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在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因为好心反而把自己搭进去的寓言故事,像是“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小红帽”等等。故事讲完,我们都会对好心人可惜,对这样忘恩负义的人感到气愤,好心没有好下场,一定不能帮坏人。

长大了才知道,坏人能防吗?我们能一眼分辨吗?太难了!世界上有善有恶,最重要的是要有时刻保护自己的意识,警惕可能的危险。

自我保护意识应当是给孩子生命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善良是美德,底线是安全,因为在生活里“狼”也是存在的。国际安徒生奖是世界儿童文学界的最高荣誉,2018年得主伊戈尔用画笔展现了“引狼入室”的结尾不再像过去我们看到的只有惋惜和气愤,更有着希望和成长。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俄罗斯插画家伊戈尔·欧尼科夫,国际安徒生奖颁奖词赞誉他是一位“创作才华没有边际”的艺术家。他曾为普希金、布罗茨基等俄罗斯诗歌大师和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绘制过插图,一生致力于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而持久的的贡献。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欧尼科夫的两部全新长篇绘本《老鼠的房子》和《狐狸和兔子》,作为他的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用故事告诉孩子:

1. 乐于分享和善良也要有原则底线

2. 如何交友识友

3. 树立边界和自我保护意识

4. 教孩子有勇气面对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绘本创作中他倾尽智慧,用心表达故事和思想深度。用强烈的批判、深刻的讽喻,让孩子们经历和感受故事里的“伤害”,有所领悟和有所成长。同时也给作为家长的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尽早给孩子树立一种自我保护的观念,防“狼”不如先给自己“画个圈”。对危险和伤害,要有自己的原则底线。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老鼠的房子》是关于善良也有底线,自己的“门”不能谁都进来。

小老鼠盖了一所房子,好心收留无家可归的动物们,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缺少警觉性,不小心“引狼入室”,品性不好的狼破坏了在这里居住所有动物原本的安宁生活,大熊来“主持正义”赶走狼,一掌下去小老鼠的家也不复存在了……在最后,他们重新燃起希望,决定大家一起再建一个家。

“只不过,它再也不会放狼进去了……”这是《老鼠的房子》结尾小老鼠对自己下的决心,也是和孩子说的。对伤害说不!吸取了经验,警惕着“危害”,没有下一次,这就是经历之后的成长。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关于人的善与恶,我们又应该如何教孩子适度的善良和自我保护呢?

有了边界感和安全意识,孩子会有意识地保护好属于自己的东西(身体、心情、物品等等)。

人和人之间一样有边界,如果没有经过仔细的判断,像故事里一样,本来是温馨和谐的小动物之家,和谐最后被打破了。孩子在保有一颗善良的心的同时,不能把所有的“门”都打开,不能对谁都是一样,对“伤害”要有预见的能力。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不符合常理的事,教孩子说不!

对孩子来说,有时候不能判断对方的意图是好是坏。约定好可以做的、不能做的,不确定的及时告诉爸爸妈妈。从我们的角度告诉孩子一些危险的存在,提前埋下一个安全的小种子。

学会求助

在孩子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作为父母如果孩子向我们倾诉,我们应该和他站在一起,面对问题。不管是求助朋友,还是父母,让孩子明白在困难的时候他不需要一个人忍受。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受到伤害之后,需要我们的安慰

“伤害”在成长过程中是难免的,有些也并不全是孩子的错。需要时间和我们的陪伴,转化为经验教训,和孩子一起体会、成长。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小品《扶不扶》虽然结局是开心的,郝建的热心没有被冤枉。这只是知识社会现象中一个很小很典型的缩影,其实更多的时候事情并没有这么容易解决。我们的的善良、热心被利用、被消耗着。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儿童拐卖、孩子被伤害,更有甚者像电影《素媛》《熔炉》里,孩子所受的伤害也许一生都无法被治愈,心痛会让我们更加关注这样的事件,是痛是警是戒。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需要我们的陪伴、引导和保护,我们是孩子温暖的依靠。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狐狸和兔子》是关于战胜内心恐惧的故事

善良的兔子给无家可归的狐狸打开了大门,却被狐狸,强占房子流落街头。身强力壮的狗、熊和公牛想要帮助它,却都被狐狸的虚张声势吓走了。最后,体型虽小却无所畏惧的公鸡帮兔子夺回了它的家,狐狸也得到了惩罚。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如今学校中的霸凌事件报道的很多,教孩子巧妙应对霸凌,学会自我保护。霸凌往往伴随着恐吓,而失去安全感的孩子可能会把这种畏惧不断地放大,导致没有勇气直面问题,也不敢及时寻求帮助。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这个故事正是想告诉孩子们:如果遇到让你害怕、困惑的事情,其实解决起来并没有自己想象那么可怕,鼓起勇气,向合适的人寻求帮助,是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

在《狐狸和兔子》的扉页,他写了一小段文字:“为什么像熊、公牛那样强壮又高大的动物,以及像狗那样勇敢的动物,居然会害怕一只狐狸?反过来,为什么狐狸会害怕一只小小的公鸡?我试图在这本书里,向你解释这些‘为什么’。”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他的故事值得我们耐心地观察、品读和反思。

孩子成长中的安全和心理是我们心头的大事。受了欺负,遇到麻烦或是困难能不能自己面对、处理,在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如何寻求帮助。我们虽然不能时时刻刻在孩子身边,事事都管,却能交给孩子一些原则底线和处理方法。帮助他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保护自己的身体和调整自己心情,在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孩子站在一起解决问题。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引狼入室”,教会了孩子什么?

现实里有善意有凶恶、有弱小无助有欺凌压迫、有宁静温馨也有正义无畏。这两个与众不同的故事教会孩子保持一颗善良之心,也存有警惕之心,同时有勇气、有方法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老鼠的房子》和《狐狸和兔子》在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欧尼科夫的手下:

是镜子,折射了残酷的人性

是相机,录下了真实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