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微视野
孩子是未来和希望,农村条件不好。要想走出去,读书不敢说是唯一出路,但绝对是最好的出路之一。
没有钱孩子成绩好的话不借钱就会耽误孩子,哪个父母不是为了孩子好啊?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父母宁可借钱也要把孩子供出去。
很多孩子都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好的条件,其实父母不是不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而是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不是没尽力,所以我是要多理解父母。
很多农村父母都吃亏于没文话所以他们非常理解没问话的可怕。所以他们宁可自己少吃少和从牙缝里挤钱。甚至借钱也要供孩子上学。
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希望好好读书就是希忘,也是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奔头。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不变的真理。
另外也希望我们在读书的年轻人好好真惜学习的机会好好珍惜父母给辛苦换来的机会!将来有了本领好好孝敬她们。
飞猪美文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
本人今年30岁,现在在广东江门公办学校任职高中。工作7年,有车、有房、有车位、有存款,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我自己以前的生活条件比,确实好了很多。
我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偏僻县城的偏僻镇里的一个偏僻村的普通家庭。父母是底层勤奋农民,父亲初中毕业,母亲文盲。全年收入只有5亩水稻,年毛收入约7000,除去开支,分文未存。
父亲那一代,经历过三年大饥荒,经历过文革,经历过改革开放,经历过汶川地震,经历过奥运会等,可以说,父母亲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上有爷爷奶奶要孝养,下有我们三姐弟要扶养,生活怎一个“苦”字了得。
我的母亲,家里七个姐妹,一个弟弟,也就是我的姨娘和舅舅。所有姨娘全部嫁在县城,舅舅本身就是县城出生,只有我母亲嫁到农村。母亲排行老三,老大老二老三不识字,下面的弟弟妹妹读了初中,也真是因为这个,三个大的被瞧不起,尤其是我母亲,人善良,又老实,所以他们也经常看不起我母亲,又加上身在农村,更加被他们看低。
所以,从小,父母亲总是对我们非常严格,全力支持我们接受教育,姐姐84年的,哥哥86年的,我88年的,姐姐读初三哥哥初二我初一,本来就没什么收入,所以每个学期开学交学费的时候是爸爸最痛苦的,几次都看到父亲躲在房里偷偷掉泪。但是,父亲从未放弃,由于人生选择不一样、成绩不是特别突出,再加上家庭客观条件以及当时的打工潮的影响,姐姐和哥哥初中毕业就成为粤漂。而我初中毕业就考入县里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学习。
高中三年成绩有好有坏,中途自己都想放弃,连续逃课一个多月,终于被父亲发现,父亲那天喝了很多酒,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摔了很多东西,那一天下着倾盆大雨,父亲整夜未归。我感到很害怕,第一次又害怕的感觉,内心发誓,一定要读书,一定要出人头地!第二天父亲回到家,看到我,满脸笑容的摸摸我的头说“不好意思,昨天控制不住情绪”。听到这,我的心在滴血,我扑通一声跪下,请求父亲原谅,满脸泪水。父亲扶我起来,说了很多话,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说“男人,上不能安邦治国平天下,下不能报答父母养育恩,那是何等的失败,我希望你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不要让别人看不起,不要像我这样,一辈子在农村!”。
高三那年,我拼了命的学习,5:30起来跑步到6:30,之后一天的课程,晚上23:10下课,我自己回偷偷留在教室复习到2:30,休息三个小时,虽然眼睛肿肿的的,但是我的眼神却是有神的。那一年,父亲在地里干农活由于营养不良导致血压低,晕倒了几次,每次都是幸运被别人发现,遇到农忙季节,父亲走路去隔壁村打点滴,回来后马上干农活,那可是30多度的高温天气。母亲又得了肿瘤,必须马上手术,此时的家里只有20元,真的是山穷水尽!父亲暂停治疗,把钱拿出来给我买了牛奶,让我好好学习母亲做完手术身体非常需弱,我把牛奶给了母亲。并且做了人生第一件坏事,偷了一只鸡给母亲补(现在每年回去都买鸡给那位邻居)。
