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地狱从来都不是立即让你掉下去,而是一点点吞没你。

——美国著名作家、导演斯蒂芬·金

最可怕的武器,往往不以肉眼可见的锋利的形式出现,夺走的也不是你的能力和财富。

而是无形中渗透进你的灵魂,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生未来的轨迹和路径。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以下这五种弱者思维便是如此。细细比对,及时纠正,方可始终。

01

固步自封,不愿跳出舒适圈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网络大爆炸和碎片化信息传播,将不少人从冗长的报告和繁琐的数据中解放。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问题:添油加醋和断章取义的二手信息,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真实判断。

也许你会对这样一个场景感到熟悉:某个新兴话题涌现,明明内容生僻又高深,但奇怪的是谁都能说上一嘴。

其实,这些观点无非是从别人那里“借用”而来。真要自己去考察和思索,反倒不愿意,这是缺乏好奇心和勇气的表现。

因为便利,所以舒适。因为舒适,所以容易被享乐主义麻痹神经。久而久之,便逐渐丧失了求知欲,变得软弱、懈怠和拖延。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反观那些拥有真知灼见的专业人才,热衷探索陌生领域,乐于接触新鲜事物,拥有海纳百川之胸怀和眼界。

已连续21年蝉联香港富豪榜榜首的李嘉诚,便是如此。

曾有下属如此感叹:“如果李先生是个停滞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

作为即将满91岁的老人,李嘉诚的心态时刻保持年轻:追赶“潮流”,害怕“落伍”。

以往习惯看报纸的他,在IPAD面世后便转作使用电子版;时常购入新款科技产品,迅速掌握使用技巧。

李嘉诚甚至从自己用的产品里,挖掘过不错的投资项目,其中就包括Facebook等知名团队。

可见,成功人士的底层逻辑之一,便是多尝试、多学习、多进步。

惟有敢于跳出当下安全的区域,才有可能成为最快嗅到先机的那批人。

02

不擅等待,不愿延迟满足感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软糖实验。

他给参与实验的4岁孩子们分发糖果,并制定了一些规则:

1. 如果马上吃软糖,则只能吃1颗;

2. 如果过20分钟再吃,则能另外收获1颗软糖,以资奖励。

实验正式开始后,有些孩子急不可待地开始吃糖,而有些孩子则能抵抗内心和同伴的诱惑,坚持到最后,收获到两颗糖。

而后,研究者跟踪研究了这群孩子长达14年,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那些收获两颗糖的孩子,具备“延迟满足感”的能力。

他们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强大的自控力,懂得为更大更远的目标牺牲眼前利益,最终通过自律,成就自己。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作为南开大学的高材生,曾有不少前景广阔的就业良机摆在他面前,但他却选择在一家新兴科技公司当程序员。

张一鸣愿意以主动加班的形式,接触更多,成长更快。于是乎,只花了不到两年,就拿下了四五十人的团队。

今日头条创办一年左右,张一鸣收到了巨头抛来的投资橄榄枝,但最终还是婉拒了。

理由和毕业初一样,他不愿意一蹴而就。尤其是“内功”修炼不足的前提下,更加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延迟满足感。

现在,不妨反思下过去,你是否也曾因为急不可耐地求回报,而错失更好的机会?你是否也曾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不要再做只拿一块糖的孩子了,只有做个耐心的猎人,掌握延迟满足感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发展。

03

标准单一,不能理性对待生活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网上流行这么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非黑即白。

换句话说,世间万物的界限并非刻板固定,正确答案不会只有一个。

然而,却有不少人自称过来人,以所谓的“现实”名义,只看得到生活的阴暗面,只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甚至恶意揣测事物。

好比你创业,他会嘲讽你对市场的判断不够成熟;你找了份安稳的工作,他会不屑地表示你胸无大志。

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老渔夫总将个头大的鱼放生,旁人不解,若是希望鱼类可持续繁衍,应当放生小鱼才对。

老渔夫不以为然地说:“并不是这个原因,只不过是我家的锅太小罢了。”

旁人又问,那为何不换口大锅?老渔夫答到:“锅和灶是配套的,灶只有这么大。”

旁人再问,把灶也垒得大些不就好了?老渔夫回答:“这锅和灶都是父亲留下的,我不懂垒灶,也不懂用新锅。”

这样只从单一维度分析问题的行为,独断而僵化的思考模式,即是弱者的表现。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而制胜之关键,就是要具备成长思维,要以理性和有远瞻性的视角去观察和迭代。否则,一成不变的自己,终将被流动的世界淘汰。

04

过度关注,易受外界影响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香港栋笃笑表演艺术家黄子华,在台上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现场观众在接下来一分钟里不要去想猴子。

一分钟后,他让没有想猴子的人举手,却是寥寥无几,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想了。

人性的难便在于此,越是告诫警醒,越是控制不住去想去做。到头来,那些理应排斥的念头,就成为了成功路上的羁绊。

哲学家罗素曾说:“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却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过度关注自我容易陷入空虚,任何需求的满足都会带来新的需求”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会为旁人的忽视生气,也会为旁人的关注而束手束脚。

其实,这世界没了谁都会照样转,试着放下聚光灯人格,独立于自我情绪之外,才能以更理性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正如社会学家鲍尔莱对“成熟”的定义一般:要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05

冒进冲动,理不清症结根源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古人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意思是,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无法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浮躁,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通病。比起静下心来探索症结根源,人们更倾向于找到捷径,索取干货,解决问题。

非典时期,曾有一名专家学者到卫生部进行健康知识普及。面对焦头烂额的工作人员,学者略过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环节,直奔解决方法。

很快,会议就被喊停,卫生部领导希望学者能追根溯源去分析,只有知道造成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才能从根本上阻止情况恶化。

同理,过于冒进和冲动去追求结果,只会本末倒置,因为知识和经验,永远属于别人。惟有潜心修学,自行实践,方能事半功倍。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诚如猎豹移动CEO傅盛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认知,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根本是思维。”

管理者应该规避的5种弱者思维

弱者思维自然不止上述5种,但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点:思维停滞。

思维模式若是不知变通,伴随时间的流逝,终究会付出惨痛代价。但而今领悟,尚属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