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金庸在写完鹿鼎记后突然封笔,从此再未写新作?

于无声处34


金庸在完成《鹿鼎记》之后为什么封笔?金大侠还写的下去?——写到《鹿鼎记》这个程度、已经将之前奉为楷模的一切理想化的主题砸的粉碎!已经没法在这个境界上再一次升华、也没法再一本正经的歌颂和弘扬所谓正义、鞭挞所谓的丑恶!何为正义?何为丑恶?全部都是一场戏、全部都是一场空!金大侠也是的确没法再将理想和道德供在前面讴歌!“世间一切皆是空、唯有享乐才是真”!也就是说韦小宝烧毁客船金蝉脱壳面对七位夫人讲的“大功告成”!想想看?之前有哪一部作品是将陈近南这样世人称颂的大英雄写的如此不堪的?是哪一部将那些仪表堂堂的角色以那样的笔调写出来的?堂堂一躯的刘一舟、风流倜傥的郑克爽、高深莫测的洪教主、神鬼无敌的归辛树、藐视众生的李闯王、丑态百出的索额图、多隆、吴之荣、慕天颜、会中兄弟、才子佳人、和尚尼姑、市井小民、男欢女爱、父母亲情、兄弟情深、道德规范……通通被这一步作品彻底颠覆!到这一地步还咋写的下去?金大侠还不收山待怎地?






用户6649544932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以下几点:

第一,心态变了,不愿意写了。

其实金庸写小说的最初心态,完全和古龙一样。

古龙是靠写小说吃饭,不写就没饭吃。

金庸虽没古龙这么夸张,但也差不多了。

金庸最初在59年创建《明报》,几次面临破产,完全依靠金庸的武侠小说连载艰难支持。当时金庸每天晚上熬夜写武侠小说,但销量始终不佳,销最差时只有五六千份。

即便只有五六千份,大部分购买者也是为了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连载。

所以,当时金庸没有办法不写。一旦他停笔,明报就完了,这么多年的心血和巨大投资就带了水漂。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大家注意,金庸有两部小说《白马啸西风》《鸳鸯刀》写的很烂,完全比不了前面的《神雕》和后面的《倚天》。

