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班”成教育公平的最大毒瘤,分層教育是否可取?

烏文俊


根據我自身的經歷和認識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從學生的角度來看。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同一年,九年義務教育後我以全縣前三十名的成績考入縣最好的高中,縣一高。為什麼我能考這麼好呢?原來縣一高在五月份就組織了一次優秀的初三畢業生考試。錄取了兩個班120人。他們這120人才是整個縣城最優秀拔尖的學生。這兩個班叫強化班,也就是我們說的快班。然後像我剩餘的學生組成了普通班。開學了,我們發現暑假人家兩個班比我們多上了一個月,然後再看教師的配置,我們的老師9科只有一兩個年長的有經驗的老師,其餘的科目都是應屆的大學畢業生。強化班的學生的教師的配置全部年長有經驗的老師。師資力量就是不一樣。我在我們班成績靠前,也能和各科老師搞好關係。在普通班是頭,可能在強化班,就是尾了。高中前兩年,高一高二,都在普通班學習,成績靠前,覺得還不錯。高二升入高三時,成績考的更好,那時候的政策是強化班兩個班是流動的,好的進,差的出,高三再開學的時候,進入了強化班。進班倒數第八名。那一整年的高三生活對我來說苦不堪言。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做不完的習題,加上高三衝刺的壓力,自身身體素質等等,那一年高三真的好苦,經常倒數第一,在班裡沒有地位,沒有話語權,完全失去了信心,一整年的時間都不能好好的適應那個環境,只能靠自己慢慢的堅持。這樣的狀態參加高考肯定不會有好的成績,果然只考了個二本,無奈又復讀了一年。復讀那一年,又開了兩個強化班,我又是在強化班,這次在班裡有了一年的經驗,還好適應了那個環境。一心學習,關鍵是心態,沒有那麼患得患失了。適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給大家講個實事,有次考試我字跡不好,所以語文卷子被當做壞的差的典型在全校的報欄裡面展覽。那時候感到真的很無地自容,如果這要是在第一年肯定難以接受,但是現在隨他去吧,無所謂,心態最重要,畢竟那邊榮譽榜上的我還是胖胖的可愛。

作為學生,只有適合自己的環境才最為重要,把自己放在合適的位置。

畢業後,出於對教育的情懷,做一個輔導班的老師,也親手操刀把自己的學生分成三個班,按照成績好壞。一切都是有利有弊,實踐出真知。我為什麼要分快慢班,分好班和差班呢?我們來看,高中普遍存在這種現在,初中不多,或者私立的初中會有,原因無他,利益使然。為了多走幾個重點高中,或者多考上一兩個清華北大,重點一本,才會做出這個決定。為什麼?因為這個就是集聚所有師資力量,一切為了成績。把最好的生源,把最優秀的老師,把最好的硬件全部押在他們身上,我要的只是成績。

有了成績,我整個學校才會有影響力,才能招來更多優秀的生源,才能持續發展。作為校方領導,肯定喜歡分層教學,這樣才保障出成績。

而作為任課老師,班主任,快慢班他們選擇的話,他們會選擇教授快班,因為有成就感,獲得感,不會把自己一年的付出沒有回報。但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有職業感,無論什麼樣的學生都要一視同仁。當社會少些利益化的時候,快慢班或許就少一個。

無論如何,學生只要能學到知識,過得開心,教師能始終如一,傳道解惑,大家各得其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小明聊生活and學習


分層教育我是贊同的。我來講個鮮活的例子吧。我侄子一直我帶,中考不錯,現在在全省第二的高中就讀。結果呢,這屆那個高中突然又重新分班打亂了,不分那些快慢班了。起先我們學生家長是不反對的,可是時間一長呢。那些父母花錢進來的孩子,課間打遊戲,抽菸喝酒,晚上去夜店。課堂上在後面一直說話,甚至聯合校外的混混開始打壓好學生。

後來一個學生反映給了家長,那個家長也是牛逼。先讓自己孩子把受欺辱的經過錄個聲音。然後又去學校,把那些孩子在學校等等違規行為的視頻考出來,然後又拍到去夜店的照片。最後舉報。然後別的家長也集體反應重新分快慢班。最後重新分了。

其實快慢班和目前社會的分級一樣的。富人之所以是富人還不是因為他們家族奮鬥過?你家孩子進不入快班又是誰的原因呢?

