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調皮生氣的時候該怎樣控制自己情緒?

煜熙麻麻


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老大五歲半,老二快四歲,兩個在生活中也是屬於不安分,非常調皮搗蛋的孩子,雖說活潑好動,調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有時候大人在一些事情上還是無法忍受的,特別是當大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再遇到調皮不懂道理的孩子,那時候真的是無法剋制心裡的怒火,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對孩子吼、叫、罵、打。

其實我也會偶爾出現這種情況,說實話,當一個人面對兩個年齡相差不大,又是不安分的男娃娃的時候,我已經用盡自己的洪荒之力盡可能來減少“暴力”衝突。或許我的修為達不到遇到這種事能心如止水的這種境界吧!不管怎樣 ,我還是有我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3到7歲之間的孩子,適當的肢體懲罰未嘗絕對不能用,因為孩子這段時期處於已經有分辨對錯的能力,但自我管控能力相對弱的階段,他做一些錯的事是在探視大人的態度,如果能用講道理的方式得到解決那最好不過,如果嘗試了講道理都毫無作用的話,用適當的肢體懲罰,或者肢體語言懲戒下為孩子樹立規矩,還是很好的一種方式。但,前提條件是大人必須要明辨是非,是在孩子不懂道理做錯事後,用講道理的方式行不通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用且必須掌握好度,不要為了發洩自身情緒,把孩子當成出氣筒。

但3歲之前和7歲之後的孩子就不要用“暴力”方式解決了,那樣會對孩子產生不可預知的負面心理影響。因為三歲之前孩子是屬於好奇心特別強的階段,對事情他們沒有過多的對錯之分 ,如果大人不理解就一味打罵的話,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父母是不愛自己,從而會出現沒有安全感、膽小怕事、自卑等負面心理。而七歲後的孩子已經完全有自己的思想了,但又缺乏對事物全面的認知,做錯事惹大人生氣並不是故意的,這個時候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臭罵或者是打的話,很有可能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心理會扭曲。這兩個階段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耐心講道理,以身作則。

所以說作為合格的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真的不能馬虎,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當遇到迫不得已要實行“暴力”的時候可以看看我所寫的這篇文章或者是在心理多練幾遍:孩子是我親身的,我得要對他成長負責。或許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二胎寶媽談育兒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許多父母性格會很衝動、很暴躁,不論是在處理事情上還是在教育孩子上,都會比較激進和衝動,有時候甚至會還沒有理清事情緣由就對孩子動不動就打,動不動就罵,這樣是一種非常不對的教育方式。

王先生平時性格也是那種比較急躁的性格,在教育孩子上,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常常會不問清楚事由,對孩子打罵是常有的事兒。

王先生的兒子康康今年11歲了,在讀小學六年級了。在一次學校體育課中,康康不小心受傷了,是在和同學打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在投籃的時候沒注意,摔倒在了地上,把腳給崴了,當時腳就立馬腫了起來,自己都不能走路。老師和同學及時把康康送去了醫務室進行了簡單的醫治。但還需要後續到大醫院進行檢查,看有沒有其他情況。所以老師就立馬聯繫了王先生來接康康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接電話時王先生正在忙工作,是特別請假來學校接孩子的。一到學校,看到兒子受傷了,還沒開始關心孩子疼不疼和問清楚事情緣由,就開始對孩子發脾氣,大聲斥責孩子又是在學校瞎打鬧弄成這樣,還抱怨孩子耽誤自己上班的時間之類的,一直在對孩子發脾氣,但康康好像已經習慣了爸爸這樣的暴脾氣,自己一句話也不說,一句話也不解釋。

生活中有很多脾氣爆燥,不問事情緣由就亂髮脾氣的父母,若他們長此以往以這種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不僅不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感情的培養,也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的發育,甚至還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而且脾氣暴躁的父母的孩子要麼形成懦弱膽小的性格,變得越來越不活潑、不愛說話,缺乏自信心;要麼孩子形成像父母一樣暴躁的性格,遇到什麼事情,唯一的處理方式就是發脾氣。但這兩種性格都是不健康的性格。

在生活中,父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對的要給予表揚與稱讚,孩子做錯的要給予及時的批評與指正,總之做事情前多想想,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打罵孩子。


布衣學堂


衝動是魔鬼,遇事衝動的話,就會影響判斷。特別在教育小孩子方面,更加不能急,需要多點理性。

據調查顯示,全國有近九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合理控制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年齡越年輕的父母對孩子的吼叫佔28%。當然,父母的出發點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護,才會管教的。但是你是否有想過這樣不管理情緒的管教會給孩子的童年埋下陰影呢?

據科學統計,有暴力傾向的人在童年時百分之八十以上有被父母吼叫過,除此之外,情緒失控而對孩子吼叫,還有以下幾種影響:

1.性格孤僻、懦弱、不自信

2.不善於交際、不會處理人際關係

3.形成討好型人格,一昧討好別人

那麼在孩子調皮時,該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1.換位思考,不要以局外人去判斷事情的對錯。

2.大腦切換場景,想想快樂的事,讓自己冷靜下來。

3.自己迴避一下管理好情緒,再來教育孩子。

逗逗龍機器人溫馨提示:

經常遭受父母的言語暴力的人,腦結構會受損。

逗逗龍兒童機器人陪伴成長,讓孩子感受更多的愛!