为什么会这样?一种说法是金庸为了保持报纸上有连载,只能胡乱写了两部书,以保证报纸的发行量。

但到了鹿鼎记写作的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明报已经大为成功。

到1963年,《明报》已完全摆脱财政窘境,平均日销量是5万份,随后越来越壮大。

金庸已经成为香港有名的富人,还颇有声誉,说通俗点他已经没有必要通过写小说来维持事业。

心态变化了以后,金庸就难以像以往一样写小说了,因为缺乏动力。

所以,封笔也是必然的。

第二,金庸的招数用光了。

大家仔细分析,其实金庸后期的作品,都可以从西方文学小说中找到套路原型,分为很多模式。

大家注意金庸最后几部书,风格完全不同,差别很大,就是不同的套路了。

但到了鹿鼎记时代,金庸自己也说,能用的套路都用完了,没有可用的了。

要重复之前套路,写一些不精彩的文章,金庸自然不愿意的,不像自砸招牌,干脆封笔。

第三,金庸的水平确实有一定下降。

一种说法,最后的的几部书,虽然大部分是金庸写作,但也有金庸定下基调后让写作班子完成。

比如天龙八部的一部分就是倪匡写的。但如果金庸不是去国外访问,提前说明这件事,大家很难看出是倪匡的手笔。

写作这玩意,必须时时刻刻的写,停几个月也不行。

金庸因为成为明报老板,事情太多,恐怕也没有精力每天写作。

久而久之,水平下降厉害。

大家注意,在写鹿鼎记的同时,金庸写了一本越女剑。一般认为,越女剑肯定是金庸亲自写的。

然而,越女剑的水平很低,类似高中生作文。

由此可见,金庸水平有明显下降,恐怕也不能再写了。

第四,金庸的观念变了。

金庸年轻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编辑、作家,后来做了小老板也是小角色。

他的作品通常以汉民族正统自居,反抗异族,宣扬宁死不屈的侠客文化。

然而,60年代金庸开始从政,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香港媒体说他是八面玲珑。

这样一来,金庸也变成半个政治家,心态发生很大变化。

大家注意,金庸最后两部作品《笑傲江湖》《鹿鼎记》中,再也没有宣扬以往的东西。

笑傲江湖根本就是政客之间的激烈斗争,目的就是争权夺利。

《鹿鼎记》据说本来是想将韦小宝塑造成大侠,谁知道写着写着,就变成一个同样八面玲珑的小政客。甚至,金庸还对所谓的侠客和反清复明给予讥笑和鄙视。

说通俗点,金庸从政以后认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了。

金庸的桌子上有个座右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样的小说写一两部还可以,写的多了就如同今天宫斗剧一样,会被读者厌恶。


萨沙


金庸可以说是当年最成功的自媒体人,一手缔造众多经世不衰的经典人物,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可是,在48岁的黄金年龄,便封笔不写了。

金庸的好朋友倪匡是个极为高产的作者,两三天就能写出一篇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停笔的理由是,有一天,坐在家里,面对稿纸,枯坐半个小时,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于是决定,不写了!

相比于随性的倪匡,持重的金庸当然不会以这样草率的理由结束自己的武侠创作生涯。

而停笔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一念之差这么简单。


以成熟IP带流量,上世纪的自媒体人是如何奋斗的

众所周知的是,金庸早期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只是副业。

他的主业是办报纸。

事实上,他一开始,是一家报社的职员,后来,为了能够发出有态度的声音,他决定辞职,自己办报。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他决心成为一名自媒体人。

创办《明报》之后,为了让这份小小的报纸生存下去,已经靠《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写出名堂的金庸,开始在《明报》上连载新小说《神雕侠侣》。在此之前,《射雕英雄传》已经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小说。

在80年代港台武侠剧席卷大陆之前,香港的读者们就已经在郭靖黄蓉的故事中如痴如醉了。

对于一份最开始发行量才三四千份的刊物来说,有郭靖黄蓉这样成熟“IP”带流量,确实不失为一种正确而讨巧的选择。

(郭靖黄蓉,是《明报》创办之初,金庸仰仗的大IP)


至《鹿鼎记》连载结束时的七十年代,《明报》已经完全不需要靠金庸的小说来带流量了。它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足够大的平台。足够让金庸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发声而不用担心阅读量或关注度。以社论,这种更为直接的参与社会讨论的方式,才是金庸作为一个文人最初办报的初心。

诚然,从金庸留下的文字来看,他自己的治学严肃深入,但是,正如千百年来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一样,金庸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入世姿态。

(名门望族出身的金庸,作为读书人有着入世的追求)


金庸对自己的作品是骄傲的

说回到武侠小说。

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拳怕少壮这一理论并不成立。相反,更讲究内功的锻炼。

我们看金庸的文字,也是如此。

相比于古龙之类的天赋型选手,金庸的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显而易见的成长。

从《书剑恩仇录》中对于水浒聚义描写的模仿,到牛家村舞台剧式的人物出场形式,再到天龙八部中的线索人物串联宏大叙事,金庸对于文学技法的探索从未停止。这大概是他区别于普通流行小说作家的第一大特点。

虽然金庸一直笑称自己写小说是副业,且从未对于自己小说能够有多大的历史地位有任何相关说辞,但他其实对于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是非常在意的。

(徐克的《东方不败》将金庸的原作改的面目全非,之后老爷子跟徐克说,朋友还有的做,改编权你就别再想要啦~)

因此,金庸才在封笔之后,又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对自己的小说进行整理、删改。删改小说的时间跨度,甚至比当初连载创作小说的时间还要长。

金庸对于作品的珍视程度,可见一斑。

当没有了生存的压力,不再需要靠写作小说带来流量,当想尝试的小说技法,想描绘的小说人物均以完成时,金庸的封笔,便也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然,金老爷子后来也不是没有过技痒的时候。在我看来,世纪新修版的修改力度之大,不亚于一次再创作。时过境迁,步入暮年的金庸,其想法自然也与中年时期有所不同。

