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抚镇: 稻虾共作,四方同赢,为脱贫致富鼓足劲

马振抚镇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较多,如何让贫困群众保有持续收入彻底脱贫不返贫,马振抚镇狠下了一番功夫。为吸纳技术促发展,马振抚镇组织多层次人员到产业类扶贫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考查4次,连续6次召开产业扶贫交流会,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深探潜力,挖掘力量,制定出适合本镇长足发展的产业项目。马振抚镇稻虾共作产业扶贫基地即是马振抚镇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马振抚镇:   稻虾共作,四方同赢,为脱贫致富鼓足劲

马振抚镇稻虾共作产业扶贫基地处于简庄村、胡营村、牛寨村三村交汇处,总面积1100余亩。自2018年10月份起,经多方专家实地考证,该基地地处虎山核心灌区,日照、水量、土壤均适宜进行稻虾共作项目。该基地总投资共计300余万元,流转土地500余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万元,共建精养池14个,占地65亩,虾稻共作池400余亩,基础设施于2019年2月份已完工,3月初即投放第一批虾苗。建成投产后亩均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亩均净收益可达5000元以上。二期计划流转土地500余亩(原螺旋藻生产基地及周边土地),采用村委+基地+贫困户模式,近期即将动工建设。为确保贫困群众增收,实现贫困群众和基地共赢同富,该基地主要采取五种带贫扶贫经营模式:

一、流转贫困户土地,亩均净收益在700元以上,目前,已流转12户贫困户土地。

二、接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基地用工高峰时,用工量在50人以上,有或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可参与,既取得收入,又获得技术。

三、分散种养:对有劳动力、有土地且有意愿发展虾稻产业的贫困户,唐河县鑫泉公司和合作社负责帮助提供虾苗及技术指导,利用产业扶贫政策5000元资金及贫困户自筹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虾稻产业,每亩当年可获净利润3000元以上。

四、托管种养:1、托种托养托管。因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乙方自愿用本户享受的产业扶贫补助资金购买甲方建设的稻虾共作田,甲方将该项目位置、面积予以编号确认,物化到乙方,并予以标示。在收益分配上,扣除生产成本后,所得利润由丙方、甲方、乙方按照1:4:5的比例进行分成。无论经营盈亏、利润如何分成,原则上保证乙方每年每户收益1000元以上。2、委托代建自种自养。乙方委托甲方代建符合标准的稻虾共作田,在建成验收后乙方以成本价支付给甲方,由乙方自种自养,甲方负责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并免费提供产品回收和销售服务。3、自建代养。乙方自己出资建设稻虾共作田,委托甲方代种代养代管,扣除成本后净利润按甲乙双方3:7分成,甲方承诺保底收益不低于1000元/亩。目前已与基地附近的简庄、胡营、牛寨3个村委140余户贫困户进行签定协议。

五、扶持村集体自主发展。对有条件、有意愿发展虾稻共作产业的村委进行技术输出,帮助村委利用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组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和虾苗,帮助村委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目前,已与贾庄村、八里冲村村委协调商定。

马振抚镇:   稻虾共作,四方同赢,为脱贫致富鼓足劲

千帆过尽,不忘初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马振抚镇计划通过一年的努力,让稻虾共作产业连片发展,达到马振抚境内稻虾共作产业3000亩以上,实行产、购、销一体化经营,打造“公司+基地+村委+贫困户”的四方共赢模式,培育出马振抚镇稻虾共作特色产业。

努力是丰收的前提,美好的明天即将展现在眼前,2019年是关键之年,为让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在党的政策的引领下,马振抚镇的脱贫攻坚之战定能俯拾仰取,硕果累累,让贫困群众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

马振抚镇:   稻虾共作,四方同赢,为脱贫致富鼓足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