逗逗龍機器人


首先閉眼深呼吸,默唸是親生的,多想想娃可愛乖巧的一面。如果還不能平復,就轉身暫時離開下去做些別的事,比如一些體力勞動。或是做些自己喜歡的事,聽聽歌看看窗外風景,等到心情平復了再去和娃溝通,問問他幹了什麼,什麼原因,怎麼解決等等。

大人的情緒一定要穩,不能因為自己的情緒就簡單粗暴的收拾一頓就完事了。其實往往得到的結果只是髮質,辯證的角度,欣賞的眼光……多多發現娃洩了我們自己的情緒,並沒有實際解決問題。對帶娃我們真的需要絕對的耐心,強大的心理素的閃光點。

對待孩子的調皮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隨他去(非原則性問題),一種是必須停(原則性問題)。

非原則的調皮我們以辯證的角度去看待,比如娃能力不足非要自己動手,不讓她來還不行的情況下,有些父母的暴脾氣就上來了,娃咋這麼不聽話啊巴拉巴拉。其實冷靜下來想想,她願意動手說明有自我意識了,此時培養她動手能力自主能力的關鍵啊,娃是越用用棒的哦!不過家長是需要有強大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裡承受能力!!!

原則性的調皮絕對不可以觸碰的一定要嚴肅處理,比如玩插頭啊電線啊。處理這些問題也不能簡單粗暴的處理,雖然效果快,但是整體效果不佳。

首先警告,面對面,眼對眼,認真告訴娃,絕對不可以做什麼,如果你要繼續做了我會怎麼處罰以及沒做怎麼表揚或獎勵(需要有獎懲)。

其次沒有繼續可以鼓勵表揚,抱抱親親。如果繼續了,就使用之前約定的處罰方式(一定要堅決不可心軟)

最後處罰完一定要和娃談心,處罰的原因,以及你希望得到的反饋。最後一定要有抱抱,並告訴他,你是愛他的!

育兒是需要巨大的勇氣,足夠的耐心,強大的承受能力,以及愉悅自己的心情






樂活悠悠


面對熊孩子,家長的確很難隨時都做到冷靜。

但是生氣的時候卻又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我們常常希望孩子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別發脾氣,但我們卻常常在為孩子示範著:情緒失控。

有以下幾點建議:

1.千萬別單單想著忍。忍字頭上一把刀,一直想著忍,自己就會很委屈,遲早情緒會爆發出來。

2.找到情緒的源頭。我為什麼這麼生氣?一定要連續問自己三個為什麼,可能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很多時候,生氣不是因為孩子調皮,而可能是覺得自己管不好孩子?也可能擔憂調皮的孩子會不會將來做錯事?找到了情緒的源頭,就更容易處理問題。

3.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媽媽現在覺得很生氣了,因為你這麼做,我覺得很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4.自己實在控制不住,就要暫時退離現場,可以讓別的家人來頂上。如果沒人頂,就告訴孩子,媽媽需要冷靜,要不就會發脾氣了。希望孩子能幫助你,停止調皮的行為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行為而學習的。

我們希望孩子情商高,會控制情緒,就得從自己做起。


85分媽媽


孩子太調皮,令你生氣的時候,可以用以下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覺知到自己升起的情緒,感受這個情緒。

二,檢視自己的念頭,是什麼樣的觀念,讓你認為孩子做的不對,才造成你生氣的。因為觀念使我們產生了情緒,而我們的觀念也不一定就對。

三,你也可以跟孩子坦誠的表達說,你這樣做媽媽很不開心,你這樣做媽媽會生氣的,來跟孩子進行柔和的溝通。


熱愛生命的自由心空


調皮的孩子大多聰明好動。可以和孩子多玩遊戲。拒絕說教,用自己的行動讓孩子感受。


楚楚故事館


孩子調皮是天性,當你無法接納的時候就生氣,孩子天性沒有錯,錯在你無法接納,尊重孩子天性,理解孩子的調皮舉動的功能:自我刺激消除無聊?引起別人的注意尋找玩伴?好奇地探索嘗試新鮮的活動?興奮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當你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功能,你就會覺得他十分可愛,哪來生氣呢?你希望他像個成年人一樣穩穩地坐著,去幹著大人允許的事?他的童真童趣早早地消失?那你是不是太慘忍了?

走過去,拉著他的小手,一起奔跑,一起探索,一起遊戲,創造充滿童趣的生活,讓我們跟孩子一起享受童年的快樂。孩子會因此得到陪伴,得到滿足,勇敢地快樂成長!像你一樣的熱愛生活!


113號渡老師陸惠芳


孩子太調皮是孩子剛懂事的時候沒有太注意調教他吧,孩子一但形成了調皮的習慣,一時間是改不過來的,不過現在調皮的孩子還是挺多的,小孩畢竟是小孩,跟大人是有許多的不同之處的,調皮也是小孩子們的一個特點,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要學會接受他的調皮,而不是生氣,生氣了也沒有必要控制,控制也是挺難受的,慢慢學會接受他不好方面的存在,(其實因素在自己那裡,對吧)然後一點一點的去改變他的調皮,這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要有耐心去訓練…


寶寶心理


對小朋友注重的是耐心,現在的小朋友不像過去一代的小朋友。都喜歡多動。儘量多時間與小朋友細聲開導小朋。隨著小朋的長大慢慢會變得懂事。請記住耐心,絕不能讓小朋友有心中負面作用。帶來不陽光的一面。到了一定時期他自己也會懂得。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時期,也是一個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