實話總是難聽的:那些孩子大部分都是不學的,天天抽菸喝酒的。將來啃老,然後“英年早逝”


nothingbetter_


我是成都市一所市級重點完中的老師,我說一下我校的改革之路。

開始學校高中分精品班,重點班和普通班三個層次,其中精品2個理科,1個文科。重點4個理科,2個文科。普通8個理科,4個文科。一個年級共21個班約1200名學生,到高三畢業能上本科線的不到300人。注意:只有四分之一不到的學生考上了本科,剩餘佔絕大多數人的900多名學生淪為陪讀生。這些陪讀生知道自己考不上本科後很多人不思學習,打遊戲,玩手機,談戀愛,拉幫結派打群架,讓學校很是頭痛。

學校於是開始改革,設立七中網班2個,火箭班3個,精品班4個,這9個班基本包攬了本科400個左右的指標。然後設立重點體育特長班,重點音樂舞蹈班,重點美術班各2個,這6個班居然也可以上接近100個本科。最關鍵這6個班的學生本來文化成績不咋樣,但一上藝體課很來勁,居然很多人從不想學習變來想學習了。最後還剩4個普通班,全部編為文科班,不學頭痛的物理化學生物,只學讀讀背背的政治歷史地理,學習壓力小了,自然安分了不少。這四個班基本就是陪讀班,但人數只有200人,佔年級總人數五分之一不到了。

我們學校的優秀老師,如果要上雙班,必須好差搭配,這樣差班也覺得我們有好老師教,心理平衡多了,也聽話多了。

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改革,教學改革。我們學校建校26年來,上本科線的學生每年都是有增無減,去年畢業1100人,上本科線接近500人,被評為成都市增長最快的學校!


草裡黃


作為一個親身經歷“快慢班”的人,我說下自己的經歷及觀點吧。

高中的時候,我們分A班和B班,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快班和慢班,不同的是,我們的B班是快班,A班是慢班。當時我就在想,這是校方為了平衡所謂慢班的自尊心。四個B班,十二個A班。這就是我經歷的“快慢班事件”。

但,這是毒瘤麼?我不覺得!原因有幾點。

第一,每個學生的發展程度是不一樣的,無論身心還是智力,古人云:“因材施教”。或許現代的“快慢班”就是一種因材施教的體現。

第二,一個事物的出現,總有它的必然性,既然全國範圍都存在這種現象,說明教育體系已經考慮的很周全,我們的教育就是需要一些分層教育,如果非要說這是給學生劃分等級,我覺得有找事的嫌疑。

第三,雖說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家長都知道要面子。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把所有孩子放在一起,有學得快的,有學的慢的。學得慢的一定學得會,聽得懂老師教了什麼嗎?如果這時候你還在要面子,那我覺得你真的是分不清輕重緩急。

第四,即便現在取消了快慢班,不需要有成績排名麼?能直接把成績排名也取消嗎?學習差不代表這個孩子不行,術業有專攻!別把孩子當成家長比拼的工具,只要盡力了就行!

綜上,我覺得快慢班有必要存在,並非毒瘤。之所以這個問題還存在爭議是因為家長脆弱的自尊心在作怪。什麼時候家長能放下面子,直面問題,孩子才可能真正進步。分數不是目的啊,快慢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怎麼面對!

我是PS教學簡單哥,簡單哥是致力於圖片、視頻後期處理的達人;每天更新教學視頻,喜歡的可以關注下奧!


PS教學簡單哥


我作為一位來自學校的學生,經歷過各種分類,分層。我既在所謂的慢班待過,也在所謂的快班待過。在每個班級,每個層次的班級裡,我的自我感覺與學習體驗都是大不相同的。那麼,我就以一個學生的角度來給你們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也不知道所謂的快慢班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了,不過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我們老師他們上學時並沒有所謂的快慢班級。主要原因可能是,那個時候上學的人本來就少,就沒必要分的那麼清楚,而且那個時候能去上學的,也大都認真刻苦,學習氛圍十分濃厚。所以,老師常說,當年一個班級有沒考上大學的,有專科的,有本科的,甚至清華北大的都有好幾個!這樣的一個班級裡的考學成績出現如此大的分差,這在我們現在行的快班慢班制度裡是不可能見到的,甚至是不可以理解的。因為,常年的分類,讓每個班級裡的學生都慢慢開始對自身有了一個侷限性的定位。自我認為,我就是這樣的,我本應該這樣的,算了,我只能這樣了,好吧,我這樣的,這樣就不錯了!這些看似合適的認知,殊不知是青少年擁有遠大理想的絆腳石,十分可怕!