只是,读者们似乎对金庸的修改并不满意。这是与本题无关的话题了,我们以后再说。


兮兮说事儿


1972年,时年48岁的金庸先生在连载完《鹿鼎记》后,宣布封笔,从此不再涉足武侠小说的创作。有记者采访时问他,小说如此受欢迎,为什么竟不写了?金庸先生的回答是他的小说主要写人性,写人物性格,所写的人物无一重复,但再写下去重复就难免了,所以封笔。

这是急流勇退时的谦辞,不会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可能是金庸先生志不在此,所以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退出了。金庸先生自己说他写武侠小说一是交差,二是好玩。

交差,交的是罗孚、梁羽生的差。1954年,“吴陈比武”轰动一时,白鹤派名师陈克夫和黄埔太极教官吴公仪在澳门新花园进行比武。比武虽然只持续了短短数分钟,但极大催生了华人社会对武侠的热情。香港《新晚报》总编辑罗孚看到这一浪潮,力劝社评委员梁羽生开写武侠小说,梁羽生一开始也是不愿的,觉得大材小用,但广告已经打出去,只好着笔连载《龙虎斗京华》,没想到效果不错,《新晚报》销量节节攀升。

梁羽生写了一年,写不过来,就找来金庸帮忙,才有了1955年连载的《书剑恩仇录》。1959年,从《大公报》出走的金庸和沈宝新合办《明报》。新报纸要打开销路,还要靠武侠小说,所以金庸的连载始终没停。但进入六十年代,成功转型为报人的金庸,工作的重心渐渐向报务和评论倾斜,已没有那么多时间用于武侠小说的创作。进入七十年代,《明报》渐上正轨,金庸就不再创作武侠小说了,专心办报。

其实六十年代,金庸就已经忙不过来,不想被武侠小说牵扯过多精力,恰好宝岛的古龙声名正隆,由倪匡斡旋,古龙在1966年为《明报》连载了一部小说,效果也很好,正是《绝代双骄》。金庸封笔之后,古龙又在1972年开始连载《陆小凤传奇》,接过了武侠创作的薪火。

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金庸先生的创作也是不断寻求突破的,到《鹿鼎记》恐怕已不能算是纯正的武侠了,或者算是社会派武侠?着笔的是流氓小人物,写的却是小人得志的社会和文化,到这里也就写尽了,急流勇退不失为明智选择。


锻彰趣义


写武侠小说,一直都不是金庸的本愿。他早就不想写,是不能不写。是以,当1972年9月23日,《鹿鼎记》连载完毕,金庸即宣告挂印封笔,看似毫无征兆,其实恰都在情理之中。

金庸以武侠小说家名,是很偶然的误打误撞。他持续写了武侠20多年,很大程度上,不是爱好,是出于生计和商业目的考量。过去,在正统的读书人看来,诗文词章才是正经营生,小说本就是小道,玩玩可以,但绝非“名山事业”,更非“经国大业”。

况且,写的还是最不入流、最怪力乱神、最远离文学性质的武侠小说,整个民国时代都没有作者为之傲娇的。这当然是偏见,但很多“名门正派”出来的文苑人物,实很难走出这种意识桎梏。金庸自己,在文章里,在访谈中,就屡屡自贬,说武侠小说是什么“娱乐性的庸俗读物”,是“无所谓的通俗小说”,并非“真正的文学著作”。

后来,当北大中文系在1995年开设金庸小说课时,他会如此高兴,很大因素,想多少是因为“主流文化圈”终于承认他,他为之大喜过望了吧。


金庸的海宁世代显宦、诗礼簪缨之家出身,实难以克服这种偏见,乃至自卑感。如果不是因为需要靠写这些东西养起《明报》,他早就想封笔,“金盆洗手”,不再涉足的。

他在他早年的散文中,明确说过,这类“游戏文章”,他写的很快也写的很痛苦,他对打打杀杀飞檐走壁没那么多兴趣。武侠小说,从来都不是他平生所期,只是形格势禁不得已使然。