最后,终于考上大学。大学顺利毕业。直到现在工作了,有了稳定工作和稳定收入。再看到这个问题时,我觉得我很有必要回答,因为我觉得,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Miss图图吖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父亲经常教导我的一句话,并把这句话用毛笔写在老家的墙壁上,当时家里很穷,别人家都有电视机,我们连收音机都买不起。但我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墙壁上除了这句话,其他的地方贴满了奖状,看起来相得益彰,我是父母眼中的骄傲,逢人便讲要帮我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让我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初中升学考试时,我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市里一所重点高中,由于我们来自农村,深深知道,只有读书才是唯一出路,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努力,父母也省吃俭用,为我准备好了生活费。记得在高三那年,我想买一些复习资料,把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将家里唯一的几只老母鸡都卖了,带我到新华书店去购买复习资料。
经过高三紧张的复习,高考中,我的分数刚好上一本线,当得到录取通知书时,这可把父母给难住了,到哪里去找钱给孩子读书呢?我从父母的脸上能够看得出他们的焦虑。我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主动给父母提出不去读大学了,当我这话一出口时,招来父母的一顿大骂,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去读大学,要让你从农村走出去,不要像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这么好的读书机会,没有钱,我们可以想办法。
到晚上的时候,我发现父亲没在家,母亲告诉我,父亲到亲戚家去为我准备学费去了,直到深夜,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并告诉我,学费已经准备好了。从父母的言谈中得知,父亲到亲戚家没有借到学费,看到我们家里这么穷,担心还不起钱。
第二天一早,父亲去找村上领导帮忙贷款,村上领导考虑到我们家的具体情况和偿还能力,贷款这条路也走不通。晚上,父母正考虑去卖血为我筹学费时,我的邻居到我家来串门,问我的学费凑齐了没有,我脱口而出,父母明天去卖血为我凑学费,邻居当即表示,愿意借3000元钱给我去读书,你是我们村里唯一的大学生,也是我们村的希望。说完后,邻居就回到了家中,拿出了最大面值十元的300张钞票放在我们面前,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父母很是感激,为儿子读书终于凑齐了学费。
父母带我到大学里去报到,交了相关费用后,将剩下的1200元钱交给我作生活费,并再三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一定要争气,走出农村。我把父亲写在墙上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在学校里也寻找着勤工俭学的岗位,几周后的一个周六晚上,我来到学校录像厅,电教中心的主任和我闲聊,得知我的家庭情况后,就让我帮着录像厅做点事,由于我工作努力,电教中心主任将录像厅全权交给我负责,并将所有收入的40%作为我的报酬。
第一个月我领取了2000多的"工资",那种高兴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就告诉父母,我在学校能够挣到学费和生活费,请父母不要为我的学费担心了,后来每个月的收入都在4000多,比大学老师工资都高,同学和老师都很羡慕。我很快就还了邻居的3000元借款。并在母亲生日那天,给母亲寄了1万元作为生日礼物。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特别是农村家庭,只有读书才是唯一出路,才能走出农村。所以很多家长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大学,毕竟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Lance课堂
这是农村人的传统,尤其是家里那种喜欢读书的并且成绩不错的孩子,大家所熟知的商界大佬刘强东和俞敏洪就是典型从农村出来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和最后创业成功的典型。
在1992年的时候刘强东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他拿着亲戚们凑齐的500元只身来到北京求学,算是非常励志的实际;俞敏洪则是三次参加高考进入了北京大学里面,我不知道俞敏洪当初读高中大学有没有向亲戚朋友借钱。
总之一句话,能够借钱让孩子读书的家长绝对是有远见卓识的,尤其是那种山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从小成绩不错的那种。
反正我看了以俞敏洪为原型的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的成冬青,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第二次高考落榜,他母亲召集亲戚开家庭会议最后借钱让其复读的事情。里面有一句台词我印象特别深刻“外国人不理解的是,中国的英雄是可以跪的,成冬青就是这么一个人”。这句台词深深的影响到了我,以至于看了这部电影这么长时间依旧还记得。
最近这两年在网上出现了关于农村学生读大学的几个论断:
1、 读书无用论
2、 寒门难出贵子论
3、 农村家庭读大学致贫论
以上这些说法根本就是不对的。