俗話說得好,萬事都有兩面性。既然,學校那麼熱衷於快慢班的劃分,那麼肯定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因為,學校清楚有些學生難教,智商也比有些學生低一些,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也十分有限。學校,為了將一些較為聰敏的學生挑選出來,專門找老師進行教學,希望以此來提高學生考去名牌大學的機會。而且,學校還認為,將那些學習差一點的學生放在一個籃子裡,然後找老師用他們這個智商可以接受的程度去教他們,他們會事半功成,會學的很好,學校這樣想,這樣認為學生都能得到一個好的安排,學校也能增加升學率!

但是,我覺得學校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他們似乎欠考慮了一些事情。那就是,學校的本質是什麼?是啊?常說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那麼到底是教書為先,還是育人為先那?顯然我們都明白,不為人,何談其他。但是,學校,通過分層化,異類化的教學方式,將學生隔離開來。主動教給學生,人有高低貴賤,身份不一的思想觀念。雖然,這種教育能讓有些學生奮力追趕,改變自己的身份處境。但是,大多數人,會被學校的無聊制度給淹沒在人海中。學校可以培養出佼佼者,但是這不值得高興,能教化大眾學子才是學校的本質目的。教學的目的化,終歸會害了學生,害了社會,害了國家,我想這就是國家為什麼主動來反對這種制度存在的原因吧!





深夜輕語


我當年讀高中就是在奧賽班,高中母校是市裡的二重點高中,比起一重點高中優秀教師資源肯定少,所以當年學校從20個班裡挑出四個班作為奧賽班,兩個班作為勵志班,然後配置最好的老師,我印象很深,物理老師是全市數一數二的老師,英語老師是個學校的幹部,專門教我們一個班,能力很強,語文老師沒啥感覺,是班主任,要求比較嚴格,數學老師是年級主任,化學老師是化學組組長,生物老師好像一般,就是這種配置才給了我更多的可能,如果在普通班,我覺得結果肯定不會有現在好!有些人會說到公平的問題,我們當時是允許普通班的學生如果考的好到奧賽班的,所以我覺得在教育資源不夠的情況下,這是一種對學生,對老師的尊重。


教育領域前行者


"快慢班"的分層教育是對部分學生的歧視!

昨天下午,接到一個學生的邀約電話,參加他們的同學會,說是某某級某某班的學生張敏,哦,張敏我還有印象,但班級我完全記不起來了,因為我幾乎每年都在任教畢業班,此時聽見電話那頭說:"我們是慢二班"的。哦,"慢二班",想起來了,這個聚會我一定參加。

聚會上,我們一起回憶分"快慢班"時的情形,記得那是15年前的事兒,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而採取的措施,將六個畢業班分為兩個快班和四個慢班(每班60多人),我當時任教快一班和慢二班的物理,回想這一幕,心裡滿滿的酸楚。

張敏代表"慢二班"的班長首先發言:"我們慢二班,是學校裡不重視的班級,我們班的學生調皮、學習成績差、愛打鬧、思想頹廢、不求上進等等,人為的把我們分成三六九等,從此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貼上了這些不好的標籤,接受別人異樣的目光,我們脆弱的心靈或多或少受到過傷害,那時根本不懂什麼叫做歧視,好在我們班的同學的自尊心都比較強,也比較團結,每位老師在上課前都要為我們進行刮骨療傷,現在回想起來,心裡是一陣陣的痛。"

此時,副班長劉強搶過話筒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分層次教學,導致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快班的同學自認為高人一等,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做後盾,洋洋得意,目中無人!哎!受到過傷害的同學,更加肆無忌憚的玩耍,記得有一次上語文課,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坐在後排的幾位同學還在玩撲克,老師將他們叫到辦公室談話,他們都說自己在慢班裡受到歧視、自卑,不想學習,也不願意學習,因為我們根本看不到升學的希望!這就是典型的破罐子破摔的表現!"

多麼痛的領悟啊……十多年以後,我們的臉上還刻著三個字"慢二班"!

在義務教育階段,希望不再有"快慢班"的分層次教學!請不要歧視每一位孩子!