金庸一生,唯一也是最大的理想,是要作一名外交家。他大学报外交系,期间自学外语,关注国际新闻,起初入职的也是香港《大公报》,甚至据传闻和首任妻子离婚,都是因他有想到外做外交官的抱负,两地分居,不想妥协而致。这是一种“兼济天下”的理想。他后来热衷办报,雅擅社论,以处士横议姿态,论衡天下是非,都可算一种所愿不遂退而求其次的补偿。

也所以,当1970年前后,《明报》系列有了胡菊人等干将支撑,无需靠他武侠连载也足以在华人圈自立繁盛时,他会果断停笔。


还有,金庸作为武侠小说界的教主,数十年独孤求败而无处可败,内心也像一个高高山顶立的武林大侠一样,一直都有退隐之梦,只是时机不成熟。

金庸写武侠写了20多年,笔耕无日或辍,实际是过度消耗,也无日不想着退隐林下的生活。看他文集中,就常有筋疲力尽之慨。当1970年前后,他的报社有了可靠的职业经理人代理,事业稳步上轨,儿女都长大成人,自己也渐渐感觉到文思稍退,甚至在感情上也有了新欢。此时,是他急流勇退的最好时机。

那时,他写《人到无求品自高》一文,心境就说的很明白了。他说自己一直有一个“退隐梦”,最渴求活成历史上范蠡和张良这类人,轰轰烈烈干一票,然后功成身退,飘然远去,“带著漂亮老婆逍遥自在”。他彼时的访谈记录,也明确说过“希望把笔想停下,让自己进入退隐状态,过些自己喜欢的生活”这些话。

他这人,熟读历史,知人与自知之明都好。选择封笔,选择退隐,实际也有月满则亏、见好就收的智者认知,放在里头的。


另外一点,则是他无论在世俗中如何成功,到底是一介读书人。他一辈子都有安顿身心,专门静下来,不受干扰,潜心读书的愿望。

1972年写完《鹿鼎记》的金庸,差不多接近50岁,是所谓的知天命之龄。他在此时毅然封笔,给武侠小说创作做一了断,显然和他的人生境遇,以及一心渴求独坐书斋的心愿有关。


他虽然被世人誉为文坛大家,是博学无所不知之人,但他一直认为自己学识不够,读书太少。他说,自己年轻时代,国家战乱,天地容不下一张书桌;逮至壮年,又要养家糊口,饥驱四方,根本没有余裕去多读书。

因此,他一直有个很重的情结,就是要做一名“学问家”,而不是什么“小说家”。他对自己年少失学及读书少一直耿耿于怀。连因为战火导致的东吴大学毕业证书没有拿到,他都觉得是巨大的遗憾。后来,他都80岁了,名满国际,还偏偏要跑到剑桥大学念学位,搞得名气都不如他的导师紧张兮兮,都是这种心理的衍生。

这种奇怪的心理动因,我等常人可能不大能理解,细想当也不难追究。每个人都一样,当他的生命已经攀登到了顶峰,功名富贵什么都有了时,越是未曾得到过的,即便苍蝇之微,都会越想着获得满足,以求弥补缺憾。

他对于读书、做学问这事,太看重了。大概也因此,他晚年被请去做浙大文学院院长时,会如此出人意料地申辩,“请不要叫我金庸,我是查良镛,我是研究历史的教授,我是历史学家”。


所以,1972年9月23日,香港《明报》连载完《鹿鼎记》后,金庸突然宣布封笔,从此再未续写新作,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金庸封笔的这个举动,我们作为旁人,可能仅仅只看到不解。可是,对于金庸这位老人而言,他实质上只是再一次努力地找到自己最好的位置。这个人,终其身都在探求人生的平衡,在不断摆脱沉重负担的同时,永远前进,生无所息。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封笔”只是遁词。这位教主,对无数读者而言,他其实从未挂剑封笔过,也永远不会真的离我们而去。美妙的文字,比死亡更长寿更震撼的太多——这是莎士比亚的话。

