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它的名字吓到,一起了解“棺材菌”的前世今生

在《神农本草经》中记录了五种灵芝赤、白、黄、青、紫(黑)分别以入五脏,其中位居五大灵芝之手的赤灵芝就是我们常说的“棺材菌”,又叫地灵芝、血灵芝,“棺材菌”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棺材上的一种菌,生长条件极其苛刻,价格也是极其高昂。

别被它的名字吓到,一起了解“棺材菌”的前世今生

关于“棺材”民间有很多传说,诸如消灾辟邪之类的,70年代港台僵尸电影火爆的时候,香港演员林正英还在影片中详细讲解过“棺材菌”的形成,不过受制于影视作品的原因,给出的解释比较玄幻,说是贵人死后,生前食用天材地宝过多,在体内滞留,死后血脉淤结,药效只能通过口腔向外散发,日积月累就会在死者口腔出形成“棺材菌”,活人食用乃是大补之物。

是不是大补没人敢尝试,可棺材菌的形成英叔说的是八九不离十。

别被它的名字吓到,一起了解“棺材菌”的前世今生

“棺材菌”的分布主要在潮湿多雨的南方,一方面南方湿气重适合“棺材菌”的生长,二来南方棺木大多选择阔叶木作为材料,这种木头最大的特点就是木质稀松,吸水性好,加上南方陪葬品居多,其中不乏名贵药材,这就给了孢子滋生生长的环境,而北方一来棺木大多使用松木,质地较硬,吸水性极差,加上陪葬品大多以纸钱纸马为主,所以北方地区“棺材菌”更是凤毛麟角。

别被它的名字吓到,一起了解“棺材菌”的前世今生

而经过时间的培养就会生长出一朵土色灵芝,也就是我们说的“棺材菌”,不过根英叔描述不同的是,“棺材菌”是生长在棺木上,而不是生长在死者的嘴里。

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棺材菌”在治疗骨癌方面有奇效,并且长期用“棺材菌”泡水,也能增加免疫力,当前野生的“棺材菌”市场价在2000元一克,价格是黄金的7倍,可拮据的存有量,让“棺材菌”一直处于有价无市的境地。

别被它的名字吓到,一起了解“棺材菌”的前世今生

按说这种菌常年生活在棺木上,即便有人知道棺木上可能长有“棺材菌”也不可能冒着大不韪去刨开先人的棺木,那么市场上的血灵芝是哪来的呢?

其实现在血灵芝的来源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工种植,另一个就是有人发家以后,从新规整祖墓,在整理时发现的。

在了解了“棺材菌”的来龙去脉以后,大家还会对“棺材菌”感到恐怖吗?一起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