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水果之王”的滯銷及腐爛


臺灣香蕉又大又甜,種植面積廣,產量高,一年四季都有收穫,是臺灣的“水果之王”。圖為臺中州漫山遍野的香蕉園。

臺 灣 優 質 香 蕉 近 景。

將 大 掛 的 香 蕉 挑 到 公路上,是件很費力的事情。但想到銷售後可獲得收入,蕉農還是很高興。

1930 年的臺中州香蕉交易市場。數不清的蕉農,期待早日賣出自己運來的香蕉。

總督府於 1922 年規定香蕉輸出採取“共販制”,統一由官方主導的青果同業組合承銷,稍有規模的蕉農都必須加入組合,不得自行外銷,但付給蕉農的收購價僅為售出價的三分之一。1925年 6 月,臺中州員林郡沒有參加青果組合的蕉農聯合起來,自運 2000 簍香蕉到基隆港。總督府指示壟斷基隆港運輸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拒運,任由 2000 簍香蕉腐爛,史稱“基隆港香蕉腐爛事件”。7 月,員林蕉

輸出被壓價並受限,在香蕉市場上,面對挑剔的購蕉人,蕉農無可奈何。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3卷《侵佔臺灣五十年》, 洪小夏、殷佔堂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