现在大学的学费一本二本专科每一年的学费在5000元至7000元之间,包括每年900元的住宿费,最多也就在8000元,但是三本的学费就更加贵了,就我知道甘肃兰州的三本院校现在的学费是每年12000至15000元,住宿费每年900元,光学费一年就是其他批次院校的两倍,要说农村学生读三本,是会导致有些贫困家庭致贫的,建议上好一些的专科学校,比如师专、医专就很不错。
至于一本和二本以及专科并不能见得致贫,一般农村的孩子在每个月的生活费上大多数是比较节约的,除过那些网上爆出来的个别不好的现象。
农村里面最典型的就是上了大学之后的借钱读书,因为大学的学费贵啊,而每年交学费的时候大多数庄稼还没有成熟,因此每一年的经济收入还没有来,所以是要借钱读书的,我那时候上大学也是老爸借的钱读的,说来有些惭愧。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在1994年的时候毕业于西北一个五险城市的师专,但是家里也贫困,于是借钱读书,考取专升本,本科三年的学费第一年是家里借的,其他两年的学费是自己赚的,然后这位老师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在2015年的时候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博士后,现在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好老师,我就佩服这样的人。
在社会上着两年,我有很深的感触,农村的大学生就要好好的读书,高中生更加应该这样,在高中的时候好好读书,考一个好的大学,这样花的钱比较少一些,如果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只是读了一个一般的,建议好好读书,考研究生、考教师、考公务员、考医生,因为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只有好好读书,要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即使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借钱给你读了,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取我上面所说的,这样你的人生道路才能够越走越顺利。
宁宁说的话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在现在的农村,不是有些农村朋友,还是大部分农村朋友,尽管自己没有多少钱,为了孩子读书也会去借钱!
读书干什么,就是为了孩子今后有出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在我原来住的老小区里,有不少家是从农村上来的租房户。他们搬到城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学习的。
时间长了,我和他们就熟悉了。在他们中间,有的在外边打工,有的在本地干建筑工,有的在外跑汽车运输等。
时间一长,和他们最多的话是,自己年纪小的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自己读不起书。或者是因为自己,从小不认真读书。到了自己成年了,现在才知道读书是好的!
现在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再走从前的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自己吃辛受苦,也要供孩子读书上学。从今往后,再不好好读书是没有出息的。现在的人们,都懂得读书的道理了!
应该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是我家困难的时间。我家老太婆(连云港方言,老婆)刚刚退休,退休金拿的很少。当时我所在单位面临倒闭破产,应该说家中生活还是比较困难。
就在这个时候,老太婆娘家的农村远房亲戚上门,他是从来没有来过的。原来他的女儿考上大学,东凑西凑,没有把学费凑足。当时还没有大学助学贷款,照他的话来讲,他是厚着脸上门来的。
你怎么能说这个话?谁叫咱们是亲戚!
我问老太婆家里还有多少钱,老太婆悄悄告诉我,儿子刚刚结完婚,家里的那么点老底儿早就用完了。还有就是刚领来的退休钱,你要借给他钱,这个月的生活怎么办?
老太婆还是通情达理的,两人一商量,老婆和和气气地拿出钱,把钱交到了亲友的手中,他高兴得谢天谢地,留他吃饭不吃就走了!
人做好事,不问前程!这是连云港一带人的一句老话。尽管那个月我们生活很困难,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正如我们的心愿,这个孩子还是挺有出息的。在大学里刻苦学习,以后留校有了好的工作。人就是这样的,你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那个孩子工作以后,从来就没有忘记我们!
在今天的社会里,虽然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但是时代不同了,科技发展了,需要更高级的科技人才。所以,要想有好的工作,不努力认真学习,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在今天的农村,其实城市也是这样,为了让孩子去读书,不惜到处去借钱。其实这也是投资,这是一个人才的投资,是一个长远的投资。
一个家庭既然做到这样,孩子长大会对父母诚心诚意感谢的,当然做父母的一生,自己也就问心无愧了!
感谢您对九文天下三农问答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您评论留言!谢谢!