Lance課堂


公平從來都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在教育上,因材施教才是最大的公平。

首先,以目前咱們的教育方式,我支持快慢班,因為我家小鬼所在的就是一個不分快慢班的學校。

我家小鬼屬於不擅長考試的那種,也就是問啥啥都會考啥啥不行的那種,班中還有幾個孩子要麼是不擅長學習,要麼是家中放飛自我,而班級的老師卻要為了班級的平均成績(沒錯,學校用這個考核老師)而將整個班級的學習進度滯後,從學習成績來看我家小鬼是這種體制下的受益者,但我明白這並不是公平的。

從自利來說,我家小鬼有自己的特長,又因為他並不擅長考試的特點我們也沒有在成績上死鑽牛角尖,我們更願意幫助孩子讓他的特長和愛好變成他未來的事業,但老師絕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們和老師都十分痛苦,並牽扯了太多不必要的精力,當然我對於老師的無奈也是理解的。

從其他孩子來說,班級中必然存在一些成績不錯的和更多能夠跟上老師進度的學生,但因為一個不及格相比幾個90+對平均成績擁有更大的破壞力,老師就不得不拖慢整個班級的進度,從而讓那些擅長學習的孩子失去了很多提升的機會,這對他們肯定是不公平的。

家長其實大多對孩子有很多不切實際的預期,最普遍的就是“不輸在起跑線”,無論是天才,還是那些非富即貴,他們的“起跑線”比咱們的“終點”或許還要遙遠,所以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孩子,用有限的精力和有限的資源做最有用的事兒才是最好的情況,“因材施教”遠比“一視同仁”更公平更合理。


DrB133837836


我侄子一直我帶,中考不錯,現在在全省第二的高中就讀。結果呢,這屆那個高中突然又重新分班打亂了,不分那些快慢班了。起先我們學生家長是不反對的,可是時間一長呢。那些父母花錢進來的孩子,課間打遊戲,抽菸喝酒,晚上去夜店。課堂上在後面一直說話,甚至聯合校外的混混開始打壓好學生。

後來一個學生反映給了家長,那個家長也是牛逼。先讓自己孩子把受欺辱的經過錄個聲音。然後又去學校,把那些孩子在學校等等違規行為的視頻考出來,然後又拍到去夜店的照片。最後舉報。然後別的家長也集體反應重新分快慢班。最後重新分了。

其實快慢班和目前社會的分級一樣的。富人之所以是富人還不是因為他們家族奮鬥過?你家孩子進不入快班又是誰的原因呢?

開始學校高中分精品班,重點班和普通班三個層次,其中精品2個理科,1個文科。重點4個理科,2個文科。普通8個理科,4個文科。一個年級共21個班約1200名學生,到高三畢業能上本科線的不到300人。注意:只有四分之一不到的學生考上了本科,剩餘佔絕大多數人的900多名學生淪為陪讀生。這些陪讀生知道自己考不上本科後很多人不思學習,打遊戲,玩手機,談戀愛,拉幫結派打群架,讓學校很是頭痛。

學校於是開始改革,設立七中網班2個,火箭班3個,精品班4個,這9個班基本包攬了本科400個左右的指標。然後設立重點體育特長班,重點音樂舞蹈班,重點美術班各2個,這6個班居然也可以上接近100個本科。

最關鍵這6個班的學生本來文化成績不咋樣,但一上藝體課很來勁,居然很多人從不想學習變來想學習了。最後還剩4個普通班,全部編為文科班,不學頭痛的物理化學生物,只學讀讀背背的政治歷史地理,學習壓力小了,自然安分了不少。這四個班基本就是陪讀班,但人數只有200人,佔年級總人數五分之一不到了。

我們學校的優秀老師,如果要上雙班,必須好差搭配,這樣差班也覺得我們有好老師教,心理平衡多了,也聽話多了。

昨天下午,接到一個學生的邀約電話,參加他們的同學會,說是某某級某某班的學生張敏,哦,張敏我還有印象,但班級我完全記不起來了,因為我幾乎每年都在任教畢業班,此時聽見電話那頭說:"我們是慢二班"的。哦,"慢二班",想起來了,這個聚會我一定參加。

聚會上,我們一起回憶分"快慢班"時的情形,記得那是15年前的事兒,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而採取的措施,將六個畢業班分為兩個快班和四個慢班(每班60多人),我當時任教快一班和慢二班的物理,回想這一幕,心裡滿滿的酸楚。