他只是退隐,留下伟大遗产和文字暗示,让我们继续追问。在内心,在眼下的头条。


刘愚愚


金庸在写完《鹿鼎记》后封笔,但应该不是突然封笔,在他完成《鹿鼎记》之时甚至更早的时候,应该就有封笔的想法。

这种想法,甚至在《鹿鼎记》中已经显现出来。


一、被韦小宝推翻的英雄

在《鹿鼎记》之前,金庸的作品英雄辈出,各领风骚。从早期的《越女剑》中,阿青剑术精湛,背负国仇家恨,到《射雕三部曲》中,郭靖,杨过和张无忌,无一不是身怀绝学又忠孝仁义。

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感动了无数华人。

但到了《鹿鼎记》中,主角变成了市井混混韦小宝。

他不仅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还成日里和女人厮混在一起。他甚至没有太多的家国概念的束缚,行事完全一句私交来决定。

他帮天地会不是真想反清复明,不过是敬佩师傅陈近南的为人。后来帮着清政府打台湾,又是看在康熙的面子上。

为了塑造新的人物,也为了反映金庸心境的巨大变化,他用《鹿鼎记》推翻了多年来营造的武侠世界,再写下去,还能是什么呢?

而在一次采访中,金庸坦言:我觉得已经写不出新东西来了,不想重复我的作品,不想写了。

为什么写不出来呢?其中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身价大涨后,创作的激情渐渐被凡事所累。

既然创作不出更好的,不如停笔,这是聪明人的选择,也是负责的态度。


二、金庸生活的变化

《鹿鼎记》的创作时间是在1969—1972年之间,这个时间金庸的《明报》的成果正在节节攀升,它被誉为香港的《泰晤士报》。

事实上,这不是金庸参与的第一份报纸。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究立德、立功、立言。

而金庸恰巧出在一个“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家庭,深厚的家族底蕴造就了金庸超强的人脉关系和忧国忧民的壮志。

下边这张图可以简单感受一下金庸的家族:

而早在1942年,新中国还没正式成立之时,他便进入了《东南日报》工作。

办报,始终是他向社会发声的途径。

小说写得再好,终究不如在现实中酣畅淋漓地表达能满足一个读书人对世间的所见所思。

因此,为了在《大公报》工作,金庸来到了香港。

在香港,金庸认识了梁羽生,他们一起创刊了《明报》。

可1960年代的香港,街道上充斥着小市民,大家过得浑浑噩噩。

而武侠小说中的“爽”正好满足了民众的需求,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时石破天惊,人手一册,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气势。

为了《明报》的销量,金庸在报纸上发着一篇又一篇的连载武侠小说。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可金庸想要的,不止是这些。

1962年,《明报》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因着“难民潮”的报道,《明报》一改报格,从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提升到一份为读书人、知识分子接受的报章。

金庸长舒一口气。

之后,《明报》越来越走向殿堂,而金庸也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停笔。



新浮世绘


《鹿鼎记》是最奇特也是最优秀的武侠小说之一。读罢感触良多,在这里,且看“小河读小宝”系列之零零一。

说起《鹿鼎记》的作者金庸,很多人都会觉得惋惜,因为金庸老先生在1972年完成《鹿鼎记》以后就封笔了,距今已经有四十多年了。现在老先生还健在,为何封笔,他老人家也曾经给出过解释,他写到后来感到人物情节的重复,本来他力保每部小说人物形象,情节故事尽量不同,写完《鹿鼎记》,他无法保证下部新作能较以前有所突破,而长期以来,读者对于金庸给予厚望,他担心读者失望,倒不如激流勇退。

对于老先生的解释我感觉是很合理的,金庸先生的做法也是极其睿智的,在最巅峰的时期退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日后大家提起金庸的作品,都会竖起大拇指,称道个个精品。