九文天下
我是70后。从很小的时候,我的家人就一直给我们灌输一个思想,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读出去,一定要把户口迁到城市去,以后不要再回来农村。
农村人在五六十70年代是非常的辛苦,或者说不单是辛苦,而且是痛苦。当时我们家是一家六口,我父亲就包了12亩的田。现在网上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没有真实的耕过田,不知道耕田那种痛苦法。40°的高温,只是戴着一个帽子,就拿着农具到田里面去干活。现在的人很幼稚,他们说现在的气温比以前要高,所以学生们更难以忍受。如果可以回到过去的话,我真的愿意带上这些人回到70年代去,在40°的高温里面工作一整天。这句话还是一个70后说出来的,可想而知,这个70后当年是怎么样的娇生惯养。
在我小的时候才是刚刚分单干的时候。农民们的积极性还是非常的高的,为了一个家庭的生存和生活,他们都是每天不矢劳苦的风吹雨晒,不管春夏秋冬,到田里面去干活。我记得当时寒暑二假,甚至周六日都要回家去帮忙干农活。插秧,收割的季节,一年两次,那是不在话下了。平时还要花大量的心思去管理鱼塘和自己种的冬瓜,蔬菜。现在我们村里面,我70年代小时候的那一批大人,基本上老的病的病,死的死已经走了一大半了。其实现在在我们珠三角这边,真正的农田已经不多啦。比起70到80年代,农田的面积比现在少了一大半。很多的农田都转成了菜地或者是种草莓租给外地人。还有很多的农田农地都盖上了私人的楼房或者是建了商业小区。虽然我们现在都很后悔当初把自己农村的户口转出来了。因为现在农村户口,卖田卖是可以分到钱的,有些地方一个人就可以分到10万到几十万。一个家庭甚至可以分到几百万。但是就算是几百万吧,你以前祖上留下来的田地已经全部没了,这几百万也只是够你去买一两套两三套的楼房。到什么时候喽,市一倒的话,这所有的东西就不存在了,其实没有固定的工作,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记得我那个年代,我奶奶说过,就算是卖房子也要供我去读书。那个时候其实就只有一间的祖屋和一间父亲长大之后赚到的赚了两万块钱的房子。虽然那个年代,我们只是流行考中专,大专能够读大学的人是非常少的,但是能够大专出来的话基本上都是可以找到很理想的工作了。其实我现在做老师的工作也是在农村,只是到了镇上,而不是我们的村里而已。户口也转到了镇上。那我也没有后悔说把户口转了出来,毕竟我们村子里面如果户口还没有迁出来的话,一年才分了几千块钱。如果想像广州猎德村那样子一夜成为千万富翁的话,那可能要等自己死了之后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教你孩子学英语
我就是父母借钱读书的受益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读书是几十年来,包括目前磨平城乡差别,让农村孩子有更多发展机会的最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的捷径。所以有无数农村的父母宁可省吃俭用,甚至借钱也要供孩子读书。其实他们不求回报,只是想让孩子有出息。
我家在辽宁农村,记得小时候妈妈就经常和我说一定要读好书,不然永远没有机会走出大山。我家不富裕,父母供我和妹妹读书,到我上高中时家里就已经没有钱了,但是他们从来不让我和妹妹知道父母的难处。有一次,要开学了,我干农活儿回家的时候碰巧听到父亲说邻居二大爷家里最近也没钱,借不了我们家,母亲急得要哭说明天去趟外村的亲戚家去借钱。
听到他们的难处当时我就哭了,我说我不读书了,和你们一起赚钱供妹妹,当时母亲也哭了,她严厉的批评了我:“我们这么多年都坚持了,就是为了你们有出息,怎么这么轻易就放弃,你对得起我们吗?读好书是你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拿着父母借来的钱再次迈入校门,我和妹妹学习的动力更足了。2008年我考上了大学,妹妹2010年上了大学,我们俩到大学之后再没有用父母借钱,通过勤工俭学、奖学金和助学贷款顺利读完大学。
2003年我工作第二年,把父母接到了我工作的城市,妹妹毕业后也留在同一个城市。我们一家人通过父母借钱供我们读书,改变了命运和生活轨迹。
农村父母真的不容易,咱们农村的孩子一定要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他们!