張敏代表"慢二班"的班長首先發言:"我們慢二班,是學校裡不重視的班級,我們班的學生調皮、學習成績差、愛打鬧、思想頹廢、不求上進等等,人為的把我們分成三六九等,從此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貼上了這些不好的標籤,接受別人異樣的目光,我們脆弱的心靈或多或少受到過傷害,那時根本不懂什麼叫做歧視,好在我們班的同學的自尊心都比較強,也比較團結,每位老師在上課前都要為我們進行刮骨療傷,現在回想起來,心裡是一陣陣的痛。"


李亞莉莉安


雖然有些人會覺得學校裡面分快慢班,會使得學生之間產生教育不公平的錯覺,但是我覺得一個學校裡面把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與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分別分在實驗班和普通班裡面的做法,其實也是挺科學的。下面就通過我的一些親身體驗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初三.

我上初中的學校是位於鄉鎮上的一所初中,按照當時學校的慣例,基本上每個班級前十名的學生可能會考上縣城裡面的重點高中。在我上初三的時候,全年級分為八個班級,每個班級大概有60多名學生,因為上屆的初三班級一個班級考了十名學生,所以我所在的這個班上的情況是班上成績考前20名的學生可能還在那裡努力的學習,但是後面的那些同學基本上就是在學校裡面瞎混了。

出於這樣的情況,當時的班主任給大家出了一個決定,就是學習成績前十幾名的同學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座位,就這樣我把自己的座位調在了班上的第一排,而如果按身高排座位的話我妥妥的是在教室的最後一排的。

也是因為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之下,當時班上前十幾名的同學是在那裡努力學習的,但是班上後面的那些同學基本上都是在那裡各玩各的,比如說上自習課的時候,前面的同學在努力的學習,但是後面學習較差的同學就在後面說悄悄話,甚至有的在任意主動,這還是很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的。所以當時我就想,如果當時學校裡面把初三學生分成快班和慢班該多好啊。

二、高一.

在我上高一的時候,學校裡面是不區分實驗班和普通班的。我在上初高中的時候就被分在了一個學習氛圍較差的宿舍裡面,那時候基本上一個宿舍十個人就有五個人經常去學校外面的網吧去上網玩玩電腦遊戲,後來這五個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退步的相當之快。教室裡面的整體氛圍也並不是特別的樂觀,有的同學在教室裡面悄悄的看小說,還有的學生在學校裡面談戀愛,也有的同學經常去學校外面的網吧上網。好在班上大部分學生都還是能夠努力學習的,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只是少部分而已,不過即使是這少部分同學,也是很影響整體的學習氛圍的。



三、高二.

在進入高二的時候,學校裡面也是不區分實驗班和普通班的,好在當時的宿舍裡面有學習好的同學比較多,所以宿舍裡面的整體紀律和學習氛圍也是比較好的。

和宿舍裡面的良好氛圍不同的是,教室裡面就比較亂了,因為當時排座位是按照身高來排的,所以我的座位是在教室最後一排的。感覺上高二的時候,教室後面兩三排的整體學習氛圍相當之差,有不少的學生經常在上自習課的時候就溜出去學校外面上網了,更多的時候後面兩排的學生有很多是在下面不學習說悄悄話走動的。那時候為了使他們的影響降低到最低,我都是在把自己的一門心思放在學習上的,但是即使這樣也是很影響學習的。



四、高三.

在進入高三的時候,我是被分入理科實驗班的。鑑於我上個月的時候被分入了一個比較差的宿舍裡面,所以在進入高三的時候,我本來打算出去學校外面住宿的,但是最終熬不過班主任那一關,這個計劃就沒有成行。好在當時我所在的那個宿舍的整體學習氛圍還是挺不錯的,大家學習都很不錯,而且學習也很努力自覺,基本上沒有誰整天往網吧去跑的人。

教室裡面的去整體學習氛圍也是很不錯的,可能這就是呆在實驗班的一個好處吧。據說我們樓下的那些普通班的學習氛圍就很一般了,那些被分在普通班的學生,有很多在學校裡面談戀愛,上網吧玩遊戲。最終高三的時候我們班上的整體高考情況是很不錯的,70多名學生中有50多名就考上了二本以上高校,其中就有二三十名學生考上了一本,還有相當多的學生是考上了985、211工程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