在这里向为我们贡献了那么多优秀作品的金庸老先生致敬,也顺便说说读过他的武侠小说特别是最后一部《鹿鼎记》的感受,也算是为读《鹿鼎记》系列的开篇吧。

金庸先生第一部《书剑恩仇录》,还是颇有之前一般武侠小说的特点,但已经有所突破了。主角陈家洛可能会被很多读者认为是金庸小说最差劲男主角,因为他不仅心胸不够开阔,还把热恋他的天下第一美人,也是金庸笔下最美最接近仙女的香香公主拱手让给了敌人。可是别看陈家洛如此恶劣,如果在把他放在现实生活中,陈家洛却是所有金庸主角中最接近男神的人物:家世显赫,大企业头目,文武全才,相貌堂堂,举止有礼,心存善意,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完美男人。这种男主在不少武侠小说里普遍存在,形象脸谱化,最后金庸安排香香公主身死,可以说是为了力求突破的一点证明。

第二部小说《碧血剑》,人物形象已经开始突破了,主角袁承志外形首先就不怎么漂亮了,虽然聪明却又木讷,虽然老成但能力有所不足。看得出来,金庸先生是在塑造一个尽量不一样的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特别成功,但已经在转变。

等到第三部《射雕英雄传》腾空出世,一个性格坚韧、淳朴忠厚的郭靖,一个机灵古怪、俏皮聪明的黄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武侠形象,而且里面诸多配角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丘处机梅超风裘千仞裘千丈都是各具特色,形象丰满,让人难以忘怀。射雕一出,金庸先生算是奠定了武侠小说宗师的地位。

后面接连《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合称射雕三部曲,也都是各具特色,读起来欲罢不能。而之后又迎来了《天龙八部》的高峰,读之热血澎湃,荡气回肠,大家已经觉得是顶峰了,结果《笑傲江湖》给我们又展示了一个别样的江湖,波谲云诡,勾心斗角,让人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的才思。

在这些大部头作品中间,金庸先生还做了不少尝试,比如类似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写法的《雪山飞狐》,如果第一次读会很有趣。再比如专写人性险恶的《连城诀》,比一般揭露现实的小说还要黑暗。还有《越女剑》,虽是最短篇,但一女扫千军的形象依然惊天地泣鬼神。



当然,金庸先生作品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却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全书基本上是主角从弱到强的成长之路。在这个过程里,写尽了江湖,也写尽了人生。似乎各个形象都尝试了,最终一部不像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出现了。

《鹿鼎记》说他是武侠吧,主角韦小宝最终也只是会个三招两式,而且主体写的也不是他的习武之路,而是做官做人的成长之路。说他不是武侠小说吧,里面又有陈近南、冯锡范、洪安通等诸多高手,各种武功绝学也是层出不穷。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金庸先生会在后面创造《鹿鼎记》这么一部异类的武侠小说呢。也许正如他前面说的,之前的小说把他想展示的武侠形象都写尽了。而且到了后期,他的作品已经不单单满足展示打打杀杀的武侠世界了,更多的是对现实世界和人性的探索。实际上从《连城诀》《天龙八部》开始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到了《笑傲江湖》里面,这种倾向就更严重,比如写左冷禅,辛辛苦苦经营几十年,最后一招不慎,胜利果实全部被岳不群窃取。比如东方不败武功天下第一,远远高于其他人,最后还是被杀死。武林里面争得是什么,最后还是人心。于是索性就来一部主要刻画人心斗争阴谋诡计的小说《鹿鼎记》,虽然有着武侠的外壳,但是鹿鼎记却更像一部官场现形记和社会现行记,里面的忠义大侠陈近南会被杀,武功最高的洪安通也被杀,反而不学无术,靠着察言观色和钻营拍马的韦小宝活得风流快活,有声有色。当然,作为三观颇正的金庸,他还是给韦小宝留了一个底线,那就是讲义气,有基本的廉耻心。他游走在各个势力之间,始终没有主动出卖过对他有恩的人,已经不容易了。