农记猴哥
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
农村的人为什么要不惜代价,让孩子读书,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作为父母,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长大后还是一个农民,所以每个家庭都会去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就算是砸锅卖铁他们也愿意。
记得上学那时候,我们家条件很一般,全家就靠种地,分的地不到两亩,收入真是很少,有时候交学费都交不起,都是向别人借的钱,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可以说很多农村家庭都是这么过来的。上高中的时候,母亲每天都起的很早,都是给我和我爸做早饭(我爸要去打工),一般是昨天剩下的饭,有时候没有剩饭就是一大早做饭,吃完之后就去上学。那时候学校在县城,骑自行车要半个小时,到了学校天都还是黑的,同村的发小都是住校,我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中午也回家,有时候爸妈他们忙,中午回家也没饭吃,然后自己下挂面吃。记得有一次回到家,家里有米饭,没有菜,我就提着框子去地里铲了些韭菜,回来烧水下韭菜,打了个鸡蛋,放了些调料就凑活吃了。其实在农村,这样的情况很普遍,父母为孩子,难免有顾不上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也都很董事,基本都会自己弄吃的。
在农村,农民就是“穷”的代名词。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哪怕是砸锅卖铁,他们也愿意。
小时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上学,就回来当农民”。有时候父亲也会开玩笑说“当农民好”,但是他心里可不是这个想的,他们想的是一定要给我们创造好的条件,上学,上大学,找个好工作,不要再当农民,当农民没有出息,这也是所有农村父母的想法。
所以就算生活再困难,再不容易,一定要让孩子上的起学!
感恩天下父母!
看点plus
为什么有些农村人借钱也让孩子读书?这个问题村官阿丽来回答。
农村人可能不会用“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这些高大上的词来形容读书的重要性。但他们知道一点,孩子唯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才能摆脱世代为农的身份,才有机会踏进公家的”大门”。在他们心里农民就是苦难的象征,是和干部身份有着本质差别的。
我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宁可借钱,也要让我们读完大学的人。我们家兄妹三个,年龄相近。大哥考高中那年,爸爸深思熟虑后对大哥说,要不你上个中专吧!因为那会二哥读初三,我读初二,如果几个孩子一起都上高中,作为农民家庭,肯定负担不起。大哥当时很懂事的去上了中专。但他读了两年中专后,反悔了。整个暑假回来一言不发,不和家里人说话。我们都知道,他是觉得自己委屈了,凭什么我和二哥上高中,考大学,只让他上个中专。
一年后,大哥回来,说他在学校自学考上了大学(大哥学习一直好)。老爸知道自己再没有理由不让大哥上大学了。就这样,等我和二哥都考上大学后,同时三个孩子上大学,让家里一度就是陷入贫困中。在1999年那会,我们三个的学费有两万多,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哪能一次拿出这么多。所以一到开学季,老爸就去和亲朋好友借钱。有时候别人也不愿意借,他一回来,我们看到他一言不发、满脸愁容,就知道肯定没有借到钱。但不管怎样,每次开学,老爸都会想尽办法筹够学费,让我们安心上学。我们上学,老爸永远那句宽心话,你们好好上你们的学,有老爸在,就不用担心钱的事!
老爸只有初中文化。他这样拼尽全力,借钱也让我们读书,只不过是希望我们以后的生活能过的体面一些,不再像他一样,当一辈子靠黄土地吃饭的农民!
我是村官阿丽,欢迎大家关注!
村官阿丽
记得当初我家兄弟姐妹六人,个个学习都好,但农村困难,父母想砸锅卖铁也就能卖几块钱,真供不起呀,后来生活慢慢好了一些,老妹妹考上了师专,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我们这五个人虽然现在都过得很好,但是沒能多念点书,沒上过大学,是我们几个终生的遗憾。
农村人家里能出个大学生,父母可骄傲了,二弟家侄子考上了大学,二弟可高兴了,在他眼里儿子就象以前的壮元一样,二弟特别自豪。
侄子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公务员,真就出人头地了,如今不仅二弟,连我们这些新人个个也觉得自豪。
一个农村出来个大学生,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他们深知他们肩上担子好重啊,他们在校期间,会努力学习和钻研,让梦想变为现实,为父母争光,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