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21世紀什麼最貴?”

20年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人才”,今天,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答案,那就是“數據”。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在這個電子產品不離手的年代,只要連接了網絡,我們就在留下行為數據,作為全球資本主義的生命線,數據就是金錢。

那麼,數據到底有多值錢?舉個例子,同樣是做圖片的,具有社交屬性的Instagram以10億美元出售時,成立於1881年的世界最大影像產業柯達,正申請破產。幾十年河東幾十年河西,這正是時代飛速變化導致的結果,識時務者為俊傑。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時間回到一百六十年前,第一條橫跨大西洋的電報,沿著海底電纜從英國來到了美國,它雖然一共只由21個單詞組成 ,最終卻花了17個小時才到達美利堅。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第一條橫跨大西洋的電報

一百六十年後的今天,“每一秒鐘就有543TB的數據流過國界,其總數據量相當於約1300萬份莎士比亞全集”。

人類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

而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這樣描述:“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那麼,既然叫大數據,這個數據到底有多大?

一組名為“互聯網上一天”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天之中,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相當於美國兩年的紙質信件數量,發出的社區帖子達200萬個,相當於《時代》雜誌770年的文字量,賣出的手機為37.8萬臺,高於全球每天出生的嬰兒數量37.1萬……

這決定了大數據的4V特徵裡的第一個特徵:數據量大(Volume)。

大數據的起始計量單位至少是PB,我們在互聯網時代都熟悉GB,那麼啥是PB?1PB=1024x1024GB,可想而知大數據的量有多大。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類型繁多(Variety),是大數據的第二個特徵,這些數據包括文字、音頻、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

價值密度低(Value),是大數據的第三個特徵,數據如此海量,這導致有價值的信息密度越來越低,數據提純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就促使了雲計算的產生,未經加工的數據就彷彿一盤散沙,“加工”是使數據增值的重要步驟,實現聚沙成塔的就是雲計算。而想要實現雲計算,就必須有超級計算機的加持,這些設備體積龐大,耗能巨多,維護成本昂貴,難以在一二線城市找到容身之所。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直到馬雲和馬化騰發掘了一片寶地——具有“避暑之都”美稱的貴陽,這裡不僅能源充足,電力便宜,同時這裡身居祖國內陸,還有許多山洞,山洞裡恆溫恆溼,保密性也絕佳,阿里雲、騰訊雲、蘋果亞洲最大數據中心,紛紛在這裡落戶。貴陽的房價也因此節節攀升。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貴陽

而云計算也決定了大數據的第4個特徵,那就是速度快、時效高(Velocity),通過雲計算,海量的數據被歸納整理起來。

在這樣的大數據時代。我們的生活前所未有的高效便利,殊不知,我們的信息正被大佬們研究利用。

2016年,一家名叫Cambridge Analytica的數據分析公司,通過為臉書平臺開發的性格小測試程序,收割了超過5000萬的用戶數據。並且,利用這5000萬用戶操縱了這一年的美國大選。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美國大選時期

不知道是否該投票給特朗普,Ok,給你推送希拉里的負面新聞,向你灌輸希拉里不行的概念,再堅定的吃瓜群眾,都會在日復一日的不經意洗腦中倒戈,這就是著名的臉書醜聞,扎克伯格也因此被大眾唾棄。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2018年4月,扎克伯格出席聽證會

在大數據時代,大到總統選舉,小到你經常騎共享單車去哪裡,數據公司對我們瞭如指掌。

他們收集用戶的個人基礎信息、點贊、社交圈、消費習慣,並將這些信息建立成模型,從而猜測我們的喜好,預估我們的行為,這個過程,叫做用戶畫像。

於是,算法推薦開始了。

一個寵物控在給萌寵視頻點贊後,他的視頻軟件將給他推薦上百個同類型視頻,如果不小心在購物網站看了一些奇怪的東西,你的購物軟件將慘不忍睹,或者午餐前討論了要吃頓小燒烤,打開外賣頁面時,赫然出現了燒烤串吧,這種推薦機制導致人們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每天接收的信息範圍被人為縮小,從而被困進了信息繭房。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信息繭房是指人們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

甚至一直在取悅你的算法推薦,也開始殺熟,然而,比殺熟更可怕的,是信息洩露。

當你用某地圖導航去了一家醫院,你可能會發現手機裡多了許多醫療廣告,當你正打算尋找一家靠譜的留學機構,你可能會接到眾多騷擾電話,當你正其樂融融地閤家團聚,你媽可能突然接到你出車禍的消息。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當你的姓名住址親人愛好被扒得精光,你早已裸奔在大數據鋪就的路上,隱私被拋得一乾二淨了。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找不到真正的自己,我們防不勝防,我們的視野被控制在大數據為我們預設的軌道里,早已淪為大數據的提線木偶。

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隱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