《鹿鼎记》的推出其实已经算是金庸封笔的预兆了,一个主流写武侠小说,以此闻名的作家不愿再写纯粹的武侠小说了。采用完成一部完全不一样的作品的方式来告别自己的执笔生涯,是不是显得更有意义,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呢。


一览众河小


金庸大侠的小说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在看金庸大侠的小说或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时,武侠情怀种在了无数人心目中,甚至梦想经历一把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生活。

如今大侠离去,我们黯然神伤,从此江湖变得不一样,但他创作的经典还将流传。

金庸大侠创作的小说主要有十五部,其中十四部第一个字连成两句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1972年金庸大侠在写完《鹿鼎记》后宣布不再进行新的武侠小说的创作。有书君认为:

一、渐臻佳境,急流勇退。

金庸大侠从1955年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连载完《鹿鼎记》,在这个创作的江湖上他已经修练了17年。

金庸大侠曾在接受采访时中谈到他的作品中注重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塑造,所写的十几本作品中,各种人物都写到了,再写下去,可能会和前面的人物性格重复,情节相似,所以不写了。

金庸大侠小说的主要人物,如张无忌、令狐冲、杨过等大侠在小说中被卷入江湖成为大侠,在达到他们的巅峰成就时,在小说结尾时都想要退隐江湖不问世事,并不想在江湖争一席之地。

有书君个人愚见,金庸大侠封笔也是一种志不在此的大侠之风的体现,就如李白的诗句所写“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我们知道不一定是坚持的时间越久就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到一定阶段,创作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很难再有突破。

《鹿鼎记》被普遍认为是金庸大侠小说的巅峰之作。所以金庸大侠选择在完成《鹿鼎记》后封笔,是适可而止、急流勇退的智慧,是小说中江湖大侠的心声。

二、传统武侠形象彻底巅覆。

在《鹿鼎记》前一部作品《笑傲江湖》里面,令狐冲是一个一壶酒仗剑走天涯的率真义侠,令狐冲学的绝世武功是独孤九剑,独孤九剑发挥到极致是无招胜有招,这时候的武功已经没有招式,而且武器也不局限于剑。

《鹿鼎记》的主角韦小宝则更进一步,回归到一个几乎没有武功没有侠士精神的市井小人物。

金庸大侠通过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社会现实,对封建社会腐败进行批判。这个时候封笔,是创作回归现实、颠覆传统后的必然选择。

三、需要呵护的《明报》已成长。

金庸大侠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1955开始写,在《新晚报》上连载。当时报纸原本连载的梁羽生的小说已经连载完了,新小说还没出来,金庸大侠临危受命写《书剑恩仇录》,开始了写武侠小说的征程。

1959年,金庸大侠和别人合伙办《明报》,一开始办报时销量惨淡,需要刊登武侠小说连载增加报纸的销售量。那时金庸大侠需要一边写社评一边写武侠小说。

《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就是在办报艰难时期以连载形式刊登在《明报》上面的。

后来《明报》越办越好,不用依靠金庸大侠写连载来增加报纸的销售量,所以封笔。

也许什么时候开始是一个偶然,什么时候结束是一种选择。

无论是什么原因封笔,金庸大侠已经带给我们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致敬大侠,大侠再见!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正所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一部越女剑,正好15部作品整整齐齐的流传于世上。

金庸武侠是一个标签,是一个旗杆,是一个时代。那么为何当年风头正盛,还在巅峰的金庸就此收手,封笔江湖呢?



