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美女主播,对话全球顶尖大脑,筹备节目每晚只睡四五小时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于盈

凤凰卫视重磅访谈节目《领航者》制片人、主持人,凤凰卫视资讯台助理总编辑。近十年,在凤凰卫视担任过记者、主持人、电台台长。

凤凰卫视美女主播,对话全球顶尖大脑,筹备节目每晚只睡四五小时

于盈大概就是那种人,小时候是“别人家的小孩”,长大了被标注“人生赢家”。她那华丽的简历中,大多数人拿到其中一项已经满足:本科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前一年荣誉毕业,进入摩根士丹利工作,后又重返校园,被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录取读研,之后又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北京世界银行工作……然后她决定去凤凰卫视,从新闻编辑和记者做起,最后拥有了自己的节目。

仔细看其中的关键节点,不免令人惊异:从投行到校园读公共政策,再到转战媒体行业,这样的履历转折之大,挑战之艰巨,就像坐着过山车一路狂奔。Lewis Carroll曾借《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疯帽子之口感慨:最棒的人都是疯子。这背后蕴藏的精神恐怕是“冒险”。但“冒险”常常是他人对冒险者的理解,做的人却是因为这是深思熟虑后的明智选择。

退出投行,重返校园,不想变成“被吃掉的人”

2017年4月,凤凰卫视推出全新的重磅访谈栏目《领航者》。这个栏目以对话全球各行各业顶级领航者为最大亮点。

于盈在台前是主持人,在幕后还兼任制片人,有点“自编自导自演”的意思。谁又能想到几年前她的专业和工作经历与传媒并没有任何关系呢?但是往前追溯,会发现于盈在广州读中学时,倒是曾经做过“风云媒体人”,她是广东省最好的中学华师附中的第一任学生电视台台长,还创办过杂志。

随后她转战美国读高中,进入了美国顶尖的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顺利进入摩根士丹利工作,再与媒体无关。到此为止,仿佛亦舒里的人物,这样的经历自然人人艳羡。

谁知于盈自己却转身退出“投行”,如同她的名字,轻盈盈便返回了校园,被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录取读研。

也许你会猜,大概是投行工作时间太长、压力太大吧,恰恰相反,于盈的字典里就缺“抱怨”这个词,她回忆那段时光这样述:“给你这么高的薪水,还让你有机会学习这么多,我是非常开心的。”

真正让她希望重返校园的原因是,投行的工作慢慢将她“掏空”,“过去我会持续吸收、学习,对政经、社会和人生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是那段工作的日子实在太过繁忙,不能再给予我时间去吸取足够的养分,我变成了一个被‘吃掉’的人。”

还在斯坦福读书时,她就经常跟教授交流想法,碰撞观点,这种愉悦感是她所珍视的,当然从这里也可一窥端倪,一个珍视思想的人,的确更具备“传媒属性”。

凤凰卫视美女主播,对话全球顶尖大脑,筹备节目每晚只睡四五小时

她的热情聚焦在“帮助他人”、“传播思想”

她重视国人精神层面的重建,“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在关键时刻实现‘弯道超车’,实际上还是需要人的沉淀。”这个社会产生了大批所谓成功人士,他们究竟如何达到成功,应该怎么对待财富,怎么回馈社会,如何教育下一代?这些议题关乎社会文化,是传媒肩负的责任。

筹备节目,每晚只睡4-5小时

转战媒体,于盈从一个最基础的新闻编辑做起,先后在凤凰卫视担任过记者、主持人、电台台长。去年4月,《领航者》面世,所谓“领航者”,一是各行各业的领航人物,第二是技术、商业模式、思想的领航,将会对我们未来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颠覆性变化的都可被称之为领航者。

仅仅在节目开播的第一年,郭台铭、张忠谋、潘石屹、董明珠、梁建章等等华语圈内响当当的名字就出现了在节目采访名单中,亨利· 保尔森(Henry Paulson)、劳伦斯·萨默斯(Larry Summers)、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飞鱼”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等全球知名人物也位列其中。

既是制片人,又是主持人,自从2017年2月开始筹备这个节目,于盈说自己平均每晚只能睡4-5小时。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既要抽时间陪伴孩子,又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半夜2点也崩溃过,想不通我怎么就上了这样一条‘贼船’。”于盈终究还是笑着诉说这一切,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策划、邀约嘉宾、阅读资料、准备提纲、访谈,采访结束后于盈还坚持参与后期写稿、看片,撰写访谈精华录和手记,把每个嘉宾给她带来的启发写下来,分享出去。

为了和访问者有更深入的交流,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生物科技,亦或脑机接口、新材料等全新领域,她都要尝试去系统性了解话题,这样才能与嘉宾平等对话,让访谈步步深入。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是英美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接受访问时,他也在为自己的新书做巡回推广,在半年来每天不断接受全球各大媒体采访的状态下,他对于盈感慨说:“你的采访是最好的,因为你真的看过我的书。”于盈记得,当天她是在凌晨两点读完了弗格森的新书。

真正让于盈兴奋的,还是能与全球“顶级”大脑的沟通,从中汲取大量对于世界、对于未来的洞见。“每次采访,嘉宾们对于自己所在领域的热情特别打动我,这也是他们的共同点。其实总有年轻人担心不知如何应对变化,看看这些嘉宾,他们坚定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已经足够。有些事处于巨变当中,但有些又是百年不变的。”于盈如是说。

凤凰卫视美女主播,对话全球顶尖大脑,筹备节目每晚只睡四五小时

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功在于人才驱动

在她看来,“天时、地利、人和,将使粤港澳大湾区在新时代腾飞”。于盈示非常看好深圳的发展潜力,认为深圳是全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在日后大湾区的发展中会起到关键带动作用。她很欣赏深圳政府对于商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又放手让企业去干,因为政府可以为创新提供好的政策和土壤。

于盈认为,大湾区想要获取成功,本质上是需要获得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而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硅谷之所以成为创业者的栖息地和高科技的圣地,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的氛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当了16年校长、被称作“硅谷教父”的约翰?汉尼斯告诉于盈,硅谷的形成花了六十年的时间,也许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后来者可以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内去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于盈认为,这提醒了我们要从培养下一代着手,培育他们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有人说,经济解决今天的问题,科技解决明天的问题,而教育解决后天的问题。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在为大湾区的后天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采写:南都记者 谢宇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