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孩子特别皮,爱对付,请问该怎么办?

阳晓飞飞


有段顺口溜是这样说的:“一岁两岁是心肝,三岁四岁有点烦,五岁六岁老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



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三四岁以前很朦胧,有一些自主需求,满足不了,往往通过哭闹来表达;到了五六岁,表达没有问题,但孩子还没有完全的自我认知;到了七八岁九岁,接受了学校教育,有了一些纪律约束,但是我约束能力依然很差。尤其是从学校回到家里后。这个时期是孩子性格变化成长的一个关键点,一定要把控好。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1.在家庭教育中,严格执行奖惩机制。这个年龄段孩子他的是非观念没有完全形成,大人给他讲道理,他一般情况下不是会完全接受的。可以通过奖惩让他明确什么事儿值得做什么事不值得做、不应该做。


尤其是做错事儿要有惩罚,所谓的小惩大诫,就有这方面的意思。举个例子:过年时两十岁左右的小孩玩手放鞭炮,一个家长责备了孩子几句,另一个没让自己孩子吃中午饭。结果没过几天,前一个孩子因把鞭炮里的火药装在药瓶中点燃而炸伤。

奖励也要及时恰当。美国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一些孩子的零花钱,就是通过干力所能及的事得到奖励获得的。

2.利用孩子强烈的表现欲施以教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引人关注,可以在家长管控的范围内,放手让他做一些事。比如让孩子去买菜、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他会害怕给家长带来麻烦而不去做有些事情。



3.着手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兴趣。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可塑性很强。比如想音乐、绘画、唱歌、体育方面等等。家长首先要发现孩子某一方面的天赋,从而着力培养。孩子有了某一方面的兴趣,他捣蛋的时间、无事生非的时间就少了。


4.读书也可以培养孩子沉稳的个性,读书也可以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个时期可以介绍给孩子一些适合他读的文学著作,或者是科普方面的著作。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气质越会发生大的变化。



孩子有了问题要想办法,但千万不可动手,斗智斗勇也不可取,春风化雨的效果总比过严寒冰霜,请记住,塑造孩子的第一人就是父母。


格超梅上


1.孩子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不良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长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很体贴,孩子反过来也会以他的"懂事”和"听话”来回报家长。2.儿童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来,并以恰当的方式帮助解决。不要以成人的知识嘲笑孩子的无知,不要以成人以成熟的思维方式批评孩子的幼雅可笑,每一种和孩子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教育,也是一种心理健康辅导。3.不要打骂孩子,打骂是教育中最坏的办法,我从不相信那些“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种野蛮的生活方式,完全没有任何教育要素,他只是让父母出口恶气,在严厉家长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自卑,性格内向,缺少人际沟通能力,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出现坏脾气。8.孩子要养成读好书的好习惯,读书可以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个性。9.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已,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孩子很快就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奖励奖励奖话”就是他们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情积累的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10。对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导和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次序打乱了。11.只设记功薄,不设:计过薄12.家庭和谐对孩子来说,最宜健康成长,家庭中不要有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是孩子做人的榜样。


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岁现在管教还来得及,再大一点就差不多管不住了。

一般这么大了你想管教他一定要和孩子有一定的亲密度(设身处地的想如果家长不时不怎么和你沟通,突然总是管教你,你会听吗?),如果不够请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要一味的简单粗暴对待,这种方法越大越没效果,反而对亲子关系不利。多和孩子互动,让孩子愿意和你聊天说出自己的想法。

关系稳定之后可以制定一些规则,不光孩子要执行,大人更得执行,要记住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制定规则肯定要有奖惩制度,必须严格按照规则执行,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指定规则肯定要对孩子说为什么会这么做?你觉得这么做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我希望你怎么样?你自己能做到怎么样?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并坚持完成!

当然还有寻求关注的调皮,这个只需要对他多关注一些,多陪伴,多鼓励少批评。

不同的调皮肯定是有不同的解决方案的。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孩子大了这么做只会让他更叛逆,我们要用怀柔政策!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向孩子妥协,最好是恩威并施。

关键孩子方法是随时变化的,单一的手法不可能管教好孩子的。



乐活悠悠


家庭熏陶,让孩子多读书,多去名人故居,重温先哲成长的环境,书香是对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推荐故居一: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怀旧,等作品都成名于此。很多中小学生在园子里意犹未尽的欣赏、徜徉。也许从课本到生活,才是孩子最喜欢接受的方式。从平民到士大夫,500年积累的家族兴衰,戏园、书房、百草园、三味书屋、日本留学……读书之多,见识之广,才会明白人世间两件事最重要:教育、医学[爱心]

推荐名人故居二:蔡元培故局

北大开自由之风的校长。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绍兴商人家族,自幼读书,清末进士,留学德国,北大校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五四抗议北洋军阀的凡尔赛合约,创办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院……





春蚕妈妈


我家的6岁就这样了,天天斗智斗勇的,和我玩套路,我都觉得智商不够用,他说句话你还得琢磨琢磨什么意思。这才是刚开始,日子还早着呢,只要大路子对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吧。


可欣0319


跟孩子做朋友多听听他的想法,不要暴力努力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