差不多,嘉实多的发展应属于后来居上,特别是赞助了世界杯广告之后,嘉实多的产品正式进入大众视线逐渐向一线品牌靠近。汽车更新迭代对于机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线越趋向中高档产品看齐。其实国内还有很多产品质量过硬的进口品牌,但是因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短、市场政策不够灵活、经销商实力平平等因素,只有少数单品流通较好或是在部分地区热销。

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国内企业的发展

润滑油门槛不高,所以造就了国内品牌泛滥、假货横行的市场状况。国内企业运营的润滑油品牌主要分为二大类:假洋鬼子和国货,假洋鬼子的情况什么行业都有存在,毕竟国外的产品追溯起来比较难加上国人媚洋崇外,所以给了假洋鬼子生存的空间。

中国汽车润滑油杂谈

假洋鬼子主要在销售时误导、欺骗消费者为主,大部分产品经不起市场的调查和推敲,货源多是国内采购成品再进行分装。有部分企业还会在国外注册空壳公司,而当地国家却见不到这个产品的销售。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如何识别假洋鬼子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分析:

1、假洋鬼子经常标注与什么电视台合作(例如GGTV某台),一般在5-10秒左右,真正的世界十大品牌机油是很少做这些小而短的广告推广的。

2、"某某保险公司提供质量担保",保险公司承保的一般只是包装等与质量无关的附件,从来没有见过哪一家保险公司为润滑油质量赔偿过。

3、“声称品质源于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等)”。但你却永远无法在当地找得到这些品牌的销售,因为一般都是空壳公司啊。

4、 经常参加国内什么十大品牌颁奖典礼,获奖的名称可以有很多种,可都是自己掏钱买的。

当然除了这一些假洋鬼子外,也还是有不错的民营企业的,如:龙蟠、康普顿等(没收钱的广告哈哈),默默的在市场耕耘多年,也有了一定的市场。因为国内品牌实在是太多无法一 一分析,如果你有感兴趣的品牌可以留言我。

部分图片网络整理,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