其中有那么三个原因,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塑造的人物与描绘的剧情已经差不多了。

金庸自己也曾说过:我写了这么多人物,山河湖海,各不相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的形态举止,自己的故事经历。写的差不多到头了,再写就重复了。

一旦重复着刻画人物,既是对自己作品的不负责,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

且每段故事的剧情都不相同,郭靖、杨过、张无忌、乔峰、段誉、虚竹、令狐冲、韦小宝、胡斐、陈家洛、石破天等等,每个人物都经历了不同的经历,造成了不同的人物变化,以达到戏剧冲突与内涵表达。新的剧情是不那么容易想的。



第二,武侠的心态旅程已经书尽了。

自《射雕英雄传》中那个简单质朴纯粹美好的郭靖与郭蓉,加上五绝、七怪等,满书的英雄,这是一部金庸武侠的前期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部纯粹的,理想的武侠作品。



而到了中期《天龙八部》,金庸对侠文化的发展与时代背景的相融合登峰造极,便有了《天龙八部》这么一部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大时代作品。将侠文化与社会内涵、时代背景、人性挖掘结合的相当完美。我们看《天龙八部》,这是一部复杂的、浓厚的、大气的作品。




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有人说这是一部最不像武侠的作品,恰恰反应了金庸武侠心态的高层面,也能明显感觉到这是一部尾声作品。不是会武功的武侠才叫武侠,《鹿鼎记》这部作品已经将武侠上升到精神层面,纵然我不会武功,但我就是侠。而作品内涵也是从江湖争斗转战到了庙堂之争,将韦小宝那种对于人生的洒脱与对于国家的精细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最后韦小宝远离朝堂、远离江湖也是对于整个武侠历程最好的一个收尾。



第三,压力大。

纵然金庸的作品当时已经大受欢迎,但所遭受的的非议也是不少。金庸的作品也是在之后一步步成为大热文学,而金庸也成为武侠的泰山北斗,一代宗师。急流勇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原因主要还是金庸的武侠已经足够壮阔与华丽,足够精致与完整,完美的走完了一段武侠的心路历程,将侠文化发展到了繁荣与鼎盛,足够了,到时候了。


柏十印象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本来属于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行为,他年轻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由于时代的原因未能如愿。即使成为一名报人后,他最在意的也是自己“时评人”的身份,万万没想到,当时只是为了拉动报纸销量写“武侠连载”的举动会成为后来奠定其武侠宗师地位的杠杆行为。

老实说,金庸先生的前两部作品《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虽然也很优秀,但不论从结构上,内容上还是艺术表达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直到《射雕英雄传》的横空出世,才直接戳下了一个武侠小说的标杆。

自此开始,几乎部部经典,特别是《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和《鹿鼎记》三部作品把其在通俗文学的成就推到了同大仲马相提并论的位置上,而封刀之作《鹿鼎记》更是成为其所有武侠小说中文学性最强的一部作品。

可金庸先生却在此刻选择封笔,其实说是封笔并不准确,严谨的说是金庸先生不再创作新的武侠作品了。我觉得金庸先生在创作巅峰状态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此时的《明报》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商业帝国,金庸先生再也不需要为了拉动报纸销量而专门在上面写武侠连载了,他本身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不需要再为“稻粱谋”。

2、他创作的十四部武侠作品几乎已经穷尽了这种文学载体的所有模式,其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以及蕴含的哲思意义基本都已经涵盖,再写下去就只能是重复,很难能有突破。特别是最后《鹿鼎记》中韦小宝这个人物的出现,颠覆了以往所有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形象,而整部作品也可以看作是“反武侠”模式。从中也可以看出金庸先生创作的心路历程,“武”和“侠”的极致是悲凉,陈近南身上反映的是侠义精神一曲最后的挽歌,而“侠“与”义”最终也败给了蝇营狗苟。

3、《鹿鼎记》可以说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离“严肃文学”最近的一部作品。如果他接下来要从事“严肃文学”的创作,需要一些时间的积淀和准备,毕竟这属于文学的最高殿堂,谁知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提笔。

4、随着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的影响日与剧增,甚至出现了专门从事“金学”的研究者,而他本身本就是一个对自己的文字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所以后期,金庸先生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个逻辑严谨的体系,做了大量的修订工作。对每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删减、增加、或者改动,这也耗费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金庸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而且现在还持续影响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书写了一座武侠的丰碑,即使是其中最不入流的韦小宝,也有自己的底线——绝不出卖朋友,至于其声色犬马的部分,则是世间饮食男女普遍的共通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