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九年不吃飯還能活,民國時期轟動中外的奇聞!

文丨張溥傑

很多人感慨當下媒體為了所謂的時效性,不加求證就發佈新聞,導致一個事件多次反轉。

對此媒體似乎也有一肚子苦水,行業競爭壓力大,你吭哧吭哧去檢查信源,調查求證,結果同行沒有底線,第一時間就發出去了,熱點流量就與你無緣了。與其如此,倒不如搶先一步,繼而再去深入調查求證不遲。故而,破罐破摔反而是理性的選擇。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媒體為了逐利,枉顧新聞價值的事情屢見不鮮。在吃瓜群眾津津樂道的民國時期,假新聞謠言不僅是滿天飛,更有甚至不惜一手炮製“奇聞”來博眼球。

女子九年不吃飯還能活,民國時期轟動中外的奇聞!

中間穿旗袍者為楊妹,旗袍系楊森所贈

1947年山城重慶石柱縣橋頭鄉傳出一條消息:有個姓楊的女子九年不食人間煙火。起初只是當地鄉紳口口相傳,後來傳到了石柱縣縣長白昭義耳朵裡。縣長不肯錯過任何一個曝光的機會,他認楊妹做了乾女,並取名為楊白生。

儘管當時國民政府已經還都南京,但重慶到底是當過陪都的城市,被封為民國“永久的陪都”,山城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媒體的格外關注。

1948年4月27日,享譽全國的上海《申報》刊發了記者魏雪珍一篇名為《少女9年不食》的報道:

該報駐重慶記者日前發現一則奇聞,一個名叫楊妹的少女,九年前因飢餓難忍,在山上吃了一個野果,野果呈不規則圓形,沒有什麼特殊味道。誰知她的這一飢不擇食之舉,居然使她以後再也沒有飢餓感了。九年來,她除了喝點水以外,再也沒有吃任何食物,身體也沒有不適感和異樣感。

為了增加可信性,《申報》還在正文前加了則編者按———

這是一樁轟動山城的奇事,同時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生理現象。記者魏雪珍先生所報道的只是一個不吃東西的證物,可並不是編造什麼騙人的謊話。其中所提出的問題,必須讓生理學家、醫學家或科學家展開他們的研究!

作為創辦於1872年的老牌報紙,《申報》一向是以報道社會新聞著稱,且在此七十年前報道過“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轟動全國,也奠定了在新聞界的地位。

楊妹“9年不食”的奇事由見報後,時任重慶市衛生局局長李之鬱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重慶市衛生局先後派出兩名護士伴隨楊妹左右,進行三週醫學觀察。

觀察期間兩名護士每天日夜兩班,記錄兩次,送衛生局整理對外發表。作為“始作俑者”的《申報》則是派出特派員,專門發表這些記錄。其他媒體也是爭相報道,一時間,一個鄉村少女成為了彼時的流量IP,喜怒哀樂,吃喝拉撒全部都有人觀察記錄,對外公佈。絲毫不亞於今日的流浪大師。

女子九年不吃飯還能活,民國時期轟動中外的奇聞!

時值國統區正在鬧饑荒,作為國民黨要員的楊森似乎看出了希望。當時作為市長的楊森也曾專程去看望楊妹,甚至對外直言不諱的說:“現在全世界都在鬧糧荒,我們四川卻出了個9年不食的楊妹,真是原子時代的奇蹟。楊妹簡直就是我們中華民國的國寶!”

21天的觀察期滿後,作為國民政府的權威新聞機構中央社,發新聞說楊妹“於考驗期中證實楊妹確能不食而生,並發表報告”,將這一事件推向高潮。

但是就在中央社發文前三天,在整個事件中保持清醒的《新民報》重慶分社召開“楊妹不食問題座談會”,邀請醫學界二十多位專家教授參與,並拉上了衛生局長李之鬱。

正是這次會議,專家們連環發炮,直斥觀察過程不嚴謹,缺乏科學論證。最終衛生局被迫表示,成立專門“白生研究委員會”延長觀察週期,並派人秘密監視。

果不其然,在更為嚴格的觀察期內,發現楊妹多次偷吃稀飯、米飯、洋芋等食物。只是她手法之機靈,如果不是對比食物前後數量及對其口腔進行檢查,很難發現。

7月15日,國民黨中央社一改一個半月前的論調,報道楊妹在觀察期內偷吃的記錄。兩天後,也就是7月17日,重慶市衛生局不得不發佈公告承認楊妹偷吃的事實。

而在此前一直熱衷於報道楊妹事件的《申報》,在重慶市衛生局發佈公告後兩天,才在不顯著的版面刊發:“楊妹啞謎全盤揭穿,僅忍飢21天。數度偷吃證實,渝衛生局停止主動檢查,故弄玄虛者實無可恕”。

值得玩味的是,《申報》負責楊妹不食專項報道的特派員歐陽醇表示,如果不是編輯部的指示,事件起初他可能會漏掉這條社會新聞,也不敢天天拍發楊妹的電訊。要知道當時電費由於通貨膨脹加價5倍,報社早已經通知通訊員,不要多拍電訊,以免浪費。而關於楊妹的新聞,則幾乎是天天拍發。

女子九年不吃飯還能活,民國時期轟動中外的奇聞!

由此可見,楊妹不食事件自始至終都少不了《申報》的推波助瀾。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物價飛漲,時局不穩,報紙自身銷量下降。想著藉著一個奇聞熱點,來增加關注度和銷量。另一方面《申報》幕後背景複雜,在國統區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刊發這些新聞無異於是項政治工作。

最初重慶市衛生局局長李之鬱等人,也是對楊妹不食高度懷疑。但在觀察後第六天,就表示完全相信,並向外界宣稱確有其事,還曾拒絕中央電影廠攝製新聞片。

《申報》不斷熱炒,其他媒體不斷跟進,再由重慶市衛生局背書,這出雙簧,在全國著實掀起不小的波瀾。似乎是在昭告忍飢挨餓的百姓,不要鬧事,有人九年不吃飯都能活下去,糧食貴,吃不飽都暫且忍忍吧,餓不死的。

女子九年不吃飯還能活,民國時期轟動中外的奇聞!

另外,楊妹事件起初的確起到了平抑糧食價格的作用,米價一度下跌。但是在謊言拆穿後,米價再度回升。

在這場鬧劇中,就連國民黨中央社在事件伊始都能“中槍”,遑論別的媒體。《申報》這樣的大神都刊文了,其他媒體焉有不跟著跑之理。當然,在眾多跟著湊熱鬧的媒體中,也有幾家能保持理性。要求召開嚴謹論證的《新民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誠然,舊時代新聞人浮躁,並不是時下媒體丟失節操的理由。不要聽得風就是雨,總想搞一個大新聞,還是提高水平的。

作者張溥傑,著有《民國情事:此情可待成追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